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北京时间传来消息,美国物理学会正式公布凝聚态物理排名,我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知名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现任校长薛其坤荣获了今年的巴克利奖(2024 E. Prize)。
巴克利奖在国际凝聚态物理学界享有盛誉,被视为该领域的最高荣誉,其宗旨在于奖励在该领域做出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值得注意的是,该奖项自1953年创立以来,这还是首次将奖项授予中国籍物理学家。
薛其坤 清华大学供图
薛其坤与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携手,因在“拓扑能带结构材料集体电子性质”领域的开创性理论与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荣获奖项。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凝聚态物理学领域占据着核心地位,然而,要揭示其真面目并在实验中实现观测,一直以来都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众多科研人员为之努力探索却始终未能如愿。自2009年开始,薛其坤教授携手清华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多个研究团队贝语网校,集结成一支攻坚队伍,致力于从拓扑绝缘体的研究领域出发,共同攀登这一科学高峰。
2012年年末,经过重重挑战,薛其坤及其团队在实验中成功实现了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观测,此举被誉为“全球之先”。该突破性成果于次年3月刊登于美国的《科学》期刊上,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赞扬,被形容为“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一个划时代的成就”。
据消息,这位中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独自发现了关键的物理现象,这一发现被认定为全球基础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堪称世界物理学领域实验研究的重要成就,同时也为国际凝聚态物理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薛其坤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基础科学研究也积累了丰富的成果。这一荣誉凝聚态物理排名,不仅属于团队中的每位研究人员,更归属于整个国家。他坚信,我国将不断涌现出更多引领全球发展的科学发现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