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机械工程系发端于1989年,目前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艺技术两个本科学科,具备机械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整个系部目前有将近五百名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在籍。
该系共有专业教学骨干21名,教授有3名,副教授5名,讲师及工程师、实验师共12名,其中14人拥有博士学位,他们构成了该系的教学力量。该系设有15个专业实验及实训场所,1个金工实习的工厂,这些场所的总面积为3000余平方米机电工程专业,配备了1500余台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的价值总和超过2200万元,能够满足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控制等实训教学的需求。本部门已与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公司、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新亚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长重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省内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涉及合作办学或产学研合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实践训练及生产实习的必要支持。
近年来,我系在科研、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全校教师一共负责了三十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总投入资金超过九百万元;已经编写并出版了二十多部学术著作和教材,公开发表了两百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收录的有四十多篇,EI收录的有六十多篇;成功申请了二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二十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十多项软件著作权;部分教师获得了六项省部级科研或教学类奖项,还有三项厅局级科研或教学类奖项。我系学子在各类国家级和省级竞赛中屡获殊荣,包括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业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大赛、力学竞赛,累计获得超过三十项荣誉。如今,我系已成功获批多个重要平台,例如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同时拥有机电装备设计及控制技术校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机械工程系实训实验室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机械工程系数控加工技术中心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机械工程系PLC与机电控制实训室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机器人实训室
本科专业: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科教育持续四载,系湖南省重点建设的优质本科学科。该专业致力于为各类公司、学术机构等工程实践单位,塑造具备扎实机电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卓越工程操作技能、深厚人文科学底蕴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够独立完成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投身科技创新、应用探索,并展现出色的团队协作与领导才能。主要理论课程包括工程图学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力学基础理论、材料受力分析、机构运作机理、装备构造规划、数字加工工艺、设备电气操控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制造工艺入门、自动控制原理入门、自动化设备等。主要实践环节涵盖金属加工训练、项目整合实训、企业工作体验、创新探索与社会参与、学术竞赛与科研活动、学位论文撰写等。202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有37名,其中14人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录取比例达到了37.8%。
2.机械工艺技术
这个专业是四年制的本科教育。它开创了湖南省面向职业高中毕业生的机械类本科招生先河,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省内乃至周边省份都没有其他同类专业。该专业已经为国家培养了超过一千六百名兼具教师和工程师素质的机械专业人才。如今,湖南省内多数职业院校的机械学科教师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这个专业的校友。主要面向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各类企业单位以及专业技能培训基地,着重培养拥有稳固的机械领域理论根基、熟练的教学实践能力与深厚的人文科学涵养,并且身心健全、品德高尚,能够胜任机械加工相关学科课程的教学指导、学术研究及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素质职业教育人才。主要理论课程包括工程图学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力学基础、机构学、构造设计、数字化加工工艺、设备电气管理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制造工艺入门、教育机构教学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机械领域课程教学指导。主要实践环节涵盖金属工艺训练、项目整合操作、企业生产体验、教学实践工作、创新探索与社会服务、学术竞赛与科研活动、学位论文撰写。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机械工程系的一个学生集体,在2020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上,得到了一等奖的奖励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机械工程系的学生集体,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上,取得了最高荣誉一等奖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机械工程系的学生,其创新设计作品,在湖南省第八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了最高荣誉,即一等奖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机械工程系的学生留学之路,在2018年第五届湖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赢得了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以及五个三等奖
硕士研究生生培养方向:
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位)
这一领域着重于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理念同传统机械设计的有机结合,旨在借助科技力量革新、强化传统机械工业,并寻求符合信息社会需求的机械产品研发与生产加工新途径。核心内容涵盖:运用机械电子类设计仿真软件,例如MCAD/ECAD/CAE;实施机械产品交互式设计,并构建协同研发的组织管理框架,配套支撑技术;开展非圆磨削数控加工的建模工作,优化工艺流程,同时设计生产设备并推动研发进程;将工程动画技术应用于机电产品功能阐释,虚拟装配过程,以及工艺流程的说明说明。
2.机电一体化控制(专业学位)
这个领域专注于大型精密机械及其生产环节,融合了内置计算单元、自动化管理等现场调控技术,对各类操控方法及运算逻辑进行深度探究,旨在设计出整合化的机械电子装置;同时借助先进检测装置和分散式管理方案,建立机械设备的远程状态追踪与故障分析平台。核心工作涉及解析工业机器人、机械臂等代表性机电融合装置,执行其构造改进规划、驱动及调控方法的开拓与开发;围绕大型LED显示装置、LED照明体系,推行单元化构造规划、迅速安装流程、调控与驱动单元的研制;面向庞大繁复的制造流程及整体设备,融合无线感知网络、物联网、多元信息合成及失效容错处置等手段,创建机电器具的远程管理及异常警示机制。
3.特种工艺装备研发(专业学位)
这一领域着重服务于特殊加工、化学制造、专用新设备等目标,旨在达成特定工艺、制造环节、操控方式,融合工艺规划、构造改进与数字化操控等技艺,研制配套工艺器具、规范工艺程序等。核心研究项目涵盖:在严苛的化工制造场景中,进行强化装置的机械构造改良与智能控制技术探索;借助视觉识别、虚拟构建、智能布局裁剪等先进方法,构建服装行业的数字化创作与生产体系;融合图像分析、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推进湘绣、陶瓷及雕刻等传统工艺的数字化表现,并开发精密加工装置。
具有的学科平台:
1. 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自2011年起,我系核心教学人员等与湖南省新亚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手,成功创建了“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该基地专注于LED显示与照明产品及系统的研发、设计以及产业化进程。这个基地已经成功获得一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认定,又得到了一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同时还承担了四项湖南省高校产业化示范项目,参与了一项长沙市重大产业化项目的合作,并且负责了两项长沙市科技局的重点项目;此外,基地还申请了十项发明专利和十五项实用新型专利,有两项科技成果通过了省级鉴定,荣获了一项长沙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并且已经联合培养了十五名硕士研究生。
2. 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2010年,我系和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校级实习实践场所,2014年,这个场所获得了“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认定。这个基地以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以显著提升本校机械学科教学质量为重点,通过建设制造业信息化仿真实训平台和教学资源库,着力加强本科生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训练,致力于开创“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学校与企业联合研发了适应制造业进步的人才培养计划,研究了学科课程、教学方式、知识传授及实践环节的安排,重点推动了机械学科的操作训练与教学革新。过去三年间,已招收超过两百名本校机械学科本科生参与工艺与生产实践;同时协作培养了十名硕士研究生。
3. 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二零一七年,我系联合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一起申请并成功获得湖南省“机电装备研发与应用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认定。这个基地以学院为核心,借助合作双方的资源整合,发挥在学术人才、技术项目、科研设施和实验条件等方面的整体长处,服务加工制造领域,进行数控装备、智能特种装备等研发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紧密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合作成果已获机械工业联合会技术认可,同时赢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项两项,撰写学术论文六篇机电工程专业,取得授权发明专利四项,登记软件著作权一项;合作培养的众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已加入公司任职,目前多数已成为企业技术核心成员。
4. “机电装备设计及控制技术”校级重点实验室
2016年,我们凭借我系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艺技术等本科专业,以及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点作为支撑,同时整合了前期已有的“机电技术装备研究所”和“伺服控制与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所”两个校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发设备和技术成果,成功申报并获得了湖南师范大学“机电装备设计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的认定。该机构配备了一支理论素养扎实且动手能力突出的专家团队,核心成员均担任机械学科、电路系统等领域的硕士导师职务。研究工作呈现三大特色,分别是将机械学科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机械领域同美学设计的交融,以及机械知识传授与职业技能培养的统一。现在,已经着手进行一系列专门研究,包括新型LED照明与显示系统的开发,服装数字化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的探索,非圆磨削专用数控加工的应用,以及化工过程强化装置的研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