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与和声之妙:中国传媒大学冯亚教授比较中西方音乐思维

常见问题2023-01-29 11:03:09佚名

中国传媒大学冯亚教授

2021年7月6日,中国传媒大学冯亚教授为高研班学员带来题为《中西方音乐思维的比较》的课程讲座,在大艺术视野下,由音乐视角呈现中西比较研究方法。冯亚教授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研究领域为音乐学、艺术学国际东西方大学,担任国家重大出版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戏》专家组成员,国际音乐教材《音乐河北(少儿版)》1-18册副总编。本次课程冯亚教授向学员们全面介绍了中西方音乐鉴赏的知识,直观地展示了中西方音乐在表达方式上的区别。课堂上,冯亚教授循序渐进地带领学员们唱民歌、赏经典乐曲,课堂气氛活跃。

中国传媒大学冯亚教授授课现场

课程伊始,冯亚教授简单介绍了中西音乐表现手段的区别,通过演唱中国民歌带学员们了解中国音乐的五种调式。音乐和美术都有最基础的表现手段,比如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节拍,调式,速度,音的强弱等等,把这些基础表现手段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整体主题,中西音乐的反差也体现在这些主题的表达方式上。冯老师认为东西方音乐最大的区别在于:东方的艺术是线条的艺术,东方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旋律性,是以横向波浪线的方式展开的,而西方的音乐重和声,是纵向展开的。

中国传媒大学冯亚教授授课现场

接着,冯亚教授通过播放典型乐曲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几种旋律特点,如“鱼咬尾”“同头换尾”“换头合尾”“放慢加花”“起承转合”等。“鱼咬尾”是中国经典的合奏形式,适合抒情,如《梁祝》《二泉映月》都是典型的例子。中式流行音乐的创作也借鉴了这种结构,如上世纪20、30年代的电影配乐《彩云追月》,这种调式完全符合中国人的普遍审美。最具有中国特点的组织形式是“起承转合”国际东西方大学,就像中国古诗的句尾押韵一样,也被用在现代音乐的创作中,如87版红楼梦里的《题帕三绝》。中国乐曲中最精彩的就是“转”的部分,体现了音乐的立意和灵魂。而西方音乐中最讲究的是“动机”,动机是组成乐段的最小的不能切分的单元,代表着音乐的形象。

中国传媒大学冯亚教授授课现场

介绍完声乐部分,冯亚教授开始介绍器乐的曲式,并重点对比了中西方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奏鸣曲是比较大型的曲式结构,一般交响乐都是奏鸣曲。冯亚教授以莫扎特的交响乐和《梁祝》为例,带领学员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分析对比两个乐曲的主副部、连接部、结束部、再现部等。其中,主副部的对比关系是西方古典交响乐最大的特点,中国交响乐更具故事性。

冯亚教授认为,中西方的音乐代表了两种不同文化,这些文化的背后是思维上的差异。中国重视结论,擅长直觉体悟、形象化思维;而西方更重视过程结构和严密的推导。千年的农耕社会孕育了中国传统音乐,西方音乐形成于千年的宗教社会,具有鲜明宗教色彩。此外,冯老师还举了几个典型的中西方交响乐案例让学员们课后欣赏对比,如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有《十面埋伏》与《一八一二序曲》。

最后,冯亚教授对学员们提出建议:“未来对音乐美术老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所以老师们要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带领孩子们进行美的创造。”课程在掌声中落下帷幕,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中国传媒大学冯亚教授与高研班学员合影

学员心得

高研班学员黄甦昉分享学习心得与体验:“我是一位从事学前教育投资的投资人,一位美术教育的‘新人’。这次来参加中央美院的《中西美术教育研修班》本身就是一个尝试,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想来了解一下如何把美术教育放到我们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去。我想看看美术教育比较课程能不能给我们创办的艺术学校、美术教育带来新的理念、开阔新的学术视野。经过这些天的学习,我收获到了满满的‘干货’!希望主办方能多给一些机会,让我们继续参加类似的研修班,继续跟随国内最顶尖的专家学习,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继续提升。”

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简介

“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是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和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全力打造的高端教育项目,研修班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以开阔学员的学术视野,引发对教育实践的深入思考;本次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首次以美术教育课程研究为专题,继续在中西美术教育比较中拓展学校与社会的美术教育研究。

研修班负责人:马菁汝

研修班助理:行晓刚、范铭振、任天然、鞠潇

研修班主持:李夏子、王诗颖

研修班编辑:许亚扬、任婷婷、柴博雅、孟军、王于文、朱睿

研修班摄像:周丰、魏子成、王志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