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排名方面,五所高校的十二个专业均位于全国前五之列。其中,南方科技大学独占六席,成为全市之最,其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高居全国第四,而地球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以及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则并列全国第五。深圳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均拥有两个专业跻身全国前五,具体为深圳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以及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及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与深圳技术大学各有一个专业荣登全国前五,前者是舞蹈教育起步网校,后者则是光源与照明。
深圳高校专业有竞争力
众多学子把来深圳求学视为心中的理想。深圳的高校更是全力以赴,展现出十足的热情,不仅扩大了招生名额,增设了新的专业,还创新了招生途径,热烈欢迎广大青年才俊在此追寻梦想。
2025年,深圳大学在招生规模上有所增加,总计计划录取7060名新生,这一数字比上一年增长了60人。其中,新设立了人工智能学院,预计招生130人,以及智能感知工程专业,预计招生120人。与此同时,南方科技大学也加入了新的专业香港科技大学排名,包括人工智能和口腔医学,并且除了现有的提前批次综合评价录取外,还在广东、山东、浙江三省首次增设了普通本科批次录取,考生将根据高考成绩进行择优录取。深圳理工大学拟录取360名学生,并增设合成生物学这一专业。深圳技术大学计划招收3350名学生,同时新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计划招生总数为10568人,比去年增长超过560人,并且首次在夏季高考本科批次中接纳历史类考生。此外,该校还开放了金融科技应用和跨境电子商务两个专业,此举突破了以往本科阶段仅限于物理类和美术类招生的局限。
深圳在高教领域的“基建思维”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以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参照香港科技大学排名,为了响应国家战略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深圳大学计划在2025年着重增加与深圳“20+8”产业集群相关的学院及专业招生名额,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等共11个学院,预计将新增招生280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今年的招生计划中新增了信息安全与管理、无人机系统应用技术、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等九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均专注于行业前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并借助知名企业的技术优势,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