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关系的文化因素2000-12-10潘小松

留学推荐2024-05-02 15:16:26佚名

中美关系中的文化因素 2000-12-10 潘晓松------------------------------------ ------------ -------------------------------------- ---------- 1、美国外交政策在实践中以所谓国家利益为准则; 就精神道德主张而言,以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为基础的价值观是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文化。 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政策不会偏离这个基石。 相反,由于文化传承的差异、现行政治制度的差异、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巨大差异,这些内容进一步凸显。 美国在对华关系和中国在人权、贸易、中国领土主权等问题上的矛盾都有表面的现实症状,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从文化因素中寻找原因。 换句话说,了解中美关系中的文化因素,有助于研究美国在中美摩擦冲突中的主导地位。 文化因素虽然不如政治行动、外交政策、军事行动那么具体,但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它们是结果,但前者是原因。 美国学者约翰·P·洛弗尔在谈到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时说:“人们在文化氛围中成长,并受到其基本价值观、习俗和信仰的影响……在每一个国家,治理本身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在文化背景下发生的。

” 2 另一位美国学者 MJ Mager 也表示:“文化是驱动民族国家……采取行动、组织自身运作的基本动力。 3 费正清先生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专门用一章讨论了美国历史上的对华政策。他发现美国人未能将道德理想转化为积极的对华政策。他归因于“我们不愿意放弃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决和个人自由的理想,但不知怎的,我们始终无法采取行动使这些理想成为现实。 我们珍视这些理想,并将其视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但中国的现实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两人永远无法和解。 结果是在我们执行传统政策时,人道主义理想与战术现实主义之间出现了令人尴尬的鸿沟。 》4《美国与中国》第一版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费正清的话并没有过时。2、美国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主流价值观​​美国的传统是“由白人清教徒塑造的美国民族传统。 《5》美国的主流文化就是所谓的WASP价值观,也就是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所信仰的宗教价值观。 ”6美国宪法所体现的基督教精神和自由主义思想是美国悠久的精神传统和丰富的思想资源。 7 基于这种宗教价值观,美国人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拥有“天命”,肩负着教育世界的使命。这种植根于美国白人文化的理念深深影响着美国的世界观和外交政策美国政府的。

“美国外交的出发点是相信美国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享有其他国家无法享有的特殊使命。” 8 美国人的这种使命感也体现在对华关系中。 美国学者迈克尔·H·亨特在《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一书的“前言”中说:“我越来越意识到所谓的国家使命感、‘东方人’的刻板印象以及什么是‘东方人’”。 9 早在 1948 年 9 月 7 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司备忘录:重新审视“对华政策”文件就明确指出: “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对华兴趣的出发点主要是贸易和理想主义。 我们的理想主义表现在传播福音、推广美国生活方式、年复一年地对待中国。 对世界上受压迫地位的同情。 ......中国没有达到我们的理想主义期望。 中国人本质上是无宗教信仰的,他们对于基督教会对美国生活方式的传教也相当漠不关心。 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物质方面(极少数中国人除外),始终是中国人不可理解、不值得向往或难以获得的,中国一直未能实现足够的团结。 ”10美国的这种救世主姿态在与新中国的关系中并没有多大变化,在中国的政治民主、人权、台湾西藏问题、宗教信仰等方面变化更大。其他领域。 极好的。

邹灿先生的《美国在中国的失败》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研究中美关系的代表作。 著名学者汉斯·摩根索在本书的“序言”中表示,大多数美国人对美中关系的看法具有“神话”性质,是有害的神话:“它”满足了我们的情感需求,但没有满足我们的情感需要。正确的判断和行动的要求。”他还表示,美国外交的特点是“奉行相互矛盾的政策,同时追求无法实现的目标。”11对华政策体现了美国外交的文化内涵,这就是摩根索所说的“民族特色。” 12 邹灿在《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则与美国对华政策的模式》第一章引用了政治学家沃尔特·李·普尔曼的话:“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生活方式输出的简写“美国生活方式”蕴含着基督教的人文理想。美国人长期以来希望新的中国文化能够以基督教为基础。“美国生活方式”的另一面是,美国希望看到一个民主政府的建立。 “美国对未来的愿景深受鼓舞: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伟大国家将成为一个现代化、民主、基督教的国家,并遵循美国的领导,”13名美国人认为“一切都是务实的”。美国合理关心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美国作为一个国家和一支力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美国人“已经习惯了”。是他们对世界秩序的特殊责任。”

美国政治社会的超稳定状态让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得以延续并体现在外交政策中。 正因为美国人自己认为意识形态是理所当然的、不言而喻的,所以他们认为其他人所表达的意识形态,比如共产主义等,是反常的,甚至是误导的。 1949年后美国对华态度虽然是基于世界冷战格局,但其根源仍然是意识形态。冷战结束后,美国意识形态在基本价值观、宗教信仰、民族优越感等方面都没有改变。因此,有人说“美国不能抛下它的意识形态”。 14 三位美国人从宗教信仰演变而来的“自然人权”观使他们相信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最人道的制度,应该在全世界推广“美国理想主义促使我们推动别人创造。一个政府尊重其公民权利并且不对他们实施任何暴行的世界。”15什么样的国家最有可能违反这种理想主义?当然是共产党领导的、长期存在的社会主义中国。 “只要维持现有的政府制度,就会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构成挑战。”克林顿在竞选期间批评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太弱”,并没有利用影响力。美国改善中国的人权状况也是基于这种信念,美国“在亚洲面临着另一个被证明非常可怕的重要挑战:那就是中国。”17因为中国是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并且“共产主义是一个罪恶的谎言,它打着平等主义的幌子剥夺人们的财富。

正如概念证明一样,它也侵犯了基本人权。 18美国人认为,美国不能对中国这样“缺乏基本自由”的国家保持沉默; 因为保持沉默就意味着背离了自己的优越文化传统,也没有尽到作为中国朋友的义务。 “无论美国人民在具体政策上有多少分歧,他们仍然相信支持自由和民主是美国精神的一部分的原则。美国人不会支持没有充分体现普遍和不可剥夺权利的政策以及美国人所信仰的价值观。中国领导人需要倾听他们所信仰的历史真相的美国声音……经济活力主要取决于政治自由……”1995 年 6 月 19 日《美国大会》(艾森豪威尔,哥伦比亚) 1950年大学成立;举办无党派会议并出版有关美国政策问题的权威书籍)决定将美中关系列为专题进行研究。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到21世纪初,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 作为三大经济强国之一的中国,到下世纪中叶可能成为最大经济强国; 中国有理由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国家。 美国人对于美国在中国的长期利益是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些。人们把中国视为潜在的对手而不是伙伴。历史上,当一个新的全球大国崛起时,往往伴随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挑战,还有不稳定和战争威胁”20 如果中国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美国未来将很难解决国际问题。

“一个非常理想的方法是找到一种方法,让中国在没有战争或不稳定的情况下承担新的角色,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 这是成功的关键。” 21 换句话说。 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和平发展中国,促进中国的民主和人权状况。 美国人相信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人民的“权利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先权”。 22 22 20世纪90年代初中美关系的冲突主线是美国意识形态(实际上与后来人们所说的“冷战思维”是由同一个东西组成的)。 意识形态使美国人将社会主义中国和民主美国视为“全球竞争对手”。 中国“既不是民主国家,也不是美国的盟友”,“是地球上仅存的最后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其行为方式违背了美国的利益和美国的价值观”。 23 这是弗吉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弗兰克·沃尔夫在中国最惠国待遇听证会上的言论。 受亨廷顿“文明冲突”理论影响,美国一些人也认为中美两国没有什么共同点:中国领导层对美国、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强硬路线视为对中国的威胁。 ”24中国对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态度表示蔑视,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实力的增强,也体现了中国的自信。 “它体现了一种与西方不同的做事方式。” 25个美国人认为,中国在其悠久的历史中从未有过限制政府权力、保护个人权利或独立司法媒体的概念。

“它在其历史上从来没有根据寻求被统治者的同意或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的原则行事。” 26结论是:中国是美国在全世界推广其民主价值观的障碍和威胁。 “这种政治意识形态在人民中造成了深深的敌意和不信任感。”27意识形态是“基于清晰的世界观的自我定义和自我辩护的信仰体系。”28它由一套世界观和概念构成组成。为解释现实提供基础。 美国的意识形态决定了美国对华关系的政策和战略,也决定了美国对中国现状的态度。 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也是美中关系文化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学者托马斯·博克认为,美国民众没有可靠渠道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 美国媒体和官方舆论“树立对中国的理解、思考和解释”,然后传递给美国民众。 接受和认可这些观点,最终将支持统治阶级的利益。”29克林顿经常对美国人说,“接触”政策是按照美国的意愿改变中国。美中贸易带来的就业机会对美国工人来说,美国人在看待中国时往往走向极端,要么将中国视为“特殊的朋友”,要么将其视为可怕的敌人英语作文,用克林顿的话说,中国要么被视为带来机遇的“亚洲老虎”。 30美国人民对中国的认识是由“精英”决定的,而美国“精英”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后一条共产主义龙”。拥有“用美国理想重塑他人的使命”。

“‘美国使命’既是一个宗教概念,也是美国的一个现实制度。它坚信世界的发展注定要选择美国的道路。” 31 大多数中国人不是基督徒。 美国人热衷于中国的基督教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美国宣教”,这在制造麻烦。由于他们独特的经历和观点,美国人很可能忽视世界的多样性,反而减少文化的多样性。与我们自己的东西根本不同,是一种熟悉且易于处理的东西。” 32 美国人总喜欢用自己的标准模型来要求别人判断,“完全不顾我们如何判断暴政的判断标准和理想模型,是多么肤浅和狭隘”。 33 美国人都对“美国使命”抱有幻想。 ”,并将自己视为“在全世界传播民主福音”。“特别选定的人民”。 34 《芝加哥论坛报》1998年6月14日发表题为《让中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文章,称“中国想要成为美国钦佩的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由于美国的影响,中国正在沿着美国引导的正确方向发展。” 35 美国在对华关系中的定位是显而易见的。“美国人对中国有着无可置疑的优越感。他们自己的系统。 只要有机会,美国的优越感就会克服一切障碍。”多年前,中国在不信基督教的美国人眼中是不文明的贫穷落后国家;作为“上帝的选民”肩负“天命”的美国人通过经济扩张将美国价值观带给中国人,把中国变成了基督教社会。

1949年后美国人的生活习惯,视中国为“特殊朋友”的美国突然发现自己面临“共产主义敌人”,这是美国意识形态中最难以忍受的事情。 中美关系中的这种意识形态紧张一直持续到冷战结束后的今天。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兴起“中国威胁论”,夸大中国军事实力和经济能力,要求遏制中国影响力。 “意识形态在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国方面发挥的作用加剧了对中国实力的看法。 作为仅存的少数几个共产党统治的国家之一,中国是美国存在意识形态偏见的首要国家,导致对中国意图的估计被夸大。” 37中国被美国视为对国际和平和世界秩序的威胁,足见美国意识形态偏见之深。 美国通过媒体在宗教问题上批评中国人权,其根源是意识形态偏见。 “宣传在每个方面都渲染了这些变化的印象,因此它们变得比实际情况更加怪异。” 38 5.作为总体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美国对华政策也受到美国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形态思潮的影响。 美国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是大多数美国人所信奉的人权、自由、民主等理念。美国人将这些政治价值观与宗教等同起来。 可以说,这种信念已经成为美国政治辩论定调的根深蒂固的逻辑,成为政客衡量自己、评判他人的标准,是一个无需刻意强调的“自然真理”。以美国外交思想中所谓的“民主国家没有战争”为例。

背离这一信念就等于向‘魔鬼’妥协。”美国人权和宗教组织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攻击就是基于这一信念。美国人对自身文化价值观的普世性极为感兴趣。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强调美国政治文化和民族风格在美国外交政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也有类似的文化愿景,并发展出强大的文化视野。 39 美国人有一种“特殊的命运感……美国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三个关键特征:‘山上之城’的概念、理想主义和传教精神, “美国技术无敌。”40 美国领导人喜欢具体化美国理想主义,美国的冷战政策、卡特战后的人权外交以及里根“重建美国伟大形象”都体现了这一点。 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有义务拯救世界。这种“天命论”的观念是“美国对外干涉主义政策的思想基础”。41美国虽然目前面临着多元文化主义的挑战,但人类的主流文化观念。权利、自由、民主仍然是价值观的核心,仍然影响着美国的国内政治走向,也是影响美国对华关系的因素。美国的国家政策受到国内政治保守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外交政策孤立主义的影响。

42冷战的结束让美国突然失去了明确的对手,孤立主义抬头。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中下层民众接受了贸易保护主义。 1994年底中期选举后,保守派主流思潮占据上风,拟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产业集团试图与政治保守势力结盟。 于是,随后几年中美关系出现了一轮“最惠国待遇”。 对抗。 这是政治趋势对外交政策影响的一个例子。 6、美国学者在研究美国外交政策时,纳入了很多决策过程中的观察,比如总统的风格、国家安全部门的作用等; 外交部门人员的特征(所谓“外交部门亚文化群体”); 国防部决策程序的特点(所谓的“军事亚文化”);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国会与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公共政治参与和选举政治; 大众媒体、舆论等。其中,国会政治和选举政治是美中关系中噪音最大的。 美国的外交政策制定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混乱的过程。 中国人民尤其需要明白,美国的外交政策并不是由美国总统单独制定的。 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也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过程,其中涉及到不同利益集团的竞争。 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因素除了美国理想主义价值观的根本因素外,还包括美国政治制度的一些结构性特征。 这些特征决定了政治信念如何转化为具体的外交政策以及如何对待美国。 中国政策产生了影响。” 43 美国的政治制度是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特点是突出约束和监督机制,注重权力制衡。

国会在“三权分立”中“作为代表人民的代表机关,对总统和联邦法官行使监督权”。 44 美国总统与国会的关系是对立的,合作也是有前提的。 即使他和国会多数人属于同一党派,美国总统也很难实现统一的政治领导。 资中军先生在谈到美国对华政策对国内政治斗争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中国内战时期和1989年以后的时期:美国政府中有识之士曾主张摆脱中国内战。战争,但他们受到国内政党的影响。 斗争的影响“导致理性选择受到制约,导致决策总是滞后于现实,行动滞后于决策,一步步陷入被动,错失机遇”。 45 1989年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也受到党派政治斗争的影响。 国会仍攻击行政当局“拥台反中(共产党)不力”,反对党则攻击执政党。 “将本已矛盾的政策推向更加偏执和危险的境地,其根源在于同样的意识形态和傲慢,与半个世纪前一模一样。” 46美国社会结构中的反对派为两党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社会基础、政治实用主义为其提供了思想基础。 “两党制是美国民族妥协理念的产物。” 47 美国不存在一党完全执政而另一党完全反对的情况。 总统所属政党不能完全控制国会,双方都可以以多数优势实施政策提案。 来自同一党派的国会议员不一定支持总统。 美国国会议员在国会中持有独立的政治立场。 这与美国政党组织体系松散、执政党领导人对本党成员缺乏约束有关。

换句话说,议员们不必担心得罪自己的政党领导人。 这些都是观察美中关系需要考虑的因素。 最好的例子就是1990年布什总统和克林顿总统与美国国会围绕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的斗争。 在美国,“选举是政府和当权者合法性的唯一基础”。 48 选举决定政府更迭和官员留任。 选举影响政党政治,选举影响外交政策。 美国的选举政治决定了总统、国会议员等主要决策者,从而影响美国的外交政策。 美国的选举模式影响着美国的外交政策。 美国的选举模式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国内环境,进而影响政府的决策过程。 对于美国政治权力分散的现实,这位前总统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没有帝国主义总统”。 49 选民意见的波动往往缺乏美国国内和外交政策的连续性。 1992年总统和国会选举、1994年国会中期选举、1996年总统和国会选举都对这一时期的美中关系产生了很大影响。 1992年和1994年的选举中,中国问题成为两党政治辩论中,反对党攻击执政党的对华政策,总统对华采取强硬立场。 例如,1992年总统竞选期间,布什在贸易和武器扩散方面对中国采取了强硬政策。 卖战斗机给台湾也是为了选票。 “在选举年,布什不希望看到位于德克萨斯州(他的政治基地)的GD制造工厂关闭F-16战斗机生产线,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2007年蔓延到美国各个角落的“反华情绪”与“选举年”不无关系。 1997年,众议院以259票对175票再次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克林顿政府的接触政策有所减弱,美国舆论“遏制中国”的势头不免影响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一些细节。 例如,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社会结构极其复杂,但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标准。 它从未消失过。 美国坚持维持社会团结所必需的最基本的一致性。 “任何对基本一致性的威胁都将遭到美国主流社会和文化的坚决反击。 ” 51美国人核心文化价值观中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是外交政策中的不变因素。文化因素会略有调整,但主旋律不会改变。美国政治体系中的制衡机制、政党政治和民选政府是美国政治文化中不变的格局,会在左翼和右翼、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之间、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之间摇摆,但永远服务于美国自由、民主、美国的外交政策可以是孤立主义,也可以是国际主义倾向,但美国人对世界的“使命感”不会消失,“上帝选民”的心态不会消失。美国对华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和政治制度因素不容忽视 [注]1 克利福德·格尔茨在《文化的解读》(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1 月版)。

2 引自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3月,第3页。 3 同上。 4 《中国与美国》费正清(张丽静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298页。 5《高层太冷——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与世界地位》编王缉思着,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140页。 6 同上,第15页。 7 《冷眼看海洋——百年风雨的启示》,资中君主编,三联书店2000年3月版,第15页。 7. Held 和S.,以及: ,1997 年,第4 页引自王小德《美国文化与外交》第19 页。 9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迈克尔·H·亨特着,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5页。 10 资仲云《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起源与发展(1945-1950)》附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411页。 11 邹灿,《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页。 12 原文可能是,但现在多译为“自性”。

13 同11第4页。 14 王缉思的《美国不能把意识形态抛在身后》,见《环球时报》2000年5月5日第7页。 15 理查德·伯恩斯坦的《即将到来的中美冲突》,罗斯·门罗,新华社1997年5月版,第69页。 16 “新美国外交:经济、国防和民主”,沃伦·克里斯托夫着,新报社,1999年9月版,第418页。 17 同上,第377页。 18 外交与民主威慑:吉姆·赫尔姆(Jim Helm)和詹姆斯·普里斯特(James )的美国战略,新华社出版社,1998年8月,第145页。145。同上,第143页。20“与中国的生活:21世纪的美国 - 中国关系”,由vogel编辑,新华社出版House,1998年5月,第1页。21同上,第23页。22李云龙,“中国关系中的人权问题”,新华社出版社,1998年10月,第217页。23与(17)第6页24相同如上所述,第11 25页与上面相同,第12页与上述相同,第12 27页27“当代国际政治分析”,王伊济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美国人的生活习惯,第243页。28同上,同上,第231页。29。29托马斯·博克( Bock)(美国)和丁·博钦(Ding )(中国)在海洋另一侧写了《中国梦》 - 美国“精英的景色”,外语出版社,2000年3月,第3页。30同上,页面2 31同上,第5页32(美国)“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特殊关系的形成”,汉德,福丹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329 33页,第329 33(US),“真实的” “,1998年9月版本的第1页,由《景明日报》出版。

34(美国)“美国对中国的反应”,福丹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26日。35与(33)第16页36相同,第37 37页37 37(中文)Jiang ,(US)罗伯特·罗斯( Ross),编辑,“ 1995 - 1971年的《中国关系》(Sino-Us ) - 德丁(Détente):重新审视冷战冲突和克制”,1998年5月版的第20页。 38 撰写的“美国的形象”,1999年1月的时事出版社,第352 39页,“最受欢迎的国家待遇的回合 - 1989年至1997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由中央委员会出版商1998年5月版本,第84页。 A. ,“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1月版本,第373页。 Yong的“最受欢迎的国家待遇的回合” ,第85页。42同上。 第111页。 Wang 的第86​​页。 44张·丁格(44 Zhang ),“美国政治体系的起源和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3页。45Zi 重印“追踪根源”的序言的第3页。 46 同上。 47张·丁格(Zhang ),“美国政治体系的起源和演变”,第347页。48李道,“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9月,第201页。49参见王杨苏,第90页。 50台湾出版社He Yufan的“美国中国政策的内部故事”,1998年6月版,第454页。51Jin ,“政治和文化分裂以及美国政治局势的演变”,由Zhu编辑。 Shida,“当代美国文化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11版,第6页。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