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报道,通讯员白雪,中国经济实力日渐强大,对从海外归来的优秀人才更具号召力,全球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变动,让海外人才选择回国发展的现象愈发显著。最近,智联招聘公布了一份《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这份报告结合了平台数据与问卷调查,深入剖析了当年海归人员的就业状况。
国内企业对海归偏好减弱,海归求职压力加大
《报告》表明,2021年归国就业的留学人员总数持续处于疫情后较高水平,选择回国发展的倾向性愈发明显。2020年全年,在国内寻找工作机会的留学生总人数较上年增长33.9%,其中刚毕业的留学生人数增幅更是高达67.3%。2021年国内求职的留学生总人数和应届留学生人数,跟2020年相比,大致没有什么变化,这表明留学人才回国发展的意愿正在增强,并且这种趋势并没有因为疫情稳定而减弱。
根据平台信息,近年来国内对留学人员有优势的工作岗位数量不断下降,2019年、2020年、2021年与上一年相比的增速分别为下降25.4%、下降23.5%、增长0.4%。研究指出,虽然回国找工作的人次增加,但优质岗位机会在减少,这种增减变化导致留学人员在国内就业的难度进一步提升。
2021年的相关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海外归国者觉得在国内就业变得更为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因素是“归国人员的数量显著增加,导致竞争更加激烈”,这一观点获得了百分之六十四的受访者认同,其次是“国内公司对于海归的青睐程度有所下降”,这一看法得到了百分之三十九点五的人的支持。
但是根据2021年的情况,留学人员优先岗位的设置数量和应聘者的总人数,都和2020年保持了一致,所以整个就业市场的发展状态比较稳定。
2021 年外企招聘恢复,海归职位量同比增 19%
企业性质构成方面,民营公司是海归就业的主要渠道,海归专属岗位数量占总数的五成八点三。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分别占比九点一和八点四,合资公司、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比六点七、四点八和四点一。就年度比较而言,外商投资企业的海归专属岗位虽然比例不高,但增长幅度最为显著留学之路,达到了百分之十九。近些年,国际形势波动加上病毒传播,国内外资经营和招募活动出现紧缩态势,2020年尤为明显。2021年情况好转,商务部门统计表明,当年全国吸引外资的记录被刷新海归就业,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九。海归人员岗位的招募数量增加幅度最大。合资公司吸纳资金的增长率居第二位,达到百分之四点五。
文体教育行业对留学人才需求量最大
在职业领域划分中,文化艺术培养领域的海外归国人员优先岗位比例最大,达到了34.9%。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商业咨询机构、货币信贷行业也吸纳较多此类人才,对应岗位占比分别是19.3%、13%和11.3%。
然而,文体教育领域的优选工作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13.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IT互联网以及商业服务领域的优选职位,都实现了超过15%的年度增长。
行业构成相仿,人才需求量高的工作多见于语言教学、求学指导、教学行政等教育相关职位,这些职位的占比都超过百分之五。需求量排在前二十位的职业还包含口译、市场营销及品牌宣传、金融机构服务、商业事务、业务管理等等。由于留学市场开始复苏,二零二一年求学指导职位的需求较上年激增了百分之八十七点六。
更多留学人才流向能源、制造等实体产业
《报告》经过研究,2021年寻求工作与出国深造的人员特征展现,其年龄构成较2020年呈现出更为年轻化的趋势。具体来看,2021年,16至24岁选择求职的留学人员比例达到总体的三分之一,较2020年提升了两个百分点;25至34岁年龄段的人员求职比例构成62.8%,相较2020年减少了两个百分点;而35岁以上的群体,其求职比例依然维持在十分之一以下。
教育背景构成较2020年略有增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75.4%,较2020年增加了一个百分点,而大学本科程度者占24.6%。
行业领域显示,2021年针对能源|矿产|环保、生产|加工|制造、政府|非营利机构(侧重学术科研)三类岗位的留学人员求职数量,其年度同比增长率位列行业前三,具体增幅分别为11.3%、6.7%和4.2%,反映出越来越多海归选择进入实体制造行业以及学术研究领域。
相比之下,文化休闲、银行、日常维护、贸易支持等服务业收到的留学人员申请数量今年降低了海归就业,分析指出,现在留学人员选择行业时,更倾向于转向实际应用领域。
(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