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岁的李明(化名)把车停在了海边,凝视着前方辽阔无垠的太平洋发呆。不论白天还是黑夜,这片海洋始终保持着同样的蓝色。这种蓝色仿佛是永恒的象征,又像是希望的寄托,还像是绝望的体现。两年前,李明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新西兰,认为这里将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李明无奈的看着新西兰的海边
实际情况却令人失望,他丢掉了工作,失去了伴侣的关怀,也失去了孩子的理解。过去所有的拥有都已远离,使他感到茫然。李明推开车门,海风扑面而来。他慢慢来到海边,海浪拍打着他的脚踝。那既冷冽又亲切的感觉,勾起了他童年时和双亲在海边嬉戏的回忆。那景象仿佛是前世的经历,那么遥远,那么虚幻。
李明弯下腰,用手指捻起一把尘土,尘土从指缝间滑落,仿佛他的岁月和前途都无人能及。他抬起脸,凝视着夜空中皎洁的玉盘和闪烁的繁星。它们那么遥远,那么清冷,却又那么耀眼夺目。命运的设计者似乎布下了一个残酷的陷阱。当物件失去后,才懂得当初保有的价值。当脚步偏离时,才记起出发的方位。可如今,一切都太迟了。
李明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移民,于2021年岁末抵达新西兰,期望在此开拓更优越的人生。他原先在中国是一位杰出的商人,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服装制造企业和多家连锁商铺,事业蒸蒸日上,资产稳步增值。他娶了一位容貌出众的妻子,并育有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儿,一家三口在广州市中心拥有一套气派的住宅,享受着优渥美满的生活。
不过,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的商业活动遭受了毁灭性的影响。受国际贸易争端和货物外销不畅的困扰,他的服装制造企业无法维持正常生产,客户订单急剧下滑,产品囤积如山,财务状况岌岌可危。同时,他的零售网点也因顾客稀少而蒙受重大损失,不少店铺被迫停业。为了挽救经营,他向金融机构和相关亲友筹措款项,却收效甚微。最终,他背负了数额庞大的债务,陷入无力偿还的困境。他的债主开始催讨债务,甚至威胁要对他和他的家人不利。
李明承受着空前的重压和惊惧,他觉得自己在中国已无生路可走,唯有离开这个国度。他打算处置掉自己的所有财产,用所得款项前往新西兰进行移民投资。他听闻新西兰是个安定且宜人的地方,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亲切的民众。他相信在彼处能够开启全新的人生,重新建立自己的事业与家庭。
他在奥克兰购置了一处价值150万新西兰元的房产,动用了全部的储蓄,同时向金融机构申请了135万新西兰元的信贷支持,他认定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当时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房产价格持续攀升,而且借贷成本极低,大约维持在2.5%的水平,他将妻子和女儿从国内接到了新西兰,目的是为她们营造一个稳定温馨的生活环境。
李明于一家华式餐饮场所谋得厨工职位,月薪大约三千纽币。此职俸禄远逊于彼国旧时,他却毫不在意。他自信勤勉耕耘,可逐步融入当地,并有望觅得佳机。他自感日子尚可,纵然劳作艰辛,仍能按期偿债,兼有余钱积攒。他时常与同僚结伴出游,一同逛街,共享餐食,沉浸在新西兰的山水景色与丰富民俗之中。
但是,美好时光很快结束。2023年开头,新西兰的经济遭遇了技术性下滑,两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下降。这已是2020年疫情以来的第二个经济萎缩期贝语网校,不过这次情况没有很快好转的迹象。新西兰的货物出口、商业服务以及建筑行业等都遭受了重大影响,失业情况开始恶化,民众购买意愿也随之减弱。此外,食品价格大幅度增长了百分之十二点一,各类生鲜果蔬、禽蛋产品、膨化零食以及罐装饮品的价格都显著提高了许多。
李明日子出现波折。他经营的中餐馆客源日渐萎缩,经营困难,东家为削减开支,准备解雇一半伙计。李明不幸在裁撤名单之中。他断了经济来源,仅能依靠先前积蓄度日。他外出求职,却发觉难以觅得称心职位。他提交了失业补助申请,然而每月仅能领到三百纽币上下,远远无法覆盖他的基本开销。
情况更加不妙,当他打算调整房屋贷款利率时,发现利率已经飙升到六点五以上。这导致他每月需额外支付数千元利息。他感觉自己仿佛在为银行效力,难以负担房贷。他萌生出售房产的念头,却发觉市场同样疲软,房价已经回调了十分之一以上。他的房产现值已跌破一百二十五万纽币,若出售将面临亏损。此外,他需要应对奥克兰地方税收、水电开支、车辆保险、房产保险等多项开销的增加。
李明内心充满绝望和无力感。他认为自己前往新西兰是个错误决定,非常懊悔当初没有留在国内。他感到前途渺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甚至萌生过离开的念头,想要以此摆脱痛苦。失业和经济难题让李明的生活陷入严重困境。他几乎全靠失业补助金过活,连养家糊口都十分艰难。
另一方面,沉重的房贷和各种开销让人难以承受。李明经常在深夜辗转反侧,忧虑自己是否需要卖掉房子,是否因此一落千丈。妻子为了缓解家庭经济负担,在一家超市担任收银员。尽管薪水不多,但对家庭开销总算有所帮助。
李明四处寻找工作机会,最终在一家快餐店获得了厨师职位,虽然薪水只有从前的一半,但总算有了固定收入来源。他开始严格把控家庭开销,过着节俭的日子。经常全家三口人只能吃简单的面条和泡面。几乎不花钱在娱乐上,也很少外出旅游。李明偶尔会觉得移居新西兰并非明智之举,在中国过日子虽然同样艰辛,不过至少不必为房贷问题烦恼。
李明日子过得越来越不容易。他感到在新西兰备受冷落,既没有受人尊敬,也缺乏立足之地,更找不到心灵的归宿。时常有当地居民对他冷嘲热讽,甚至用恶毒的绰号称呼他,比如“肉铺伙计”、“瘟疫传播者”之类。职场方面也处处碰壁,上司动辄克扣他的薪酬和奖金,工友更是对他敬而远之,不愿与他共事。
他在邻里间几乎无人相识,仅能与境遇相似的同胞有所往来。他深感自身被隔绝和疏远。李明的家庭关系也渐生嫌隙。他的伴侣对他日增怨怼,抱怨他将她们引至这个荒诞之地,致使往昔的安乐生活付诸东流。她认为李明缺乏为她们营造美好日子的能力,看不到未来的前景,也找不到生活的盼头。她转而与一些富裕的华人男性往来,瞒着李明外出消遣,并且发生了婚外情。李明因此感到愤怒和难过,却没有任何办法。他觉得自己失去了妻子的情意和信赖。
李明的女儿对他心灰意冷了。她在学校里学业优异,却难以融入集体。她也时常受到一些同学的排挤和讥讽,被叫做“中国猪”、“蝙蝠汤”、“疫苗抵制者”之类的话。她感觉自己在这个地方无处容身,缺乏自信,也感受不到快乐。她渴望回到中国去,怀念以前朝夕相处的伙伴和师长。她对李明抱怨道:“爸爸,我怨恨你!你为何要把我们带到这个陌生的国度?”你为什么要毁了我们的生活?你为什么不让我们回去?”
李明听了女儿的话,内心痛苦万分。他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女儿。他想要向女儿说明情况,想要向女儿表达歉意,想要给女儿一个拥抱,然而他却无法开口。他只能默默地流泪。李明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失败的人。他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任何追求。
他判定前往新西兰是个不妥的决断,是个无可挽回的失误。他懊恼当初未在中国继续奋斗,懊恼未珍视过往所拥有的,懊恼未为家人创造更优越的明天。他渴望重返往昔,另选道路,再启人生。然而时过境迁,一切都难以挽回。李明已经无法倒转时光了。他仅能在这片奇异又严酷的土地上勉强维持生计后悔去新西兰留学后悔去新西兰留学,这般处境不知何日方得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