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忧虑——美国年轻人的自由自在生活

留学推荐2024-04-23 15:13:25佚名

琳达在《深层历史中的关切》一书中有这样两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国各地大量的快餐店需要无数的员工,而且他们的员工都是临时的、流动的。 他们几乎都是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 快餐店是美国年轻人最常见的工作起点。 即使大学甚至研究生毕业后,他们也会有一段长短不一的寻找合适工作的时期。 这期间,“洗碗”往往是他们临时解决生存问题的方法之一。 还有一大批美国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选择了自由的生活。 他们无意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会辛苦,一会享乐,几十年来一直“打零工”。 这是他们生活方式的选择。

我在中国的时候看介绍,知道美国年轻人比较独立。 不过,真正和这些独立的年轻人一起生活,我还是感到惊讶。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自由、轻松的态度。 “洗盘子”就是“洗盘子”,“拎大包”就是“拎大包”。 在工作中,美国年轻人不会因为觉得自己“不合格”而感到命运的不公平,抱怨世界或自己。 对于一份临时工作,他们只关心工资,根本不顾尊严。 也许你中午给别人上菜,并收到别人的小费。 晚上,你坐在酒吧里,别人为你服务,你给别人小费。 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现在告诉他们,中国有高薪的餐厅工作,他们一定会告诉对方并预约美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他们绝对不会觉得自己“失业了”。

我们从小接受的观念包含了许多成功学习的因素。 我们必须上重点中学,才能上好大学,找到高薪工作,最终拥有“完整”的人生。 在成功学堂里,摆地摊可以赚钱,但不体面,所以不能淡定; 当瓦工可以赚钱,但你受苦太多,而且社会地位低下,你可以赚钱但上不了台面; 如果你想在投资银行从事音乐工作,你可能会被批评为傻瓜。 那么中国大学生敢于淡定,不去在意父母的期望,不去在意社会的有色眼镜,大胆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和方向,勇敢地走下去? 不敢的人,在不断的觉醒中陷入矛盾和迷茫。 一方面,他们想冲破束缚,但另一方面,他们又被世俗的期望所困。 他们只能继续“认真”地生活,做别人期望的事。 我不愿意做一个“落入陷阱的人”。

公司一位女同事留学之路,33岁,人很好。 她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也没有结婚。 她妈妈直接评价她是“变态”。 像这样的暴力也适用于婚姻和求职。 也许,在中国,做自己很难。 从我们的教育制度、社会规律,到父母的教育、老师的教导,都希望你成为一名“经理”、“老板”、“导演”,但没有人说,做你自己就好。

听起来很绝望,仿佛我们无法做自己,无法摆脱迷茫,都是这个社会的错,都是父母老师的错。 但说白了,说自己想成为谁的权利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吗? 即使你在投行工作美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你仍然可以继续喜欢画画,这仍然可以成为你在投行工作后的安慰; 无论你是公务员,只要你认真学习英语,你仍然可以拥有环游世界的梦想。 开始步骤。 至少在克服因忙乱、拖延、执行力差而造成的所谓“困惑”时,你每天都可以做出改变。 至少有一天你可以说,我们一路坚持、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