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驻华公使参赞兼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辰坤接受南方+记者专访。 南方+ 张晋 拍摄
人物小传
金辰坤是韩国驻华大使馆的公使衔参赞,同时也是韩国文化院的负责人。他在2010年曾担任过驻华使馆的新闻发言人,到了2012年,首次被任命为公使衔参赞,并且还兼任了韩国文化院院长的职务。他的这个职务任期是四年,到期后就回到了韩国。到了2020年,金辰坤再次来到北京,重新担任了之前的这个职位。
2008年夏季奥运会之后过去了十四年,北京即将再次举办冬奥会,这表明中国的进步十分迅速。韩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兼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辰坤近日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冬奥会是一个让世界民众认识中国文化内涵的佳机,他非常盼望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和闭幕典礼。
金辰坤在中国居住了八年,对这个国家怀有深厚的眷恋。他先后三次前往广东考察,认定那里是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堪称驱动国家进步的核心动力;他尤其欣赏粤菜,其清雅的滋味深受韩国同胞的青睐。
“每棵树都得到很好保护”
北京成功承办过夏季奥运会,接下来将迎来冬季奥运会,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这一壮举的城市,这是金辰坤的阐述。自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以来,过去了十四个年头,北京即将再次承办冬季奥运会,这一事件彰显出中国发展迅猛。
金辰坤高度关注北京冬奥会的准备工作。他观察到,这次冬奥会巧妙地运用了夏季奥运会的场馆设施,不仅是开闭幕式的核心场地,还将原先的游泳场馆水立方,经过改造变成了冰壶比赛专用场地,这体现出了中国人注重实际的精神。
金辰坤以前受邀去过延庆冬奥村,对那里的环保理念印象很深,他说,就连建筑和建筑之间的每一棵树都保护得很好,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对环境和生态界的重视。
这一做法与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零碳奥运方案”高度一致。金辰坤表示,为了达成面向下一代的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举办环保型奥运会,平昌冬奥会着力减少碳排放,并致力于保护生态资源和提升生物多样性。北京冬奥会可以借鉴平昌冬季奥运会在生态保护方面采取的诸多做法。
平昌冬季奥运会闭幕典礼中的“北京八分钟”表演效果显著,同样激发了公众对于2022年北京市冬季奥运会的期待。现阶段,冬奥会的圣火已经抵达北京,人们不禁好奇,此次盛会又将呈现怎样的一份成果。
金辰坤谈到,奥运会是呈现一个国家先进科技的平台,同时也是向全球展示文化实力的良机。北京冬奥会是中国展示自身文化的佳期,也是世界民众认知中国文化内涵的契机。
金辰坤非常盼望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仪式,仪式要体现中国古老的文化,也要展现吸引年轻一代的现代元素,中国在这方面有深厚的积累,所以应该更加突出传统特色。
从个人角度讲,金辰坤表示,在北冰洋冬奥会期间,他最为在意和重视的是速滑项目中的短道。“这项运动允许选手自由滑行,对参赛者的技艺标准更高,并且带有强烈的激烈程度。”金辰坤盼望选手们在竞技中取得优异表现。
值得注意的一个情况是,中国短道速滑项目是中国代表团在冬奥会上赢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该项目的教练员金善台曾经是韩国短道速滑队的成员。从2004年开始,他先后三次担任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指导工作,成功培养了许多出色的选手,同时他还具备非常不错的中文沟通能力。
热爱滑冰滑雪,关注短道速滑项目
我幼年时期,冬季村中的池塘会冻结成冰,那时我常乘坐父亲亲手制作的滑板,在冰面上玩耍,一整天都不觉得累。金辰坤谈到,他个人对冰上活动和雪上运动都怀有浓厚兴趣。在韩国的冬季,他经常与家人一同前往江原道的滑雪胜地,体验滑雪的乐趣。
韩国冬季运动开展得非常广泛,滑冰项目深受民众喜爱,被称作代表性活动,著名艺人宋仲基以前从事过短道速滑项目。韩国花样滑冰选手金妍儿享有“冰面女王”称号,是首位囊括冬季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国际滑联大奖赛、总决赛、四大洲锦标赛、世界青年锦标赛六项冠军的花样滑冰女子单人项目大满贯冠军。
韩国的“北极熊冬泳节”每年举办一次,被英国BBC评为全球十大特色冬季活动,吸引成千上万参与者,其中不乏远道而来的外国游客,他们大多是为了体验这项独特的活动而来。韩国享有盛誉的龙平滑雪场,因热播韩剧《冬季恋歌》的拍摄地而广为人知,它也是韩国最负盛名的滑雪胜地之一。
韩国民众为何如此热衷冬季运动?金辰坤表示,韩国季节特征显著,冬季时常降雪颇丰。这类运动多在郊野山林开展。韩国人对山景情有独钟,加之冬季运动重在亲近自然,多数时候是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其中。此类活动既能锻炼身体,亦可放松身心,因此深受韩国民众青睐。
因为冬季项目广受欢迎,韩国在冬季奥运会上的表现相当出色。以2018年平昌赛事为例,该国代表团发挥得非常出色,赢得了五枚金牌、八枚银牌和四枚铜牌,最终在奖牌榜上排名第七。
根据韩国媒体先前披露的信息,平昌冬季奥运会显著提升了韩国民众对冬季体育活动的兴趣,但这并非该赛事产生的唯一影响。
自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结束以来,韩国计划在2024年举行江原道冬季青年运动会。金辰坤指出,借助交通网络和住所条件的提升,江原道的偏远区域确实实现了显著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改善。
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中韩两国友谊
二零二二年八月二十四日,正值中韩邦交三十周年。为庆贺这一特殊日子,两国领袖先前联手宣告,于二零二一至二零二二年期间举办中韩文化互动活动。
金辰坤表示,两国往来之所以能这么快进步韩国驻华大使馆,主要是由于经济方面可以互相配合,并且彼此距离不远、传统习俗也比较接近。他补充说,今年正值韩中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三十周年,而前一年双方的商业交易总额已经达到了三千亿美元以上。
近些年有关中韩文化归属的纷争,金辰坤提出看法,认为双方应共同珍视彼此共享的文化遗产,建立类似亲人般的情感联结,这需要加强对于异质文化的认知与钻研,同时要实现彼此的接纳与敬重。这种态度既契合了文化以共享为核心的特点,也能促进两国关系的和谐发展。
截至目前,金辰坤在北京已经居住八年了。他认为,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郊外还有秀美的自然风光。每逢周末,他总爱和家人一同游览不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这让他感到无比愉悦。
金辰坤谈到,在空闲时段,他会借助百度、大众点评来发掘餐馆,并且和家里人一起去品尝,他称这是他在北京生活的一个主要乐趣。
金辰坤曾三次前往广东出差,分别去了广州、深圳、东莞,对这几个城市留下了深刻印象。广东与北京气候差异明显,当地气候温暖且空气湿润。这里是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韩国驻华大使馆,被视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
金辰坤表示,在韩国,广东菜馆很受青睐,因为广东菜用料充足,口味偏淡,这种风格很符合韩国食客的喜好。
【记者】赵晓娜
【视频拍摄】张晋
【视频剪辑】实习生 郑涛
【海报设计】郑炜良 张昶
【策划】黄灿 陈志
【统筹】刘江涛 胡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