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进步迅速,各类文书的使用领域持续扩大,各类报告的内涵也各有侧重。倘若你撰写报告时仍感到迷茫,此处提供五份化学实验报告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各位有所启发。
化学实验报告模板1
实验步骤
往容器里倒入五毫升浓度为百分之五的过氧化氢液体,然后把一根带有微弱红光的木条放进容器里面
(2)加热实验(1)的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在另一个试管里倒入五毫升浓度为百分之五的过氧化氢液体,再投入两克二氧化锰,将一根带有微弱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内部。
当第3项实验中试管里的液体停止变化后,再次加热3毫升5%的过氧化氢液体,将微燃的木条插入试管里面;这个操作能够重复进行很多回。
(5)实验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称量。
实验现象及现象解释:
实验编号实验现象现象解释
(1)木条不复燃
木条无法再次燃烧,是因为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太慢,导致产生的氧气不够,无法尝试让木条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释放出许多气体木条重新燃烧二氧化锰促使过氧化氢快速分解出氧气氧气让木条再次燃烧
新加入的H2O2导致出现许多气泡,由于MnO2持续发挥催化分解的效果,H2O2还在不断分解
5MnO2的量没有变化,因为MnO2是催化剂,它只加速了化学反应,并没有改变自身的化学特性,也没有影响到它的质量。
化学实验报告模板2
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量器的洗涤、使用及加热、溶解等操作。
2、掌握台秤、煤气灯、酒精喷灯的使用。
3、学会液体剂、固体试剂的取用。
实验用品
工具包括仪器、烧杯、量筒、酒精灯、玻璃棒、胶头滴管、表面皿、蒸发皿、试管刷等物品
试管夹、药匙、石棉网、托盘天平、酒精喷灯、煤气灯。
药品:硫酸铜晶体。
其他:火柴、去污粉、洗衣粉
实验步骤
(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清洗步骤通常首先用自来水进行初步冲洗,接着使用试管刷进行细致清洁。如果这样仍然无法达到清洁标准,可以尝试用毛刷蘸取少量清洁粉或洗衣粉进行进一步擦洗。倘若依旧存在污渍,则需借助重络酸配合洗液进行浸泡处理(处理完成后,将洗液谨慎倒回原容器以便再次利用),最后按顺序用自来水与蒸馏水完成彻底的冲洗过程。
洗净的玻璃仪器在干燥后若非立即使用,可以倒放在实验柜或者仪器架上进行晾干处理,确保空气流通。对于需要马上使用的仪器,可以采用电烘箱进行烘干,但前提是要尽可能将内部积水倒出。烧杯和蒸发皿这类容器,适合放置在石棉网上化学实验报告,使用微火进行烘干。在操作时,试管的开口方向应朝下,并且要不断移动试管,直到看不到水珠出现,随后再将试管口转向上方,目的是为了彻底去除内部的水汽。此外,使用电吹风也是将仪器吹干的一种可行方法。计量器具上装有刻度,不能采用加热手段使其干燥,以防损害其精确度。
(二)试剂的取用
1、液体试剂的取用
(1)取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吸取。
测量一定量的液体时,可以选用量筒或者量杯,进行大致的体积确定。当需要从量筒中读取液体体积时,必须确保量筒处于稳固状态,同时让观察者的眼睛与量筒内液面形成的凹形底部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精确获取固定容量的液体,需要借助移液管完成。操作前,必须先以洗液、普通水、纯净水逐一清洁仪器,确保管壁完全干燥无液滴残留,接着再用目标液体进行两到三次润洗处理。
2、固体试剂的取用
取粉末状或小颗粒的药品,需要借助干净的药匙来取用。往试管内添加粉末状药品时,为了防止药粉粘附在试管口和试管壁上,可以将盛有试剂的药匙或纸槽水平放置在试管底部,接着使其竖立起来,最后取出药匙或纸槽。
取固体药品或金属碎粒,需借助干净的镊子进行夹取。向试管添加时,应先将容器放平,待物料置入管口,再缓缓将试管直立,促使物质平稳落至容器底部。
(三)物质的称量
托盘天平常用精确度不高的称量,一般能称准到0.1g。
调零点前,需将游码移至游码标尺的零刻度,查看天平指针是否位于标尺正中,若未在正中,可通过调整托盘底部的调节装置,使指针回到零位。
称量工作完成之后,需要把砝码放回原来的盒子里化学实验报告,同时将游码调整到标尺的零刻度线上,然后把天平的两个托盘叠放在一起,放在天平的一个托盘上,这样可以防止天平因为摆动而损坏刀口。
思考题
1、 如何洗涤玻璃仪器?怎样判断已洗涤干净?
首先用自来水进行初步清洗,接着使用试管刷进行仔细擦拭。如果清洁效果不理想,可以尝试用毛刷蘸取少量去污粉或洗衣粉进行进一步清洗。倘若依然无法达到洁净标准,则需采用重络酸配合洗液进行浸泡处理,最后按顺序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完成彻底冲洗。
2、 取用固体和液体药品时应注意什么?
回答:取粉末形态或细小颗粒的药剂,需借助干净的药匙,将盛有物质的药匙或纸槽水平置入试管下端,接着将其竖立起来,再取下药匙或纸槽;取块状物质或金属小粒贝语网校,需用干净的镊子进行夹取,向试管内装入时,应先将试管放平,把小粒放置在试管口部,然后慢慢将试管立直,让小粒缓缓滑至试管底部。
化学实验报告模板3
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要求学习者反复进行操作,以便直观观察不同元素间的互动过程,以及各种化学现象的形成。实验结束后,参与者需要撰写实验总结,记录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与感悟。接下来,我们分享一些化学实验总结范例,供参考。
化学学科借助实践操作来展开,并且与日常活动及制造过程紧密相连。化学所包含的信息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所以动手操作环节显得十分关键。
实验初期,学生理论功底薄弱,导致操作中碰到不少困难,也让他们认识到理论知识的必要性。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找出疑问,自行查阅资料,独立分析,最终攻克难题,这样既强化了他们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也实现了师生共同进步的目标。进行实验务必先精通课本内容,这是实验的根基,实验前的理论准备,就是要事先掌握即将开展的实验的相关信息,诸如实验目标,实验项目,实验流程,尤其关键的是要记下实验过程出现的各种情况等。否则,当老师授课时就会难以理解,这将导致实验的复杂程度增加,虚耗实验的宝贵时刻。比如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来获取氯气的实验,需要明白所有实验装置的连接方式,倘若不清楚,等到实验过程中再去尝试,会大量浪费宝贵时间,导致效果不佳。尽管实验时,指导老师会演示操作流程,但若缺乏基本理论支撑,后续操作会非常困难,只能盲目听从老师指令,实际上并不理解自己在做什么。进行实验时,必须亲自操作,务必弄懂每个环节,每个要点,实验结束后,还要回顾,琢磨,这样,才能留下深刻印象,记忆才会牢固,否则,过段时间就会完全忘记,这种情况,还不如不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老师会结合自身经验,传授一些教材之外的学问,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明白这门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做实验时,学生不能随波逐流,必须形成个人见解,这就需要做好周全准备,如果对实验内容一无所知,那么进行也是徒劳。实验内容通常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在操作时,应尽量减少随意性,以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实验顺利进行,有些人急于求成,反而导致手忙脚乱,主要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实验过程中,起初没有完全理解操作流程,急于接好设备、投放试剂,最终导致实验未能成功,不得不向其他同学求助。撰写实验报告时,由于实验过程中诸多异常情况,若不妥善处理,后续工作将难以推进,而遇到思考题上的疑难之处,可以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请教。
实验过程不应一成不变或固守老方法,需要具备改进和创新的意识。只要真正掌握了实验原理,时间就会非常充裕,操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即便创新对我们来说比较困难,但改进总是可以实现的。例如,在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里,我们可以借助自制设备对实验进行优化。
实验环节需锻炼学生自主剖析及处置事务的本领,此能力的养成关键在于学生对每次操作所持的立场。倘若学生对此环节态度马虎,总等教师指导步骤,或抄袭同窗的记录,即便分数能取得高分,长远来看对职业发展却是有害的。
实验期间,锻炼了学生动手解决难题的本领,提升了分析、探究问题的技巧,并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诸如协作精神、沟通技巧、自主判断、敏锐捕捉科研动态等;同时,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塑造了学以致用的习惯,激发了开拓创新的精神。
这份化学实验的感悟记录,十分适宜用作化学实验报告的素材,对于撰写化学实验的感想也十分有帮助。
化学实验报告模板4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粗盐里混杂着沙砾这类难溶的杂质,还有能溶解的杂质,例如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这些杂质的存在使得粗盐不够纯净,难溶的杂质可以通过过滤手段去除干净,随后将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就能收获纯净度较高的精盐了
三、仪器和用品:
天平秤,量器,容器,棒状物,取药工具,分液装置,支撑结构,容器,照明设备,引火物,容器。
试剂:粗盐、蒸馏水。
四、实验操作:
1、溶解:
①称取约4g粗盐
②用量筒量取约12ml蒸馏水
将蒸馏水注入烧杯,用工具取一量粗盐,加入水中,边加边用棒子搅拌,持续添加,直至粗盐停止溶解。查看液体是否变得不透明。
2、过滤:
滤纸要折叠好,然后用清水浸湿,让它紧贴漏斗的里面,并且确保它的上边缘比漏斗的开口低一些,同时,盛放溶液的容器口要挨着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要靠着有三层滤纸的那一侧,漏斗的尖端要紧挨着接住滤液的容器的内壁,缓慢地倒溶液,等滤纸里面没有水了,要仔细看看滤纸上剩下的东西和滤液是什么颜色,如果滤液还是浑浊的,就需要再过滤一次
3、蒸发
将获取的澄清液体注入蒸发容器中,把蒸发容器安放在铁架台的固定环上,用酒精灯进行加热,与此同时,用玻璃棒持续搅动液体,直至蒸发容器内出现大量固体,随即停止加热,借助蒸发容器的余温使液体完全汽化。
用细长的玻璃棒将固态物质移到纸上,接着进行称重,最后把玻璃棒放回老师指定的容器中。
五、现象和结论:
粗盐溶解后溶液变得浑浊,在蒸发过程中,随着加热时间的持续,蒸发皿里会慢慢出现晶体。
结论:过滤可以出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化学实验报告模板5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格式
1.实验题目 编组 同组者 日期 室温 湿度 气压 天气
2.实验原理
3.实验用品 试剂 仪器
4.实验装置图
5.操作步骤
6. 注意事项
7.数据记录与处理
8.结果讨论
9.实验感受(利弊分析)
实验题目:草酸中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这种有机弱酸的第一步解离常数是5.9×10^-2,第二步解离常数是6.4×10^-5,在常量组分分析过程中,第一步解离常数的浓度大于10^-8,第二步解离常数的浓度也大于10^-8,第一步解离常数与第二步解离常数相比
+2naoh===+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借助实验室中的台式衡器,从100毫升的容器里量取适量物质,然后向其中注入五十毫升的纯水,通过不断翻动使其完全化开。接着将溶液转移到容积为五百毫升的专用容器内,随后继续添加两百毫升的纯水,并充分摇晃混合均匀。
精确量取0、4~0、5克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个样品,单独放入250毫升锥形瓶内,倒入20~30毫升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随后滴入1~2滴0、2%酚酞指示液,接着采用naoh标准液进行滴定,当溶液显现极淡的红色,并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化,表明已达到滴定终点。
二、含量测定
称量大约0、5克草酸样品,放在小烧杯里,倒入20毫升蒸馏水使其溶解,接着小心地移入100毫升容量瓶,继续加蒸馏水直至接近刻度线,最后充分摇晃均匀。
用二十毫升的移液管吸取样品液体到锥形瓶里,加入1到2滴酚酞试液,然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液滴定,直到液体出现淡红色,并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化就是滴定终点了。这个步骤要重复三次做平行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g始读数
3、产物粗分:
把接收器里液体倒进分液漏斗,让它静置分开成几层,把下面的粗制溴乙烷移到干燥小锥形瓶。把锥形瓶放到冰水混合物里,慢慢加浓硫酸,一边加一边摇,直到溴乙烷变得清亮,瓶底出现一层液体(大概要4毫升浓硫酸)。用分液漏斗小心去掉下面的硫酸,把溴乙烷从上面倒进30毫升蒸馏瓶。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制
安装蒸馏设备,投入两三颗沸石,借助水浴进行加热,实施溴乙烷的蒸馏操作。获取37至40摄氏度的馏出物。盛放所得物质的容器需用冰水混合物降温。该物质为无色液体,容器与样品的总质量为30.3克,其中容器的重量为20.5克,样品的重量为9.8克。
5、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0、126×109=13、7g
产率:9、8/13、7=71、5%结果与讨论:
(1)溶液中的橙黄色可能为副产物中的溴引起。
最终阶段提纯溴乙烷时,温度设置过高,造成溴乙烷挥发,导致收率不高,后续实验需规范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