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扩容,含金量下降,不公开发布就不再是考核重点了

常见问题2023-10-15 19:09:10佚名

A类扩容,含金量下滑,不公开发布,就不再是考评重点了。

01

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下来了。不过此次教育部没有公开公布,只是把结果分发到了各个分校。我做了点整理,一些不完整的信息,供你们参考。

这儿面你们比较关心的是先前7所没有获得A+学科的985学院:南开学院、大连理工学院、吉林学院、东北学院、重庆学院、湖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学院,此次,南开学院、大连理工学院、东北学院、吉林学院、重庆学院都有A+学科了。其他的中学似乎也有,但还没有见到。西南学院此次成绩明显,步入A类的学科都是现今的热门专业,这是一所性价比很高的校区。

另外,211学院中,成都学院起初没有A类学科,此次有了突破。不少学院都发了喜讯。听说,上海学院遥遥领先,有31个A+学科,第三轮是21个A+。北大比清华少不少。从坊间传言来看,听说北大有相撞的专业。

不过,A+满天飞的一个重要诱因是A类扩容了。听说,A+由原来的前2%扩大到前3%,A由原先的前2%-5%,扩大到前3%-7%;A-由原先的前5%-10%扩大到前7%-15%。

02

第五轮评估过程和结果超乎你们的预料。

半年前,2022年7月,教育部官方就宣布,第五轮学科评估早已顺利完成。不过,有趣的是,教育部迟迟没有发布结果,直至2022年的年尾,各个校区领到了学科评估结果。

第五轮学科评估从2021年开始。前两次的评估都是前一年评比,后一年公布结果。但第五轮比较难产,2021年开始,到2022年结束,无法拖了,才给中学通告评估结果。原本是教育部的网站公布结果,现今的结果领取到中学。意思是,中学不仅晓得自己的结果外,对其他中学的结果一无所知。

这招出人预料。

学科评估是2000年后出现的。第一轮学科评估在2002年,第二轮学科评估在2006年,第四轮在2012年,第三轮在2016年。一开始中学没把评估当回事,但后来评估越来越重要,跟好多事情挂钩。

高潮是双一流评比。2107年的双一流游戏规则变了,评价学院不再是大而全为第一原则,考察的是学院的学科精度。第一轮双一流中上榜的学院和学科直接按照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于是,你们对于学科评估极为看重,由于根据双一流的游戏规则,学科评估是十分重要的指标,只要步入A+的学科,铁定就步入双一流了。

你们卯着劲打算搞第五轮学科评估。

结果,第二轮双一流评比不看学科评估了,第五轮学科评估也不公布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

03

此次教育部没有公布学科评估,但中学还是纷纷报喜,虽然工作做了不少。学科评估的A类学科扩容后,让每位中学都欢天喜地过大年。

很有意思,教育现今越来越倾向于赞美和赞赏,而不是批评。例如,如今中学生的100分比比皆是,几乎每位中学生都可以是班党员。学科评估从原本的百分制到ABC打分,到如今的A类学科扩容。目的就是让你们高兴。

扩容还有个益处,物以稀为贵。哪些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例如,据说在上海要司副处党员才有某种权力,但在京外,可能厅级就够了。又例如,原本杰青是我国教授以下的人才礼帽,如今每年评出的杰青多了不少,但含金量急剧增长,听说,北大的副院长评上了杰青才可能当上正院士。哪些时侯教授也扩容,其实学阀问题就解决了。

但高兴归高兴,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不再公开,说明了一件事,学科评估不再是重点了。假如这是真的,我想应当值得赞扬。

学院是个复杂的生命体,可以类比于一块特别繁茂的农地,老师们按照自己的能力、爱好对中学生进行栽培,不同的学院可以是一片森林、一座高山、一个奢华的小嘉园……各有特色。但在单一的评估体系下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每位学院都显得千篇一律,为了获得好结果,各所中学都是投上级所好,投评估规则所好,急功近利,各所学院远看都是一个精巧的小嘉园,看上去很美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但栋梁之材不多,奇特的景色不多……

所以,让评估的喧闹阔别出来,其实是件好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