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咸丰皇帝龙颜大怒

留学推荐2025-10-03 16:13:38佚名

1860年,英国和法国军队进犯北京,并且攻占了圆明园。面对里面琳琅满目的珍贵物品,这些入侵者贪得无厌,开始胡乱抢掠园中所有能搬走的东西。与此同时,藏身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咸丰皇帝,在得知圆明园遭劫的消息后勃然大怒,随即下令火速议和,以求尽快平息战事。然而,英法联军的总头目额尔金,似乎并不打算仅通过谈判来达成目的。他暗自盘算,如何才能给咸丰皇帝一个更沉重的打击,让他见识到联合军队的强大。

额尔金

额尔金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讨论了很长时间,究竟怎样做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假如要焚毁皇宫,把紫禁城付之一炬,那样无疑会使清廷在北京驻留的最后一批官员全部吓跑。倘若他们都逃走了,那么我们该向谁进行交涉?又该与谁洽谈、缔结条约呢?因此摆在面前争议最小的方案,就是摧毁那座皇帝最为看重的圆明园。

额尔金日记

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的原因_火烧圆明园读后感_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为使大清王朝的痕迹得以长久留存,额尔金决意焚毁圆明园。行动前,额尔金在北京城内张贴布告,阐明焚园缘由及起火时刻:十八日,联军将以此作为惩罚,与事件无关者不受波及,清廷需为此承担责任。额尔金此举意在震慑京师民众,使他们见识到英法强权的威力。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18日,三千五百名英国士兵闯入圆明园,放火焚烧圆明园贝语网校,火势持续三天三夜未曾停止。这座全球闻名的园林瑰宝以及园内珍藏的稀世艺术珍品,都在这场大火中化为灰烬。

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的原因_火烧圆明园读后感_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那三天,圆明园燃起的大火升起的浓烟一直盘踞在北京上空,久久没有消散。后来清廷官员经过查访上奏,说庞大的圆明园之中,只有二十多座殿堂楼阁以及寺庙、官府大门、值班房舍等建筑没有被烧毁,不过这些建筑的门窗大多残缺不全,室内的家具陈设、桌子等物品全都被抢掠一空。

火烧圆明园

这时候,圆明园以及邻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和海淀镇火烧圆明园读后感,全都化为一片瓦砾。当英军焚毁安佑宫之际,被锁在宫内的三百余名太监、宫女、匠人,竟遭活活熏杀。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_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_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的原因

《晚清宫廷实纪》里记载了一段情形:举国敬仰的神圣庄严之物,以及其中珍藏的华美器物,全都化为灰烬,被大火吞噬殆尽。烈焰殷红,映照在放火士兵的脸上,让他们看起来如同恶魔。这些建筑彰显了往昔精湛的技术和别具一格的风格,世间再无能与之相比,人类也无法复制重建。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已成熊熊烈焰覆盖之景,额尔金欣喜若狂地声称:“这一举动将令华夏与欧陆为之震动,其影响非远隔重洋者所能揣度”。纵火之人视此为功勋卓著之举,而天下所有正直之士,皆被这暴虐的恶行所激愤。

火烧后的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_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的原因_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某个时刻火烧圆明园读后感,有两位盗贼突袭了圆明园。一人疯狂劫掠,另一人肆意纵火。仿佛取胜之后,便可以肆意掠夺了。很多年以后,这两个即将被历史审判的盗贼,一个代表法兰西,另一个象征英吉利。雨果在信中严厉批评了英法联军的暴行,他们的所作所为如同强盗一般。全球许多秉持良知与正义感的人,也纷纷采取行动,抗议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罪恶行径。

圆明园遗址

据不完全统计,圆明园遭劫的文物总数达到一百五十万件之多,其中包括中国先秦时代的青铜祭器,还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名家字画以及无数珍贵奇物,损失实在令人痛心。如今,园内仅剩的建筑废墟已经开辟为遗址公园,旨在让世人铭记那段悲惨的岁月。

圆明园遗址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_火烧圆明园读后感_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的原因

尊重一段历史,讲好一个故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