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午十点整澳大利亚快递,身处萧山机场电力保障岗位的杨志林,完成连续24小时的辛勤工作后,并未选择回家休息,而是迅速驾驶车辆,直奔义蓬地区的顺丰快递服务点。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他依次经过了四个防疫检测站点,并接受了四次体温测量。
他从后备箱中取出一个巨大的纸箱,箱子上粘贴的航空运输标签表明,该箱货物源自澳大利亚。
开车20公里,就为拿50个口罩
澳洲浙江侨团天天忙着找物资
杨志林将物品拆分成了三个包裹,他向取件员交代道:“包裹内装有口罩和防护服,麻烦您了,务必尽快将它们送达!”
十分钟后,在距离我国8000公里之外的墨尔本起步网校,正在驾驶中的李钧接到了杨志林发送的图片,那是三张快递单据,上面明确标注着货物已经成功寄出。
李钧松了口气,他接着驾驶车辆,前往下一户华侨的住所,那里他将收取两盒口罩,共计一百个。
(左一为李钧)
李钧身为澳大利亚浙江侨团联合会的秘书长,负责管理小型物资的捐赠事宜。无论捐赠数量多少,只要有捐赠者,他都会尽力去收集。有时他需要驾车行驶20公里,仅为了收集50个口罩。
大件物资的捐赠,则由戴雷雷秘书长负责。
无论体积庞大还是小巧,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物资运送回国。尤其是自2月1日澳大利亚实施“禁飞令”以来,航班数量骤减,使得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在关键时刻,浙江省贸促会的会长陈宗尧成功协助,确保了运输通道——南航的畅通无阻。
南方航空公司开设了绿色通道,确保大型捐赠物品能优先获得货运航班的舱位;同时,帮助沟通回浙江的旅客,为他们提供便捷的托运服务,对于小件捐赠物品,即使超重也将免除额外费用。
国航、东航等航空公司也帮助沟通回浙旅客,带回防疫物资。
上完24小时班马不停蹄赶去寄送
这是一场“蚂蚁搬家”式跨国捐赠
2月3日,12000双医用手套,500套防护服;
2月4日,472个口罩;
2月5日,450套防护服、120个口罩;
2月6日,24000个口罩。
众多“蚂蚁搬家”般的国际捐赠传递活动,在澳大利亚的华侨华人、归国游客以及国内的协助者之间陆续进行。
李钧时常在凌晨四点半便抵达机场,耐心地等待着归国的同胞,即便是仅剩8公斤的行李额度,他也绝不浪费;他乐于协助那些携带物资的旅客,这些旅客包括旅行团的游客、带队导游澳大利亚快递,以及远渡重洋的留学生等。
杨志林在杭州区域担任小件捐赠物资的接应角色,主要承担着接收与寄送物资的任务。
2月4日夜晚十点过后,归国的旅客携带着防疫用品,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驾车抵达了余杭临平。杨志林及时赶到,两人便在路边顺利地完成了物资的移交。经过连续24小时的值班,也就是2月6日的上午,他立刻驱车前往快递服务点,确保了物资的寄送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他与李钧曾是同窗,电话那头传来老友的声音,他未加思索便应允了。他的作息规律是工作一天休息两天,恰好可以利用闲暇时光,去完成一些自己能够胜任的任务。
截至2月6日,澳大利亚浙侨团联合会成功募集到了总计233.415万元的捐款和物资。这些物资通过小型与大型两种运输途径,分批送往了省儿童保健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及其他急需援助的地区。与此同时,捐款捐物的工作仍在持续进行,更多的防疫物资正不断被运回国内,并送往抗击疫情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