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四十六年,点点滴滴都印在一张照片中

留学资讯2024-05-01 09:35:10佚名

今天是2023年6月6日,距离2023年高考只剩下一天了。

时光飞逝。 自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以来,已经过去了46年,它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成为举国关注的一件大事。

回望四十六年的高考,每一个细节都印在一张张照片里。

1977 年 01 月

1977年12月10日的高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

由于报考人数众多,且国民经济刚刚开始复苏,国家无法生产足够的纸张来印制试卷。 中央果断决定使用该纸张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最终,27万年轻人在次年春天走进了自己梦想的大学校园。

1978 年 02 月

今年高考,在全国首次实行统一命题,分省招生。

这种考试制度基本上至今仍在使用

这是1978年一份珍贵的高考成绩通知单,408分的总分在当时被认为是顶尖的学业成绩。

1979 年 03 月

今年起,高考定于7月7日至9日举行。

除1983年外,一直实施到2002年

下图为1979年安徽省宿县地区门票

1980年04月

这张老照片是考试开始前在考场拍的。 两个女孩正在说话。

他们的笑容给沉闷的考场带来了一丝轻松的感觉。

1981 年 05 月

这是1981年,

天安门广场,

在明亮的灯光下,

年轻人复习高考内容。

1982 年 06 月

今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

怀着远大的志向,他在申请表上申请了北京大学,但遗憾的是当时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

次年高考,他数学只考了19分。 不甘心的马云选择了“第三战”。

这一次第三次高考,他的数学终于考了79分。

但遗憾的是,他的总成绩仍然落后本科线5分。

不知道黄天的努力有没有得到回报,但由于同专业招生名额未满,马云最终考入了杭州师范大学本科,并转学到了外语专业。

1983 年 07 月

今年高考作文题。

漫画首次出现。 这部漫画的标题是“这里没有水,去别的地方挖吧”。 它描绘了一个人挖一口井,挖了很多次,但当他快接近水时就放弃了。

这个问题的出现,让那些习惯于根据一段材料或者一个命题开始写作的考生们感到措手不及。

曾担任高考阅卷员的北京语文特级教师薛传东回忆,当时很多考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这部漫画。 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农村有一个坏分子想挖通公社的大坝。幸好,‘不挖通,否则出大事’的故事让批卷的老师们感动不已。”傻眼了。

1984 年 08 月

10月27日,

报名参加上海市总工会组织的活动

青少年在高考复习培训班,

登记大厅挤满了人。

1985 年 09 月

今年,高考走向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方向。 也正是在这一年,一直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免费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国家调控招生”并存。 双轨制”。

1985年高考前夕,北京171中学的王林和一个男生隔着几张课桌看书。 他们相爱了。 后来,他们考入同一所大学,结婚,又离婚。

照片记录了一对恋人的青春学生时代。

1986年10月

《黄冈中学》、

提到“高考”,这是不得不提的一个“神话”。

这个“神话”在1986年几乎达到顶峰。

那一年,黄冈中学有309人通过高考。

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91.4%,高分600分以上的有30人,占全省的1/9。

他在理科中排名第一和第二,在文科中排名第一。

打着“皇岗”旗号的试卷和辅导书,

以“古怪、难懂、奇怪”着称,

恐怕是很多人学生时代的噩梦。

11.1987

这张老照片记录了完成高考的考生们。

高兴地走出考场的场景。

即使在30年前,这个场景也和今天一样。

1988年12月

今年,江苏高考首次发现抄袭作文。

据高考语文题目专家高朝军在其《高考作文那些事儿》一书中介绍,今年高考作文要求以“习惯”为题。 在评选“样文”的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一篇记叙文这一类的文章写得非常好,被判定属于第一类。

“样卷”发给阅卷老师后,有老师举报这是抄袭作品。

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 通过“百度”“涉嫌抄袭”文章中的关键词,并与找到的相关文章进行对比,基本上就可以得出结论。

阅卷组无奈,只好请老师回忆一下原文的出处,然后派了几位老师把近五年来的《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全部搬了出来,一一找来。一。

最后我在1984年5月17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找到了原文。

因此这篇文章被判定为“抄袭”,得分很低。

恢复高考十年来,全社会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 上海大年初一,图书馆的自习室里挤满了求知的年轻人。

1989年13月

今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方案》,标志着标准化考试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至此,高考接力棒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指挥作用。

考试标准化倒逼全国基础教育走向应试化方向。

标准化测试得出标准化答案,后来使用了标记机。

20世纪70年代这样的高考阅卷场景正在慢慢消失。

1990年14月

当年10月,国家教委启动“三南改革”。 湖南、海南、云南三省将以往高考文理科分组改为文史类、理工类、医农类、地质矿业类四类。 每个类别只需要 4 个科目。

这一重大政策的公布2012湖北高考英语英语作文,距次年高考还不到九个月。

无数人的命运因为这张纸而改变。

时至今日,高考的内容和形式仍在发生变化。

“上榜”这件事对于每个候选人来说都充满变数。

1991 年 15 月

距离高考不到三个月,国家教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从199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普通高中毕业考试制度。

全国高考原本只是学业水平测试,但后来,为了提高升学率,一些地方根据成绩提前开除部分学生,不准参加即将举行的全国统一高考。

1992 年 16 日

今年,刘强东在江苏宿迁通过了高考。

据《年轻时:活出自己》一书介绍,刘强东儿时的梦想是从政、当县长、造福国家。

当时以他的成绩,绝对可以进清华大学物理系,但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他已经放弃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填报了人民社会学系。大学。

那时的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进了人大就可以当官,社会学是统领一切“小科”的“大科”。 遗憾的是,刘强东的梦想在入学当晚就破灭了。

因为同系的师兄告诉他,社会学与政治无关,而他的就业地位在人大中排名倒数第二,仅次于人口部门。

如今,高考专业与就业不符已经不再是新闻。

1993 年 17 日

今年,国家教委出了大动作,开始在各省市推出“3+2”高考科目设置,即文史、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外加政治、历史两科,语文、数学、理科,对外交流三科,外加物理、化学两科。 这个主题设置一直沿用到2000年。

这是1993年的高考时间表,和现在略有不同。

1994 年 18 日

今年,全国37所重点高校试行统一收费制度,逐步建立“学生缴纳部分培训费、大部分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机制。

以前国家的生活费相当于“国家干部”的生活费,现在却要交学费。

湖北三峡坝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人李凯英的儿子王军,1994年全国高考以651分考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村民们来到他家向他表示祝贺。

登上金榜对于这个农村家庭来说是无上的荣耀。

1995 年 19 日

即将进入考场的考生正在考场外进行期末复习。

1996年12月20日

1996年漫画题材再次出现。

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有两幅漫画:《六指整形》和《剪错了》。

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被评价为讽刺现实、直面社会阴暗面。

这也引起了教育界和医学界的一些不满。

1997年12月21日

7月28日,西安。

成绩出炉,不少高考学生落榜。

国立大学数量有限,因此私立大学应运而生。

这是一位家长在招生咨询期间为儿子选择学校。

1998年22月

今年高考结束后,

一名考生正在清理他的学习材料。

厚厚的资料堆积起来。

超过了年轻人170厘米的身高。

23.1999

世纪之交,1999年,我国开始大规模扩招高校。

“还好我妈没有提前一年生下我!” 这是太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表达的情感。

今年,普通高校升学率飙升至47.4%。 直到6月份,很多考生还不知道这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会到来。

扩招让很多人有机会实现上大学的梦想。

今年高校扩招引发了“大学新生潮”。 图为武汉大学“迎宾”场景。

2000年2月24日

今年,计算机和互联网仍然很稀有。

百脑汇电脑城位于北京东大桥。

一早就有很多考生和家长来到这里。

排队等候,免费在线查看您的分数。

据工作人员介绍,一上午就来了近百人。

查完成绩后,

湖北高考英语2023_2012湖北高考英语_湖北高考英语2023难度大吗

大家的表情可以说是有欢喜,有忧愁。

2001 年 25 日

今年,高考取消了考生“未婚、年龄在25岁以下”的限制。

这给无数老考生带来了惊喜和机会。

以炒股为生的黄顺峰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竟然有机会参加高考。 和很多大龄考生一样,他成为高考新政策的第一个受益者。

2002 年 26 日

7月7日,上海9.28万余名考生冒雨走进全市3800多个考场参加高考。

以及第一首汉语考试作文《面朝大海》,

因为取材范围太大,

这让一些候选人感到茫然,表示不确定。

女孩一离开考场,就向妈妈抱怨。

在“抱怨”尚未发明的时代,当时的考生无法享受集体抱怨高考题的乐趣。

2003 年 27 日

今年,教育部决定将高考提前一个月。

每年定期安排在6月7日和8日。

高考终于告别了酷暑。

678的同音字是“承认”。

在残酷竞争的考试中,

这或许正是考生所需要的心理安慰。

今年2012湖北高考英语,全国爆发大规模非典疫情。 想要进入考场,首先必须通过“体温测试”。

2004年28日

6月7日,63岁的“爷爷考生”邹为民在浙江嘉兴海宁一中考试中心参加考试。

如今,像这样的年长候选人并不罕见。

大学是一个美丽的梦想,

而这个梦想,

这不仅仅适合年轻人。

2005年29日

今年,海南高考状元李阳“没有梦想从清华大学毕业”,引发全社会关于“高考移民”“高考公平”的大讨论”。

当时,李阳第一次得知海南高考理科排名第一。 海天学校也挂起了醒目的横幅,祝贺李阳取得的好成绩。

即将实现清华大学梦想的他,却因有人举报,他在海南就读不到两年,不符合报考海南省第一批本科院校的条件,因此他的录取资格被取消。取消。

李阳后来考入香港城市大学。

2006 年 30 日

6月7日,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老师,

考试开始前,

给每位考生一个苹果,上面写着“心怀爱去考试”。

祝愿考生“稳定、硕果累累”。

一只苹果代表着祝福,也隐约反映出老师们面对高考时的焦虑。

2007 年 31 日

高考时刻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

毕竟,谁没有一个想要高考的孩子呢?

2007年,某公交公司派出公交车免费接考生,并在考场外设置了马车服务站,让家长可以免费上车喝水、休息,而不必在酷暑中等待。

2008 年 32 日

湖北高考英语2023_2012湖北高考英语_湖北高考英语2023难度大吗

7月3日,四川地震灾区高考推迟。

在德阳市人民医院的“病房检查室”,

东七中学的四位考生正在填写答卷。

2009 年 33 日

高考结束,广东四位“状元”骑着高大的大马,霸气地巡街。

高考催生了一种“第一秀才经济”——第一秀才笔记、第一秀才错题、第一秀才菜谱……只要和“第一秀才”有关。 1学者”,他们会卖得很好。

2010 年 34 日

高考结束了,

或许,考生和家长的脸上绽放出多年未见的笑容。

鲜花、拥抱、

没有怜悯。

高考对于每个人来说不亚于一场战争。

大家都松了口气。

2011 年 35 日

高考当天,

施工现场已经停止。

汽车停止鸣笛了

就连阿姨们也不跳广场舞了。

整个社会都在用自己的方式,

对候选人表现出善意。

一名考生在弟弟、交巡警等人的爱心接力下到达考场时不禁落泪。

2012 年 36 日

6月8日下午,高考英语听力考试举行。

在南京九中高考考点旁的路上,

考生家长排成一排,堵塞道路。

直达自行车、电动车需绕行。

防止噪音影响考生考试。

高考从来就不是学生的专利。

2013 年 37 日

每年随着高考临近,

家长们为考生进行各种祈祷。

努力为高考之战的胜利增添一份砝码。

2013年5月13日,江苏省南通市,是民间传说中的文殊菩萨诞辰日。 考生家长前往当地尖山风景区的文殊菩萨寺烧香祈福,祈求菩萨保佑孩子考试取得好成绩。

2014 年 38 日

考试前几天,

四川巴城部分学校的考生,

把书撕掉然后扔掉

释放压力,准备高考。

2015 年 39 日

2015 年 6 月 5 日上午 8:08

六安市毛坦厂中学一年一度的考试已经开始。

42辆考试巴士载着数千名高中考生从被誉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学校出发。 车上前后排坐着身穿红衣服的学生参加考试。 有的学生打开窗户高喊毛仲一定要赢。

毛坦场当地一万多名群众和家长自发来到车队两侧,为考生送考。 家长们举着空空的旗帜,为高三考生加油。 场面十分壮观。

2016年40日

高考是很多中国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试。 为维护高考公平,反作弊工作不断从“人力防御”升级为“技术防御”。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的颁布,将国教考试作弊纳入刑法,导致2016年高考被社会评价为:“最严”历史上的高考。”

高考的公平、公正应该是这个社会的底线。

2017 年 41 日

安徽毛坦厂中学、

某著名高考补习班,

每年都有数千人参加考试提交活动。

2017年也不例外。

2018 年 42 日

长沙明德中学门口的“旗袍妈妈”,

拍一张集体照留作纪念,

旗袍意味着胜利。

2019 年 43 日

2019年高考已经正式落下帷幕。

当天下午,合肥市第十中学考试中心,

当一位候选人上台时,他突然跪在母亲面前感谢她。

2020 年 44 日

由于疫情的原因,

2020年高考推迟一个月。

它给候选人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2021 年 45 日

2021 年 6 月 7 日上午 9:00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两名患有轻微 COVID-19 症状的候选人已成功接受检测。

考场内每人一桌一椅。

46, 2022

2022年6月7日凌晨五点,张桂梅老师像往常一样,拿着手电筒穿梭于五层教学楼之间,清点每个教室的人数,护送141名高三学生走进教室。考场。

这是张桂梅老师第12次参加考试。

47, 2023

2023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四年,多所高校启动了“强基计划”招生。

2024 年 48 日

48年漫漫高考之路

它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面貌和时代的变迁。

你和我曾经是这支军队的一部分。

这条路

浸透了几代人的泪水和欢笑

充满青春,充满命运

车轮不会停下来

故事还待继续……

给2024年高考考生的最后祝福

金榜题名,就意味着高考夺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