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碎叶冬青
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各院校的档次已然明朗。在此阶段,众多家长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专业的选择上,却容易忽视了对“城市”的考量。
再说一次,一定要选对城市!
中国高校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不同级别的大学在诸多方面展现出相似性。在本科阶段,学生的专业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就业时,人们更倾向于看重实际工作经验,而非仅仅关注专业名称。张雪峰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选择城市应当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选择大于努力。很多人没意识到,选对城市意味着——机会。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为何持续攀升?江南大学虽名声不显,却为何在就业市场上颇受欢迎?为何那些以城市命名的大学往往能提供更宽广的就业途径?
高考结束后的城市选择,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切勿小觑,城市与高等学府间的紧密联系。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及深圳大学,众人的回应往往是:这所大学名不副实?
四十年时光荏苒,得益于深圳爸爸的大力资助,这所并非“211”或“985”的大学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数据显示起步网校,深圳大学的国际排名逐年攀升,每年提升幅度超过百位;同时,在国内的排名也持续上升,每年增幅超过十位。
在2020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学排名中,深圳大学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18位,紧接着的是位列第19的211工程高校苏州大学,以及排名第20的985工程高校华南理工大学。
截至2025年,深圳大学的年度预算总额已突破75.1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在所有非“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中位居首位。
事实上,据统计,位于深圳的大学早已让人“高攀不起”。
依据2024年广东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若欲跻身深圳地区排名前五的高校,分数未达到600分的话,恐怕就无需再考虑了。若以高考录取分数为标准进行排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广东省的排名中已连续9年稳居首位。
选大学,还是选深圳?答案很可能是后者。
依托深圳这座城市的强大支撑,2024年,深圳的高校增设了27个本科专业,其中80%以上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关键产业实现了高度匹配。来到深圳,不仅代表着能就读一所优秀的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排名,更代表着能够顺利就业。
反之,若一座城市缺乏活力,即便该大学自身实力卓越,也可能因城市的不足而受到影响。
兰州大学,被誉为“最惨985”,其历史源远流长,拥有23个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涵盖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整体实力不容小觑。
但因为位于西北,被当地经济发展限制,人员流失一度严重。
在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这段时间里,兰州大学遭遇了至少两次教师队伍规模的显著下降。在1983年至1985年间,该校教师人数从1169名锐减至984名。而1991年至1994年,教师人数又从1321名减少到1102名。
石河子大学、延边大学以及青海大学,这三所211工程高校,由于地处偏僻,鲜为人知,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江南大学虽同样保持低调,却因坐落于无锡,依托无锡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重镇”的显著优势,设立了集成电路学院,并加快了集成电路学科的布局步伐,在新兴学科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成绩。此外,该校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十分理想,使其成为低调而实力雄厚的典范。
那么,在中国众多的城市中,哪些城市最有机会呢?
优先考虑的是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城市提供了众多机遇香港城市大学排名,但生活成本较高,因此更适合成绩优异或抗压能力较强的考生。而新一线城市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
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
西安、南京、长沙、郑州、天津
合肥、青岛、东莞、宁波、佛山
这些新兴的一线城市,洋溢着幸福的气息,相较于一线城市,生活压力较小,同时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在这样的城市环境中,教育资源的发展同样不容忽视。
杭州在数字经济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浙江大学等高校作为代表,推动新兴学科与固有优势领域产生创新共鸣,众多学子在杭州完成学业后选择留杭工作,实现了教育与实践的紧密衔接。
西安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凭借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优势,成功培育了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学科航母”,其中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更不用说近年一直挺热门的成都、重庆,更是工作生活的好去处。
此外,大城市圈的成员也是不错的选择。
珠海作为珠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坐落着众多高等学府,诸如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均在此设有校区。此外,还有不少民办本科和专科院校。得益于珠三角的辐射效应和广州、深圳的引领作用,珠海也孕育了众多企业,格力电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除了上海和杭州,同样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近期,苏超赛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江苏省内各地发展相对均衡,具备了“各有所长,互不逊色”的自信。
苏州大学和江南大学均以低调著称且实力雄厚,求学于此,毕业后就业相对更为便捷。
最终,若这些城市均无法满足条件,不妨考虑选择省会城市。即便省会城市相对较为落后,它们毕竟集中了一省的各类资源。
2025年,风起云涌,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世界版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关税壁垒和脱钩风险面前,广大民众该如何捍卫自己的财产安全?
若你对此感到疑惑,务必关注智谷趋势的内部分析报告,该报告每周为你详细剖析国际形势、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房地产市场以及商业动态等关键走向。涵盖全年48期,旨在帮助你洞察趋势,直击财富核心的指示灯。
原价高达299元每年,但只要您通过本篇文章进行订阅,即可享受老读者专属的优惠价格——仅需199元每年,此外,还将额外赠送您一年的12场闭门直播活动!
限时开放30个名额
299元立减100元
三天后窗口关闭
参考资料:
浪潮工作室:这可能是中国上升速度最恐怖的大学了
深圳客:当深圳的大学让人“高攀不起”
浪潮工作室:中国最惨985大学,你知道我说的谁吧
学术桥:2025新一线城市名单出炉!这些高校将迎流量高峰
正解局:茅台、伊利背后,站着中国最被低估的“世界一流”大学
城市财经:破防!167个城市,人口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