摆脱说话和阅读文本的思维模式
——也谈一下汉语教什么、怎么教
关于作者:
吴忠浩,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汉语建设》(北京)2015年第22-26页
中小学现代汉语课程的基本教学形式是教师带领学生逐句朗读课文。 严格意义上来说,学生是在听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 讲课、读课文效率低下,受到各界诟病。 我们也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讲课和阅读课文的效果。 然而,经过20世纪中叶至今60多年的研究,我们尚未找到有效的方法。 阅读文本的方式。 事实上,发达国家的母语课程并不采用边讲课文边读的教学方式。 许多国家的母语课程侧重于语言学习。 例如,美国、法国等国家的母语课程主体是英语和法语课程。 语言课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应用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他们还开设阅读课和文学课,但阅读课不教课文,而是让学生自己阅读。 据了解,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阅读课允许学生在阅览室阅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 日本普通话教材每学期只有三四篇课文,60%以上的普通话课时间都花在听、说、写和语言知识的学习上。 纵观发达国家的汉语课程,我们可以发现,说读课文并不是汉语课程的唯一形式,更不是汉语课程的最佳形式。 因此,我国语文教学改革应跳出教书、读课文的思维定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探索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模式。 ——我国对汉语教学投入较高。 输出低的被动局面。
1. 汉语课要使用教材
现代汉语课程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课文内容”和“教学内容”两个不同概念的混淆。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给出了课文的内容。 教师拿到教材后,一眼就能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是为实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则、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 文中只是学习汉语的一个例子。 利用本文教授什么语文知识、学习什么方法、训练什么技能,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选择和确定。 这给语文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内容选择的混乱。 现在很多老师把课文内容误认为是教学内容。 因此,语文课结束后,学生留下的大多是课文内容的痕迹,而不是教学内容的痕迹。 台湾和大陆老师在同一班教授《太阳》。 台湾老师用这篇课文来教授说明文阅读方法。 教学内容是指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内容; 大陆老师要求学生了解太阳的特性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是课文的内容,而不是语文教学的内容。
事实上,除了少数古诗词等流传千古的经典之外,语文课本中的大部分文字内容基本上都不是教学内容。 汉语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汉语必须掌握并终生受用的汉语知识、汉语方法和汉语技能。 这些知识、方法和技能是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的。 例如,汉语拼音、标点符号、常用汉字; 查字典的方法、查资料的方法、阅读文章时的标点注释方法; 叙述性描述方法、简单的文章结构方法; 并通过听说来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 阅读、写作能力训练等。
为什么课文内容与教学内容不一致? 因为文字内容是可以替换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科书的文本很不稳定。 我曾经统计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语文教材编选的课文,发现2000年后留存下来的不到四分之一。至于1950年代、1960年代语文课本编选的课文,除了对于少数古诗词、寓言等经典作品,基本不使用。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课文不能教了? 因为课文只是学习汉语的“例子”,是可以替换的。 我们可以用这篇课文来传授这些语文知识和方法,也可以用另一篇课文来传授这些语文知识和方法。 在语文课上花大量时间教授课文内容实在是浪费时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梳理课文内容、理解思想情感。 这样的语文课往往缺乏中国风味。 王尚文教授曾在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数学课没有数学味道’、‘英语课没有英语味道’、‘艺术课没有艺术味道’,但我们经常听到‘语文课没有中国味’这句话着实让我吃惊:这不就是盐该咸、糖该甜吗?可能是这个原因,我们还没有真正弄清楚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开设中文课。” [1] 这句话试图解释为什么语文课缺乏中国味,但似乎并没有解释清楚。事实上,老师花大量的时间教授课文内容,这才是语文课缺乏中国味的根本原因。在讲授《月光歌》时,讨论月光音乐是如何创作的;在讲授《鸟的天堂》时,讨论鸟天堂的特点以及为什么叫“鸟天堂”;在讲授《蝙蝠与雷达》时,讨论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的。蝙蝠寻路的秘密?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来,语文课就成了历史课、思想品德课、科学课了,这样的课怎么会有中国味呢。 ?
从语文课程内部分析,造成“课文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混淆的原因有两个。 一方面,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他们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思想品德、情感审美、多元文化教育等多项任务。 因此,课文所包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内容,教学中必须妥善处理好这两项任务的关系。 另一方面,语文教材没有明确规定教学内容,要求教师根据经验进行选择,导致一些教师直接将课文内容视为教学内容。 从课程外部分析,由于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语文课程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思想品德教育任务,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置于其中。一个非常不合适的立场。 直接的后果就是语文课程被异化。 性质,干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2、基于本体教学内容组织文本教学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功能的解释,语文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两类。 所谓中国式教学内容体现了本学科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包括汉语知识、汉语策略(方法)和汉语技能。 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体现了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 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学习各类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为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所谓非本体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学习、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种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全权负责的,但由各个基础教育部门提供。 课程是共享的,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作用远远超过语文课程。 [2]
本体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提出,让我们能够清晰地区分语文课程的主业和兼业。 作为一门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主的语文课程,毫无疑问,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每篇课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正如叶先生所说:“汉语教学的重点在于语言和文字。汉语教学虽然充满‘教育意义’,但并不是它的‘全职工作’。”[3]
然而,在常态化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把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作为一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即以非本体论的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导致本体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教学内容之间的错位。 。 请看一位老师对于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学设计:
1、揭示话题,营造爱的氛围。
2、读《种花赏花》,体会父子情深。
3、阅读《教孩子的字母》,了解字母的内涵。
4、拓展升华,体会伟大的父爱。
老师再给你们送两句高尔基先生的名言,希望它们陪伴你们成长!
显然,这堂课的主要目标是营造爱的氛围,体味父子之间浓浓的爱,让学生接受爱的教育。 教师围绕这一目标组织课堂教学。 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但缺点也非常明显。 这堂课主要不是学习语言的运用,而是感受父爱。 结果是语文课堂的性质和特点发生了变化,语文课堂变成了思想道德课堂。
作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堂,自然应该完成语文课堂的最初任务,即以本体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围绕“学习语言运用”来组织教学过程。和人物”。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余永正老师对本文的教学设计,了解一下语文课上如何正确处理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关系。
1.学会情感阅读。
2.学会写评论。
3、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封信。
在这堂课上,我们首先学会情感地阅读课文。 学生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但不带有任何情感。 于老师的朗读充满感情,学生们忍不住鼓掌。 他们明白这叫“情感阅读”。 接下来,余老师让学生模仿、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与同学交流,再与全班同学比赛,最后让学生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大声朗读。 第二节课,于老师和学生们讨论了这篇课文中哪些部分是最感人的,并把这些段落或单词画出来,然后学习在旁边写评论; 并叮嘱学生读书时不要不用笔墨,而要边读边记。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写完后,首先与同学交流,然后全班同学发表评论。 最后,于老师展示了自己的点评,让同学们明白好的点评应该是什么样子。 接下来,余老师让学生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以“儿子”的身份给自己的父亲(高尔基)写一封信。 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一次写作练习。 我们来看看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不主要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是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学会情感阅读,学会写评语,也让学生根据课文练习写信。文本内容。 也就是说,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针对语文课文教学内容的。
有些老师可能会担心,围绕语文课文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会导致学生不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是否会导致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命的失败? 其实,这是杞人忧天。 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应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与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训练同时完成。 换句话说,学生从课文中接受到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渗透到情感阅读、学习写评论和信件的过程中。 如果把文本中隐含的价值教育作为主要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来组织教学过程,那么语文课堂就会发生变化。
3、根据学生的理解规律设计教学过程
规范化的语文课文教学过程是:首先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分段阅读指责的近义词,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总结改进,总结取得的经验。 这种教学过程是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为目标而设计的,因此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学习方法的迁移和应用。 由于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为主要目标,课文中语文知识或学习方法的教学只能是零碎、穿插的添加,而不是按照这些知识或方法本身的学习规律来教学。 结果就是老师教了,学生却学不会。 请看一位老师对课文《移动风云的世纪》的教学设计。
1.第一遍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
2. 阅读第一段。
重点关注第一句:比较疑问句;
重点关注第二句:比较同义词“发现与发明”;
认识到单词重复的力量:意想不到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
3. 阅读两到三段文字,理解其表达方式。
用什么方法来表达20世纪的科学成就? 理解“例子”这个表达方式。
了解说明性文本中措辞的准确性(“数百万年”、“数百万年”)。
4、肖莲碧:20世纪,人类...
值得肯定的是,这位老师非常注重本体论教学内容,所以这堂课很有中国味; 但这堂课是基于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逻辑主线来设计的,所以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语文知识和方法的教学是碎片化的,所教授的内容没有内在联系,比如提出问题、比较同义词、解释方法、描述课文中的用词特点,包括最后的笔练。 老师教课文中包含的内容; 学生缺乏实践训练。 由于课文要讲的内容太多,老师不敢放弃,只能浅尝辄止,没有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 教师追求的是所有重要的内容都被“教”过了。 至于学生是否“学会”了,往往不在教师考虑的范围之内。
事实上,无论是传授语文知识还是传授语文方法,都应该按照学生从“认知”到“实践”的理解规律来设计教学过程。 数学老师设计教学流程,每堂课讲授一个数学公式。 老师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教例题,然后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 因为数学老师明白指责的近义词,如果学生不做练习,他们就无法真正掌握公式。 在这一点上中国教师必须向数学教师学习,不能满足于“教”。 追求学生的“学”,严格按照“理解-实践-迁移”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程序。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 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有效的核心指标,不是看老师“教”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学得如何。
4、语言积累比语文知识和方法更重要
重视语文知识和方法的学习,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大进步。 传授必要的汉语知识和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汉语能力的发展。 这无疑是积累的基础和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对于语言结构和使用的规则,必须让学生在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基础上,在实际应用中逐步理解和掌握”。 [4]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儿童这个“理解力差、记忆力好”的年龄段,片面加强语文知识和方法教学,从而放松甚至放弃语言积累,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学生终生的语言发展潜力,而且这种损失在未来随时都会发生。 使用任何方法都可能很难做出弥补。 我们来研究一下下面课文的教学内容。
或许,在不远处,大树上挂着一只粗壮的金丝猴,用一双聪明的小眼睛眨着眼睛看着你。 也许,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会突然出现,又在你看清之前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 也许,如果你幸运的话,你会在远处茂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天真的大熊猫,坐在那里咀嚼着新鲜的竹叶,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也许留学之路,你还会看到一只敏捷的小熊猫顺着山坡跑到谷底,幸福地看着镜中的湖水。
教师在教学该段落时,通常重点关注由四个“也许”组成的排比句结构; 或者是着重描写动物的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只动物的特点分别是金丝猴“身体强健”、羚羊“善于奔跑”、大熊猫“童趣”、小熊猫“动作快”;好的老师也会详细分析如何描述通过外貌、动作、表情的描写来表现动物的特征:金丝猴“偷看”、羚羊“乱窜”、大熊猫“嚼竹叶”、小熊猫“嚼竹叶”、大熊猫“照镜子”。教师备课时仔细阅读、从课文中发现的教学内容,应该肯定的是,这些内容有的是语文知识,有的是写作方法,都是中国式的教学内容。
需要研究的是,这段话中有没有更值得学生学习的语文教学内容? 是的,这是文本的语言。 读一下文中描写金丝猴的一段话:“大树上挂着一只粗壮的金丝猴,用一双聪明的小眼睛向你眨着。” 同样的意思,如果换成学生的语言最有可能写成“一只金丝猴在大树上看着你”、“看到树上有一只金丝猴”、“看到一只聪明的金丝猴在看着”你在树上”。 这就是学生语言和文本语言的区别。 作者是怎样用复杂的文字语言来写金丝猴的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写一下这是什么金丝猴? “强壮的身体”描述的是它的样子; 然后写金丝猴在哪里,“爬”写金丝猴的顽皮; 最后,写金丝猴如何看你,不是看,而是“偷看”,是“眨着一双聪明的小眼睛偷看你”,描写了金丝猴的聪明和警惕。 学生写了一句话,课文写了三句话; 学生只写了金丝猴看着你,却看不到金丝猴的特征; 文中写了金丝猴是什么品种,它在哪里看你,它的眼神是怎样的。 书中把金丝猴的调皮、聪明、警惕等描写得非常具体、生动。
还有有关羚羊的句子。 用学生的语言来说,很可能是一句话,“一群羚羊跑到你面前”、“突然一群羚羊跑到你面前”。 文本还包含三个句子。 第一句说羚羊“突然跳出来”,突出了羚羊的速度。 有多快? “在你看清楚之前”,这已经够快了! 最后一段是“消失在前方丛林”,写得余音绕梁,充满诗意。
具体如何写一篇文章呢?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最痛苦的就是没有语言,遭受语言之痛。 然而,语文教学重在写文章。 教授写作方法当然也很重要,但对于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小学生来说,语言积累更为重要。 因为语言知识和写作方法的运用必须建立在大量语言积累的基础上; 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无论用再多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方法也是无用的。 就像盖房子一样,首先需要准备砖块、木材等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数量决定了房子的高度。 房子设计再好,如果缺少建筑材料,也是毫无用处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否认语文知识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我们只是想表达这样的观点:对于处于语言发展关键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汉语,语言的积累比汉语知识和方法的学习更重要、更有效。 现代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语文知识和方法的传授,并将其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 事实上,这并不一定符合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 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原文参考:
[1] 王尚文. 我们再谈谈“中国人”[J]. 小学语文,2011(10)。
[2] 吴忠浩. 语文实质性教学内容研究[J]. 汉语建设,2014(12)。
[3] 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