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国际知名学者大讲堂“国外人文研究动态”系列讲座回

常见问题2023-01-29 10:05:36佚名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知名学者大讲堂

“国外人文研究动态”系列讲座回顾

马丁·弗莱泽:

魔鬼与碧海之间:成为沙文主义者或持不同政见者的作者——以评价战争时期的俄罗斯文学为例

讲座题目

魔鬼与碧海之间:成为沙文主义者或持不同政见者的作者——以评价战争时期的俄罗斯文学为例

讲座时间

2022年12月14日16:00

讲座地点

ZOOM会议:825-5829-9094

主讲人

马丁·弗莱泽()教授

与谈人

范劲教授

主讲人简介

马丁·弗莱泽( ),国际知名比较文学学者,现任哥廷根大学斯拉夫语系系主任及人文学院副院长,为哥廷根大学比较文学中心理事会成员,世界文学专业创始 人及总负责人。兼任 Saint State 大学客座教授,- Kraków 大学客座教授。现为 (哥廷根/德国)主编。曾任德国莱比锡东欧历史与文化人文研究所文学部主任、研究项目主管,德国莱比锡大学戏剧研究所教授,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斯拉夫语系教授及系主任。2004 年-2009 年,任德国权威文学词典 《金德勒文学大百科》斯拉夫语言文学部门主任,负责统筹、编撰、审核 1200 余篇相关文章。

讲座内容回顾

2022年12月14日下午4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知名学者大讲堂“国外人文研究动态”第五讲《魔鬼与碧海之间:成为沙文主义者或持不同政见者的作者——以评价战争时期的俄罗斯文学为例》通过Zoom会议平台在线上顺利展开。本次讲座邀请到德国哥廷根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斯拉夫语系系主任马丁·弗莱泽( )主讲,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范劲主持评议。讲座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广泛交流讨论。

讲座通过四部分主要议程展开。第一部分中,弗莱泽教授强调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关注俄罗斯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当中的关系和位置。随后,弗莱泽教授介绍了当前俄罗斯在世界政局上与乌克兰发生的矛盾冲突,并指出欧洲文化界面对上述冲突的两种声音:一部分人因为俄政治局势抵制俄文学作品,另一部分人则主张区分俄政治与俄文学。弗莱泽教授提出,研究俄罗斯作家及其文学文本——即研究这些作家是支持自14世纪以来莫斯科的帝国主义思想,因而应当被排除于世界文学之外;还是实际与这种政治意识形态相对立,因此属于“世界文学共和国”;成为辩证看待并分析两种声音的一种可行办法。讲座明确到,面对这种分歧,我们必须区分作家对当前政治事件的反应和对历史的文学处理。弗莱泽教授以约瑟夫·布罗茨基( )、普希金等诗人为例,例举了学界围绕作者们所作诗句的创作争论。无论是诗歌的审美功能,还是语义功能,都有可能出于宣传性的目的被加以滥用。而诗人们似乎需要一定的历史距离,才能艺术地处理政治问题。任何主题材料都可以被艺术形式所超越,从而摆脱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也正因如此,艺术作品超越了民族的界限,成为世界文学。

在第二部分议程中,范劲教授与弗莱泽教授就战争与文学、俄罗斯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关键词进行讨论。范劲教授指出,战争是沉重的话题,但对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的专注无法逾越战争这一问题。由此范劲教授向弗莱泽教授抛出三个问题:在弗莱泽教授看来——俄罗斯文学为世界文学提供了什么,它又为德国文学带来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世界文学共和国无法缺少俄罗斯文学。弗莱泽教授逐一给出自己的解答:他首先明确,战争是一种矛盾危险的文学材料,并介绍了俄罗斯文学在德国所受到的评价;关于最后一个决定性的问题,弗莱泽教授肯定了俄罗斯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贡献,他指出:普希金为俄罗斯文学建立了一个高标准,自此俄罗斯文学的高品质和持续创作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在与范劲教授的交流过程中,弗莱泽教授也对“好的文学可以超越意识形态斗争”“超越现实政治,关注形式属于判断好的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准”两个观点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认同。如以俄罗斯为例,其政治局势随着时代不断变化,作者的政治判断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由此讲座接近尾声。

讲座结束后,第三部分议程由与会师生与弗莱泽教授的提问、讨论组成。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顾文艳老师就“文学作品与意识形态”与弗莱泽教授沟通,弗莱泽教授同意了弗洛伊德的说法:无意识层面的思想是冲突的产物。我们无法逃避潜意识,且没有理由选择逃避。其后,两位老师探讨了移民文学在文学世界中的位置,指出了移民作家具备的独特双重视角。在师生自由提问和讨论环节,一位同学向弗莱泽教授请教了关于“政治性”“民族性”这样相关的词汇在作家作品上的定位情况。弗莱泽教授认为,一个作家可以具备政治性和民族性,如果他或她不是一位绝对的排他者。在关于作家与文学的讨论中,我们可以把“政治”“民族”这样的词区分开来。

在最后一部分议程中,范劲教授评议道,俄罗斯文化和文学应该在国际文化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国际东西方大学,因为俄罗斯文学和文化有其特殊的价值。同时与会师生对弗莱泽教授的本场讲座表示真挚感谢,并由衷希望未来有机会可以继续一起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弗莱泽教授表示非常享受和大家的共同讨论,同意俄罗斯文学不应被丢弃。尽管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文学仍是有未来的 是可以跨越国际政治的难题的。本次讲座加深了我们对俄罗斯文学的深刻理解,我们应联系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俄罗斯文学和文化应在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在轻松热烈的讨论氛围中,本场讲座圆满落下帷幕。

文字:李佳妮

柏夷:

道教诸神的日常

讲座题目

道教诸神的日常

讲座时间

2022年12月13日21:00

讲座地点

ZOOM会议:826-4088-0346

主讲人

柏夷教授

与谈人

罗争鸣教授

主讲人简介

柏夷( R.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监教授。学术专长是中国六朝隋唐道教史,特别关注中古道教文献和佛道关系。出版有Early (《早期道教经典》), and (《祖先与焦虑》), 中译《道教研究论集》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曾获古根海姆奖(2012年)。柏夷是目前美国道教研究顶尖级的学者、知名汉学家。

讲座内容回顾

2022年12月13日晚9点,美国道教研究顶尖级的学者、知名汉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监教授柏夷( R. )在Zoom会议室作了题为《道教诸神的日常》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是华东师范大学国际知名学者大讲堂“国外人文研究动态”系列讲座的第4场,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罗争鸣教授担任与谈人,校内外近300位师生在线聆听。

讲座伊始,柏夷教授首先介绍了基督教一神论和中国道教多神论系统的差异,并概括出道教的神系是官僚主义的()、多元的()、决不是永恒不变的(Not )、活跃的()、人格性的()、可作思维替代体(Good to think with)六方面特征。

柏夷教授指出,中国神仙谱系并非是官僚体系的简单投射,并向我们展示了两个例证,第一个例证是《真诰》中对降授给杨羲神启的紫清上宫九华真妃,即太虚上真元君金台李夫人之少女的描述,文字中展现的完全是一个迷人可爱的少女形象。

第二个例证是陶弘景《周氏冥通记》中对其弟子周子良死前的记载。真人下降于梦中告知周子良已经被授予“保晨司”的职位,周子良为担任官职自己服食金丹而死。柏夷教授还指出陶弘景此段文字的目的或是由于当时受到梁武帝之命制作神丹,而若将神丹交付会导致皇帝的死亡(虽然道教徒并不这样认为)。

由此出发柏夷教授向我们介绍了道教的上表仪式,即召唤体内神,使其将表文携至天上,与天上神官通信。由于体内神出官有危险性,仪式过程中弟子会以刀与香炉卫护该道士身体,使其体内神在天上不会受到伤害。体内神重回道场后,道士起身言“以闻”二字,证明太上道君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柏夷教授指出汉代仙人与人间联系较少,而到六朝时,真人的系统也是官僚的系统,多神的系统是官僚制的,并给出了三个例证。第一个例证是郭翻,其在世时“庾亮欲引为上佐,不肯就”而成仙后却只能任职。

第二个例证是辛玄子,意隐于山林,而成仙后却代庾亮为官,发出“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的感慨。

柏夷教授指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汉朝灭亡后现世失去了统一与秩序,而道教则将希望寄托于其构建的统一的制度体系中。

第三个例证是谪仙,《汉武帝内传》中东方朔因 “但务山水游戏”,遭太上谪斥于人间。

讲座最后柏夷教授得出五点结论:

第一,并非神灵创造人类,而是人类创造神灵。

第二,神灵是人的投射。

第三,神灵的世界与现世并非完全一致,是理想化的世界。

第四,人类把神灵的世界作为工具,以探讨理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

第五,要注意到多神论的功能。

讲座最后,在线听众踊跃提问,与谈人罗争鸣教授与与柏夷教授就中国神仙的官僚体系是否某种程度上代替了希腊神话中的神谱的功能一问题展开讨论。四川大学吕鹏志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戴晓云教授分别从神人与真人的区别及佛道关系问题与柏夷教授做了深入交流。众多参会同学也就道教对佛教的借鉴,上清派女真数量,仙官、鬼官与人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提问,柏夷教授都做了认真解答。

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文字:刘琛

张旭东:

从「中国二十世纪」的开放性重看八十年代「康德时刻」与多哈世界杯

讲座题目

从「中国二十世纪」的开放性重看八十年代「康德时刻」与多哈世界杯

讲座时间

2022年12月10日10:00

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917-477-551

主讲人

张旭东教授

与谈人

倪文尖教授

讲座内容回顾

讲座分为三个部分:

世界杯小史:张旭东教授首先简要地回顾了自“改开”以来的世界杯历史。足球作为一项全球运动,本身即具有着模仿()捕猎、狩猎等动物本能的倾向,它的暴力性、对抗性都是这一倾向的体现。而自1978年以来的世界杯,对于在八十年代就读大学的一代人而言,具有着一种与世界“同频共振”的属性,因此,它作为一代人想象世界的中介。张旭东教授分别从四个时段:1978-1982;1982-1990;1994-2002;2002-2022,回忆起自己的世界杯“阅读史”,世界杯引起举国关注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中国走向想象的“世界”的过程。或许就此而言,中国的国足也可以作为这一过程的“形式”,成为一种谈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现代化的方法。

张旭东老师在讲座中回忆曾经看过的世界杯

张旭东教授由此进入了讲座的第二部分:“康德时刻”。张旭东老师解释道,谈论“康德时刻”,并不是想要回到在欧洲思想史的位置上的康德,而是借康德来谈论中国的康德——李泽厚,借此来回顾八十年代在历史中的“转折”意义。张旭东老师特别提及了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一书,论及李泽厚对于认识主体的强调,对于一个具有康德所谓的理性、自由、判断力的“人”的强调,使得李泽厚的工作成为“新时期”思想的出发点,这似乎也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因此,在将李泽厚与康德比较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也可以把1978-1982年这一时段,在中文的语境中,称作又一个具有定冠词前缀的“制宪时刻”。

张旭东老师的存书:《批判哲学的批判》

张旭东老师由此提及了田雷的著作《当春乃发生——中国“八二宪制”的诞生与构造(1979-1992)》,谈论“八二宪法”在八十年代语境中的重要性,党内对于有关历史问题的决议、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等等“事件”,使得八十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当我们谈论起中国的二十世纪,或二十世纪的中国,这一点便更为突出。

华东师范大学田雷老师的著作:《当春乃发生——中国“八二宪制”的诞生与构造(1979-1992)》

讲座的最后部分,张旭东老师概括性地论述了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之关系,认为九十年代是八十年代的一个“变奏”。并且,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这样的作为中介的转折期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与世界,作为概念的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往往是以一种内在的关系共存,而不是简单地如物理的时间刻度一般,谁终结谁。张旭东老师尤为感慨地提到,对于经历了2022年的我们而言,或许这种“终结”也已经被终结。

讲座主持人,倪文尖老师做总结发言,本次讲座在热烈讨论中结束。

文字:陈澜

石井刚:

我心何处?——重温孟子“恻隐之心”

讲座题目

我心何处?——重温孟子“恻隐之心”

讲座时间

2022年12月13日 15:00

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475-568-275

主讲人

石井刚教授

与谈人

罗岗教授

主讲人简介

石井刚,日本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大学以及韩国延世大学等高校有密切学术往来。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以及哲学、东亚近代思想史、东亚比较哲学研究,尤其在戴震、章太炎研究方面成果瞩目。代表作有日文著作《戴震与中国近代哲学:从汉学到哲学》(2014),又有中文著作《齐物的哲学:章太炎与现代中国思想的东亚经验》(2016)等。近年来,其成果开始发表在英文学界,在学界产生了良好反响。

讲座内容回顾

2022年12月13日下午3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知名学者大讲堂”系列讲座之一《我心何处?——重温孟子“恻隐之心”》顺利开讲。本次讲座也是强基班“近代学术史专题导读”系列讲座的第六讲,由日本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教授石井刚老师主讲,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罗岗教授主持。讲座内容丰富详实,石井刚老师通过重访孟子“恻隐之心”国际东西方大学,回顾了古代哲人对“心”的叙述,随之展现了东方哲学在当今思想世界中的独特力量。精彩的讲座吸引海内外近200位师生共同参与在线听讲,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石井刚教授在线上发言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三部分,石井刚老师通过概念提出、进一步论证、开拓视野这三部分内容,向我们展现了由疑问“我心何处?”到人的自由的真谛的哲学思考过程。

第一部分中,石井刚老师通过辩证地对比东西方文化中对“心”(mind)这一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作为开场,开门见山地指出尽管如今随着现代脑科学的发展,西方自然科学已经得出“心灵在脑”的结论,但东方传统观念中的“心灵寓心脏”思想亦有值得借鉴之处。然后石井刚老师通过引入并分析“延伸的心灵”( mind)概念,结合《孟子》中关于“恻隐之心”的相关文本,得出实际上现代脑科学等研究的见解与古代中国的心灵观相符合——因为“人皆有心”(mind)与“人都有心脏”(heart)是在孟子所处的时代就已经感受到的直观事实,故而在基于“心”是指“精神、意识”的认同之上,可以将中西方文化中对“心”的观念巧妙融合,消除了现代科学与古代哲学观念中对于“心”的理解的矛盾。

“延伸的心灵”概念阐释

《孟子》相关文本

在对理论脉络进行清晰讲述的基础上,石井刚老师在本讲座的第二部分借三个层次展现了由“心”到“情”、最后到“理”的步步发展。

第一,在对“心”这一概念的提出与含义进行简要阐释之后,老师将“心”代入“情”:通过引入“情动”()、“情境”、“情况”等概念,反映“心”的外部性,即我们并不能完全主宰自己的心灵,心灵更有可能是和不属于自己的种种事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自认为是自我意识的可能只是其一部分。

第二,在此阐释基础上,石井刚教授着重分析了清代学者戴震重新阅读《孟子》后获得的的见解:人和动物都是自然生成,且都有“性”。但唯独人的性是善的,只有人才能够通过学习把“自然”提高到“必然”的维度,因此仁义礼智也是经过人的学习显现出来的自然之完善形态。

讲座内容截图

但也正是由于人类拥有“学习”的能力,往往会背负“丢心”的风险。石井刚教授接下来借西方哲学中启蒙主义的视角认同了戴震对“必然与自然”、“理和义”的理论,提出“理”应该是“天下万世”所有的人都表示同意的普遍道理,才能说是“心之所同然”的道理,并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道德支配。

讲座内容截图

在前两层理论阐释后,老师通过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家普鸣( Puett)《哈佛中国哲学课》与《孟子》中的道德实验进行案例对比,展现了由于“情境”的不稳定性,“情”的发动往往不能靠主观意志控制,“理”也会受外部因素干扰,我们的生活需要“权变”,即随机应变。

《哈佛中国哲学课》道德实验例证

《孟子》道德实验例证

讲座的结尾,石井刚教授将对“心在何处?”这一疑问的讨论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不仅展现了中国哲学的实际性,也引导着同学们根据“情”的外在性思想,重新反思人的自由的真谛以及思考人在活在错综复杂,充满偶然的关系网之中,如何发挥自己的意识,令人和自然、人和世界的建设更趋完美与和谐。

讲座结束后,本次讲座主持人罗岗老师对讲座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罗老师就“情动”()、“养生”、“心”等诸多概念的进一步探讨以及西方哲学界对斯宾诺莎的重新关注等问题与石井刚老师进行了交流。在此基础上,罗老师进一步指出本次讲座立足于世界哲学的视角来观察《孟子》“心”思想,对于思考当下人与社会、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和谐相处方式、以及对于打开中国古代哲学史、思想史、儒学史研究路径的重要意义。

讲座最后是自由提问环节,与会师生积极踊跃地向石井刚老师提问,同学们就“绝对诚信”语境下的进一步思考等问题与老师进行交流。最后,北京大学哲学系干春松教授就戴震对“理”的理解与器官的“心”关系之间的联系与石井刚教授、罗岗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在轻松热烈的讨论氛围中,本场讲座圆满落下帷幕。

罗岗教授、石井刚教授和干春松教授进行热烈交流

文字:李梦阳

理查德·沃林:

布朗肖的合作——从右翼青年到青年法国

讲座题目

布朗肖的合作:从右翼青年到青年法国

讲座时间

2022年12月10日10:00

讲座地点

ZOOM会议:826-1155-9752

主讲人

理查德·沃林( Wolin)教授

与谈人

王嘉军教授

主讲人简介

沃林教授是美国著名的思想史家,早年曾师从哈贝马斯,在批判理论研究、当代欧陆思想研究等方面成就卓著。主要著作有:《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1994)《存在的政治:海德格尔的政治思想》(1990)《文化批评的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1992)及《重访法兰克福学派》(2006)等,其中已有五本被翻译为中文。

讲座内容回顾

2022年12月10日上午10点,华东师范大学国际知名学者大讲堂“国外人文研究动态”第一讲《布朗肖的合作——从右翼青年到青年法国》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顺利开讲。本次活动邀请到纽约市立大学历史与比较文学系特聘教授理查德·沃林( Wolin)主讲。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顾文艳主持,中文系副系主任王嘉军教授评议,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师生共同参与。

首先,沃林教授介绍了法国著名的作家、评论家莫里斯·布朗肖在法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沃林教授还指出,与在后世获得的高度评价相反,布朗肖本人在二战后一直保持神秘,拒绝接受采访和公开露面。另一方面,这种不可见性()也矛盾地使布朗肖在知识分子群体内部掌握了不可或缺的影响力。沃林教授援引列维纳斯与保罗·德曼的观点,认为布朗肖此举是有意为之:通过构建一种“自我神话”(self-),布朗肖成功地让作为具体个人的布朗肖消失在文学空间中,被书写(é)所取代。沃林教授认为,布朗肖捍卫“写作的不可能性”与“文学与死亡的权利”,而这种对文本极限的探索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后结构主义浪潮,如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和德里达的“文本之外别无他物”论。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沃林教授转向布朗肖的另一个与大众认知相反的侧面。他发现,布朗肖不仅在20世纪30年代担任政治记者,同时还与法国右翼组织“法国行动”( Française)的创始人查尔斯·莫拉斯( )保持着密切联系。同时,沃林教授还指出,根据欧根·韦伯(Eugen Weber)的考证,布朗肖还曾参与几份右翼期刊,如《战斗》()《叛乱者》(L’é)和《倾听》(Aux É)的编辑工作。

沃林教授指出,这一时期的布朗肖深受法国法西斯主义思潮的影响,该思潮是法国反革命的政治传统与具有侵略性的法国民族主义外交政策的结合。随后,沃林教授梳理了莫拉斯领导下的法国右翼青年(Jeune )的历史,以及该运动的反犹主义倾向。通过考察布朗肖在这一时期发表的政治文章,沃林教授展现了布朗肖与这一右翼运动的关联。

接下来的讲座中,沃林教授进一步指出,布朗肖的政治立场在战后发生了变化,他不仅极力撇清与莫拉斯的关系,更试图阻挠其战前政治新闻的再版。沃林教授认为,这导致了关于布朗肖这段政治经历的许多误解,也阻碍了后世对布朗肖作品的客观评价。

最后,沃林教授援引詹姆逊在《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1982)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詹姆逊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法国理论所主张的主权和文本的自我指涉相当于一个精心设计的意识形态伪装。而就本场讲座的主题而言,沃林教授通过福柯对后结构主义的批评进一步强化了詹姆逊的这一论点,他认为,布朗肖在战后对“写作的不可能性”和自我毁灭(self-)的推崇也部分地反映了一种历史学家亨利·卢梭(Henri )所说的“维希症候群”(Vichy ),即,法国在战后对自己曾经犯下的历史错误的逃避。

讲座结束后,王嘉军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评议并提问。王嘉军教授指出,沃林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等和批判的角度来考察当代欧洲思想。通常来说,学界会以文学的、美学的或哲学的视点来理解布朗肖的匿名写作,而通过结合相关的历史证据,沃林教授不仅给了我们一个关于布朗肖写作的政治视角,也给了我们一个关于法国理论的政治视角。王嘉军教授认为,这种视角对当下的中国观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很容易忽视西方理论所产生的历史、政治和社会背景而全盘接受。随后,王嘉军教授也向沃林教授提出了一些问题,分别是:布朗肖的政治立场是如何从极右翼向极左转变的,布朗肖早期的极右立场和他对法国“五月运动”的极力支持之间是否相关,共同体的思想与布朗肖早期关于国家或民族的思想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以及欧洲知识分子不能诚实面对历史究竟是因为他们没有充分忏悔还是西方的舆论环境使他们害怕不被原谅。沃林教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回应。

在接下来的自由讨论环节中,与会师生对沃林教授的本场讲座表示感谢,并在留言区向沃林教授踊跃提问。这些问题涉及到:布朗肖的碎片写作和政治写作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关联;如何理解布朗肖的叙述(récit)与其政治写作之间的关系;在政治事件中是否存在某种独特的文学经验;布朗肖的“精神革命”( )与一般革命之间的区别,以及这一概念与其后期的“文学冥想”( )是否一致,等等。沃林教授对这些专业性的问题分别作出了详尽的回答。本场讲座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文字:肖宁

排版 丨 宋文可

审核 丨 宫亦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