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拿到专科学历之后,部分学生打算到海外大学继续深造获得硕士学位,对于专科背景的学生来说,申请国外高校有哪些可以选择的渠道加拿大硕士预科,又有哪些方面需要特别留意?
先获得本科文凭再申请硕士
以英国大学为参照,中国完成三年制专科学习的人,能借助衔接课程直接升入英国高校的三年级(也就是本科的最终学年),顺利完成学业后,能够获得我国教育部认证的英国本科学位,并且还有资格申请攻读硕士课程。

实际上,Top-up课程等同于中国的专升本教育,是针对满足英国学位标准而开设的专门衔接课程。该课程对先前学习阶段有具体且严格的要求,学生进入该课程后,需要继续学习原先专科阶段的专业或相关学科。具体来说,如果学生国内的专科专业在英国没有对应的Top-up课程设置,那么他们也就无法在英国完成相应的升学。
与另一部分学生挑选的硕士预备课程对比,Top-up课程对语言能力设定了更严格的门槛,雅思考试成绩需达到六分及以上,个别学科领域要求分数更高,部分高等院校还会为语言水平基本符合标准的学生开设语言辅导班,旨在增强学生的语言水平,确保学生具备足够的能力顺利完成英国本科学术的最后一年的密集学习任务。借助分阶段的设计方案,学子们不仅能增强语言水平,还能慢慢融入海外的教育氛围。
要留意的是,通常设有Top-up项目的大学在综合排名上表现平平,申请者须事先查明该校该项目是否开办,然后针对性地递交材料。

部分法国高等院校同样设有类似Top-up的授课项目。三年制高职毕业生需在国内修满至少550学时法语课程并获取B1级或更高法语资格认证,且需获得法国语言培训中心或大学预科的录取通知方可前往法国,完成语言培训中心或大学预科阶段的学习之后,能够进入大学攻读本科最后一学年,在此期间,学生的中国高考分数也须符合特定标准。
部分法国大学设有英语教学课程,当学子们的雅思分数达到六点五分或以上,并且所学专业与之对应,他们便有机会挑选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课程,能够直接进入高校攻读本科的最后一学年,或者直接提交申请参与硕士阶段的学习。
通过硕士预科进入目标院校

许多专科生不再通过专升本获取学历,而是选择硕士预科作为跳板,之后再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申请英国大学时,如果学生暂时没有达到入学所需的雅思分数,可以先申请为期半年至一年的硕士预科项目。这个项目通常包含三个月到半年的语言培训,通过预科考核后,学生才能进入硕士课程学习。一些提供硕士预科教育的机构里,包括不少全球闻名的大学,学生能够挑选的学校数量明显增加。
王采雯在2019年完成了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业,她之前曾就读于广东省的一所职业院校,关于自己的出国求学过程,她至今仍怀有深深的感触。她心里始终存有进入名牌大学的愿望,在参加高考时,她感觉自己没能展现出本应具备的实力,因此有些遗憾。
真实情况是,即便先完成硕士预科课程,最终能够成功进入英国顶尖大学也并非易事,因为这类学府对预科学习成果和雅思考试成绩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考核标准。王采雯在预科阶段结束后的考试中,获得了雅思7分的分数,因此得以顺利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

某些人声称专科生申请英国硕士预科的要求并不严苛贝语网校,这种看法并不准确,关键在于学生心仪的学校是哪所。声誉卓著的大学不会降低自己的招生标准,学生必须刻苦钻研预科课程,取得优异的学业表现,才有可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这是王采雯的观点。
许多国家的部分高校提供了硕士衔接项目,像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这些留学热门国家就有加拿大硕士预科,比如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商学院设有MQP专升硕项目,目的是让学历条件不达标的学生能顺利进入硕士学习,国内三年制大专学历者只要雅思分数达到6分就有资格申请。必须留意的是,MQP属于“非学位项目”,其课程设置通常无法直接折算为硕士学习的学分,这种课程可以看作是融合语言训练与学术知识学习的“过渡”环节,旨在辅助学生顺利衔接硕士阶段的学习。
综合考量学生远期学业规划

专科生若不考虑到国外完成本科学位衔接,也不打算先读硕士预备课程,他们还有机会直接申请海外高校的研究生项目,不过这种申请途径的挑战性很高,因为高校对学生的学业表现、语言水平以及职业经历都设定了非常高的标准,通常只有具备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才有资格尝试,而且能够申请的学校范围相对有限,部分顶尖学府通常不提供直接录取的机会。
业内专家强调,各国高校的就读时长存在差异,入学条件也各不相同,专科生必须全面评估自身的专业背景和语言能力、时间安排以及经济状况,从而挑选最匹配的进修途径。拥有本科学历或更重视学历衔接的学子,不妨先到国外获取本科学位,之后再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如果个人对学术水平更有把握,又希望节省时间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可以考虑申请自己看中的学校的硕士衔接课程。
李玲芬作为留学指导专家指出,专科生申请硕士的途径,往往与其长远的学术发展蓝图息息相关。她曾遇到个别实例,那些学生选择出国直接攻读专升本课程,绕过了本科阶段,然而事后因职业发展或个人境遇变化,打算深造攻读博士时,却遭遇很大阻碍——能够入读的高等学府极为有限,部分人甚至完全丧失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所以,要是学生以后打算出国继续深造,在学位上最好保持连续性,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李玲芬解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