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加盟大湾区大学,松山湖高端人才“强磁场”再加力
近期,程之申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及工程院的双重院士,正式加入大湾区大学,荣任该校讲席教授及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一职。此资深学者在国际学术界拥有丰富的学术底蕴,其加入不仅彰显了大湾区大学在培养和引进高水准人才方面的迅猛发展,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松山湖科学城在推动科教融合、持续吸引人才方面的强大吸引力。
大湾区大学讲席教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程之申。
据相关消息,这所位于大湾区的大学是由广东省政府创办,东莞市政府作为主要投资方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机构。该大学以理工科为主,追求规模适中、精良品质和高端水平,致力于成为一所新型的、具有研究型特征的高等学府。学校提供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完整教育体系,并以其独特的“大学+”教育模式作为办学亮点。
学校目前已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挑选并聘请了近300名研究人员和教师,其中不乏具有国际视野、强大科研能力和深厚教育情怀的专家学者。他们正迅速汇聚于松山湖,为这座创新之城播撒科研与教育的种子,使其悄然生根发芽。
带着“单程机票”全职归来
顶尖院士为何落子湾大
我处置了在加拿的住所,购置了单程的航票,准备返回祖国。提及回国前的情景,程之申的话语简明扼要,充满力量。
程之申院士在回国前夕,担任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的终身正教授职位。在此之前,他担任了超过50个国际学术会议的主席或副主席。在北美通信工程和人工智能通信等领域,他投入了多年的精力和研究。程院士发表了百余篇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并主持了数十项关键科研项目。因此,他成为了北美无线通信与AI通信交叉研究领域的杰出研究者之一。
程之申曾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在2023年的尾声,一次偶然的对话成为了程之申院士与大湾区大学结缘的契机。在那次交流中,他遇见了大湾区大学的教学负责人李晓明,并了解到这所当时尚处于建设阶段的创新型研究型大学。
湾大的指导思想十分清晰,它不单纯追求“头衔”或数量,而是致力于开展能够切实拓宽知识领域的科研工作。程之申直言不讳,他认为这是一所值得投入精力的学府。
2024年4月,程之申初次步入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经过对学校的发展理念和规划布局的深入了解,他果断作出选择:决定回国,全职加入该校,凭借其丰富的海外工作经验,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建设以及学科筹备工作之中。
程之申院士对“从零开始”这一概念并不感到生疏。早年,他亲身参与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新校区的学科建设和团队组建的全过程,深刻体会到了将一所学校的规划蓝图转化为实际育人机构的艰难与价值。他明确表示,愿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带回国内,带到香港中文大学(湾大)。目前,程之申院士常驻松山湖,全身心投入到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之中。
从UBC教授到湾大院长
他将北美经验“种”在湾大沃土
初至松山湖,我有幸结识了众多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深刻体会到了这座城市对教育科研的重视和热切期望。程之申这样说道,松山湖不仅拥有宜人的自然环境,而且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无限机遇,为未来科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里不仅生态环境宜人,而且汇聚了众多青年才俊和众多企业,为合作与项目落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心中的理想主义提供了滋养。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
大湾区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正积极推动多个专业领域和科研团队的构建。程之申透露,学院已制定计划,计划设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四个关键专业方向,并计划同步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实验平台的搭建、师资力量的引进以及学科评估体系的创建。
学院在人才布局上,采用国际资深专家与归国青年学者共同引领的模式,并辅以灵活的科研体制和“非量化”的评估标准,形成了包容多元、激励创新的学术氛围。程之申强调,“我们并不强调文章的数量,而是激励教师致力于解决具有实际价值的科学难题。”
大湾区大学讲席教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程之申。
截至目前,该学院已成功选出了首批讲席教授和骨干教师,并在多个研究领域形成了初步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通信、边缘计算以及人形机器人通信等关键领域,学院正积极利用程之申在北美积累的研究成果,计划与当地企业及科研单位携手进行联合研发,致力于探索适用于制造业的前沿通信技术。
湾大是一个包容性的学术空间,它不拘泥于国界,也不设定任何准入限制。无论你来自何方,只要你有心投入科研工作,并具备创新精神,这里都将张开双臂欢迎你。程之申这样表述。
从科研到育人
院士眼中的“第二种创造”
程之申认为,6G技术以及工业AI通信等新型通信手段正与类人机器人等应用领域紧密结合,由此催生了针对复杂环境的新型通信需求。凭借东莞在制造业方面的坚实基础,这些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转化前景十分宽广。
东莞着力培育的科技创新核心区域,松山湖,近年来凭借其大科学装置、重要平台、知名高校以及行业领军企业等优越的科研条件,不仅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上不断加强,而且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持续巩固基础。“这里将是某些关键技术的理想孵化地”,程之申如此说道。
松山湖。
“学科与城市相结合”的推进策略,与大湾区大学的设立宗旨紧密相吻合。该校明确提出,将积极响应国家关键战略需求,致力于构建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与科技创新平台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力求成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产业进步及人才汇聚的核心动力。
2025年6月19日,教育部正式批准了大湾区大学的设立。这所大学在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经过五年多的精心筹备,终于以高起点、新机制、国际化的鲜明特色,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揭开了序幕。
据相关消息,大湾区大学本年度将在广东省范围内启动首次本科生招生工作。该大学计划在首个招生年度内设立一个专业组,专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在大学的第一学年,学生将不进行专业分班,而从第二学年开始,学生可根据个人学术兴趣自主挑选专业方向,并支持跨学科选修课程,以此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和宽广的学习路径。
程之申曾言:“你难以预知,何时种子会破土而出。”他坚信,教育的真谛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激发学生的激情和对知识的探索欲。他讲述了一位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学生——该生本科期间成绩平平,却在研究生阶段展现出了非凡的独立思考与实验技能,如今已在国际科研机构中担任关键职务。
我自身也曾有过学生的身份,而现在我成为了教师,这仿佛是一种循环往复。在他眼中,科研和培养人才并非相互矛盾的概念。实际上,从事科研是去探寻未知领域,而教育则是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这两者本质上都是创造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