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于12月28日公布的2017年度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实力排行榜中,美国芝加哥大学荣登全球榜首之位;而在中国国内,上海财经大学则高居榜首。
报道指出,发布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实力排行榜具有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对于科研机构而言,通过比较自身与全球其他机构的科研实力,能够对自身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经济学排名,识别出优点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进而提升科研水平,正如欧洲经济学会所强调的,对大学研究实力的评估是提升研究实力的关键步骤;其次,该排名有助于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机构进行考核和评价,为推动和实施建设世界一流经济学科的战略提供客观依据;最后,它还有助于优化研究资源的分配,为学生的报考选择和科研机构间的人才流动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报道指出,在多个维度上,经济学研究的评价可以显现,包括期刊学术论文的发表、研究课题的开展、学术书籍的出版以及政策报告的撰写等。已故的知名经济学家(1999年逝世)曾提出,当前经济学已成为一门全球性的学科,迫切需要一个被广泛认可的质量评估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学排名,期刊学术论文的发表被视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普遍认可的标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James)和梯若尔(Jean,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明确指出,只有那些经过广泛认可的同行评审的期刊论文,才能确保其质量。因此,在评估国际上一流经济学科时,论文的发表量,尤其是那些在权威的经济学国际顶级和一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构成了最根本、最为关键的量化评判标准。这一相对公正的评估标准反映了某一大学或学科的知识贡献程度,成为国际学术界进行重要评价的重要参考;其他广泛使用且关键的学科评价量化指标,例如论文被引用的频率和知名教授的评价量,本质上都是根据论文发表情况来确定的。本报告所采纳的研究实力排名方法,正是基于各科研机构在权威的经济学国际顶级和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来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