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政府正式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一宏伟战略,该战略对未来的关键战略性产业进行了全面规划,并具体设定了各产业在2025年和2030年的发展愿景,一经公布起步网校,便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该战略文件一经译成西方语言,2016年特朗普执政时期便以此为由头,挑起了第一轮关税战。与此同时,日本、韩国、德国等制造业领域的强国亦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先进制造业竞争愈发白热化。
自“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将近十年光景,全球各大国对于高端制造业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一场激烈的角逐。到了2025年,这一战略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2024年的尾声,我已与大家分享过相关见解,那是在彭博经济研究院于当年第四季度发布的追踪研究报告中得出的结论。
今日,我将以本报告为依据,对国家在涉及13个关键战略领域的进步成就进行深入剖析。
彭博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揭示,至2024年年末,我国在13个至关重要的领域里,已在全球范围内占据6个领域的领先地位,另外6个领域展现出全球竞争力,而仅剩1个领域尚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在此,我们首先来关注这一相对滞后的领域。
我国在商用大型飞机领域相对滞后。这类商业客机的制造涵盖了众多技术门类,且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所面临的技术挑战极为严峻。在此之前,我国ARJ21(现更名为C909)型支线客机已实现大规模生产,累计交付数量达到五六十架;而广为人知的C919型窄体干线客机,其航程约为5000公里,标准座位数在120至130人之间,最多可容纳140至150名乘客。
2024年年末,C919投入市场运营的飞机数量约为18架。展望2025年,该机型将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预计年产量在30至40架之间,同时产能将提升至50架。展望到2030年,产能有望攀升至200架全球竞争力排名,而产量大约为150架。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与欧洲的空客和美国波音相比,我国商用大型飞机在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航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完善。
下面,我们重点聊聊中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6大领域。
在半导体行业,常有人质疑,我国在半导体技术方面是否还受制于人?然而,事实是,我国已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产业链最为完备的国家之一。
当然,我国台湾地区在半导体芯片的生产技术上确实处于领先地位,不过其优势主要体现在生产阶段;荷兰在光刻机技术领域同样处于领先,但这一优势仅限于某一特定产品。然而,我国在半导体材料、设备等上游领域,以及芯片设计、制造的中游领域,直至封装测试的下游领域,已经构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美国是唯一能在半导体产业链完整性方面与中国抗衡的国家,然而其半导体产量并不高。近期,拜登政府力推《半导体科学法案》,而特朗普时期亦曾对台积电、英特尔等企业施加压力,要求其在美设厂,这一现象恰恰彰显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凭借其完善的产业链和广阔的市场,已经具备了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第二个领域是人工智能。它包括算力芯片、数据服务器、数据中心、数据传输、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同时亦涉及AI大模型的应用。
近期,公众对AI芯片及大型模型的热度持续高涨。观察具体成果,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从上游到下游的各个阶段均实现了显著的成就。
马斯克曾提及,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排名前十大公司中,中国或许能占据九席之地。即便他坚信特斯拉将位居榜首,这一看法亦充分反映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发展势头。如今,我国在人工智能这一领域已经具备了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第三个领域是机器人,目前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已占据具有竞争力的地位。此外,在精密机床领域,我们曾长期学习并借鉴了日本、德国、美国的技术,而现在,我国的高档精密机床同样具备了全球竞争力。
第五个领域涉及重型卡车与大型拖拉机。在这些领域,重型卡车在工程建设与军工等行业对技术要求极为严格,而大型拖拉机在农业自动化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在这两个领域的产品,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高性价比,已经具备了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生物科技领域位居第六。无论是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还是创新成果的产出,亦或是创新药物的研发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的应用,中国在这一领域持续展现出显著优势,并且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了不容小觑的竞争力。
这六个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尽管它们尚未在全球范围内达到顶尖地位,但在某些环节上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产业链的完整性方面,这一优势使得我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了关键的话语权。
最终,简要列举我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六大产业:在无人机领域,我国供应了全球大约80%的产品;在太阳能电池板及组件产业,我国拥有完整且处于领先地位的生产链;涉及石墨烯的相关产业;在高速铁路领域,以350公里每小时为基准,全球所有达到这一速度的高铁线路均位于我国全球竞争力排名,而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铁线路,我国所占比例高达98%;在电动汽车与锂电池产业,我国不仅在锂电池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而且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驾驶技术上也位居前沿;在液化天然气船领域,我国造船业整体实力位居全球前列。
自“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行已近十年,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版图中表现卓越,六大领域展现出全球竞争力,六大行业更是达到了全球领先地位。尽管面临一些不足,但凭借不断的创新和产业升级,我国制造业定能在世界舞台上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