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危地马拉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揭晓,阿雷瓦洛获胜

留学资讯2025-09-06 11:05:02佚名

8月20日,危地马拉开展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活动。经过投票统计,“种子运动”党候选人贝尔纳多·阿雷瓦洛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得票率为59.12%。而全国希望联盟候选人桑德拉·托雷斯的得票率为36.15%。最终结果显示,“种子运动”党候选人贝尔纳多·阿雷瓦洛在此次选举中取得胜利。这位当选的总统预计将在2024年1月14日举行正式的就职典礼。

·阿雷瓦洛。

危地马拉在中美洲地区,是岛内当局仅有的、除伯利兹之外的所谓“邦交伙伴”。阿雷瓦洛在参选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性的表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6月28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信息通气会上,有媒体人提出疑问:阿雷瓦洛6月27日发表谈话称,危地马拉会以本国实际需要为依据,自主决定外交走向,假设总统选举获胜,该国打算在平等互信前提下,与中国以及台湾方面建立并维持友好互动。发言人对此有何看法?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出,台湾地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坚持一个中国立场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相信,将有更多国家认同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做出符合自身和人民根本及长远需求的正确选择。

“革命者总统”之子

阿雷瓦洛现年六十四岁,身兼中左翼国会议员与危地马拉已故前总统何塞·阿雷瓦洛之子双重身份。他起初并不被大众看好,其支持率曾一度低至百分之三。但在六月的首次大选投票中,他意外获得了将近十二个百分点的选票,从而成功晋级下一轮选举。

·阿雷瓦洛的竞选广告牌。

托雷斯在初次投票阶段获得了最高票数,占比达到十五点八。她曾是危地马拉的第一夫人,也是前总统阿尔瓦罗·科洛姆的妻子。她建立了连接政府部门与女性群体的沟通机制,成功解决了许多涉及原住民女性的案件,并且推动了危地马拉国会制定了一项禁止针对女性实施谋杀的法律。

·托雷斯。

阿雷瓦洛在政治领域原本并不引人注目,然而他的父亲何塞·阿雷瓦洛却深受危地马拉民众的敬仰。

何塞·阿雷瓦洛诞生于1904年,1934年完成在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的学业,随后在阿根廷的两所其他高校任职。1944年,危地马拉发生了旨在推翻军事独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何塞·阿雷瓦洛担任阿根廷库曼大学校长期间,被革命党人拥立为总统参选人,他凭借压倒性优势赢得选举,成功当选危地马拉二十四任国家元首,得票数高达百分之八十五。

此前,危地马拉一直是典型的中美洲“香蕉共和国”。

1901年,一个与美国政府有关的商业机构来到危地马拉,他们用金钱控制了该国当时的领导人卡夫雷拉,随后开始大规模砍伐森林,改种香蕉作物,并修建了专门用于运输香蕉的铁路系统,满载香蕉的火车不断驶往北方,使得美国民众得以以低廉的价格享用品质上乘的香蕉,而危地马拉的普通农夫们却依旧在田地里辛勤劳作,却难以解决温饱问题。

土地也耗尽无余。联合果品公司用极低价格购置了该国半数土地,垄断了铁路、港口、邮政和电力等关键设施,攫取了全国经济主导权。

何塞·阿雷瓦洛以革命者总统的身份,给危地马拉的社会状况和民众日常带来了显著影响。他甫一上任,就体现出与前任截然不同的治国思路。他增设了负责劳工事务的部门,制定了新的劳动规范,还组织建立了社会保障研究机构,并且于1945年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

·何塞·阿雷瓦洛。

1949年,危地马拉的左翼工党宣告成立,其倡导联合工农阶级,推行土地重新分配政策。同一年,何塞·阿雷瓦洛确认了共产党的合法身份,到了9月份,危地马拉共产党也成立了,而且该党的不少成员当选为国会议员。

美国政府将此事件定性为“共产主义在危地马拉的合法化”,而何塞·阿雷瓦洛这位自诩“精神社会主义者”的领导人,更令冷战初期美方深感忧虑。

何塞·阿雷瓦洛推行的各项变革总体上较为缓和,美国却依然对他抱有敌对态度。他于1951年离任之后,接替他职务的阿本斯推行了更为激进的变革。最终,危地马拉的左翼政府在美国主导的军事行动中被打垮。

何塞·阿雷瓦洛卸任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智利、乌拉圭、委内瑞拉以及墨西哥各地居住,直到七十年代中期才返回危地马拉。一九九零年十月,他在危地马拉的某所医疗机构与世长辞,遗体最终安葬于故里塔克西斯科。危地马拉历史上,他是唯一享受国葬待遇的总统。

智囊团走出的“学霸”

阿雷瓦洛是1958年在乌拉圭诞生的,他的父亲当时被迫在南美避难,因此他的童年是在国外度过的,15岁那年,他首次踏足危地马拉,进入了一所私立教育机构接受学习。

阿雷瓦洛和父亲一样,堪称学界的佼佼者。他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完成了社会学学士学位,随后前往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在那里成功获得了哲学和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除了用母语西班牙语交流外,阿雷瓦洛还精通英语、希伯来语、法语以及葡萄牙语。

·阿雷瓦洛。

或许是受父亲影响西班牙语国家,阿雷瓦洛走上从政道路。

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语国家,他加入了危地马拉的外交部门,成为了一名从事外交工作的人员,之后被派往以色列和西班牙工作。1999年,他的外交生涯画上了句号,阿雷瓦洛进入了一个国际性的机构,为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和平发展以及矛盾化解贡献了自己的想法,并且他还创作了不少著作和论文,内容涉及历史、政治、社会以及外交等多个领域。

2015年,阿雷瓦诺联合一些专家成立了“种子智库”。两年后,“种子智库”转变为“种子运动”组织。2023年1月22日,他出任该组织的总统参选人。他在初选时出乎意料地领先,“种子运动”组织随即跃升为国内排名第三的政党。

据一些评论指出,阿雷瓦洛此次成功当选,是因为他的竞选活动主要聚焦于民众普遍关心的贪污、公共秩序与工作机会等议题。他沿袭了父亲的政治传统,标榜自己为“社会民主主义者”,主张国家既要维护私有财产权益,也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竞选期间他承诺将构建全新的财政合作关系,同时强化社会层面的福利保障措施。

阿雷瓦诺还保证,将提升公共教育水准,新建七万间校舍、三万六千间校园卫生间,并且每月向学生发放助学金。他赞成推广医疗保障,建议由当局建立四百个诊疗点、五十个医疗设施,为人口超过一万五千人的区域和边远乡村供应医疗救治。

跟父亲掌权那会儿比起来,阿雷瓦诺即将管理的危地马拉,政治局势大体上已经平稳了。

该国疆域辽阔,达10.89万平方公里,国民数量将近1860万,在中美洲地区属于人口最密集的国家。其经济结构仍以农业为主导,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中国是危地马拉重要的商品输入伙伴,同时也是其第五大的商品输出市场。2022年,两国之间的商品交换总额为49.4亿美元。危地马拉从中国采购的商品中,电子设备及其零部件占据最大份额,仅这一类商品就达到了1970万美元。

七月份二十日,阿雷瓦洛在回答《共和国报》记者提问时,再次透露出希望与中国“构建联系”的想法,并着重说明要“增进和拓展”经济层面的互动。

·阿雷瓦洛。

与台当局关系早已亮红灯

危地马拉和台湾的互动已经出现严重问题。近些年,危地马拉国内各方人士持续要求政府调整对外关系策略,主张与中国建立正式邦交。

今年四月,危地马拉某左翼政党举办了选举宣传活动。该党派有成员指出:中国的领土完整应当获得维护,该国政府需为国民与国家经济进步着想,确定恰当的国际交往策略。另有一位危地马拉政治团体代表称:该国当局若不与中国建立外交联系,便是对自身发展构成束缚,阻碍了与全球主要强国之一的交往通道。

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对两国都有利可图。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的专家周志伟对环球人物记者谈道:“危地马拉从中得到的最重要好处是经济上的好处。”中国的经济实力让许多危地马拉民众相信,与中国建交,或许能让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可能,从而给这个国家带来切实的经济收益。

与中国在危地马拉建立外交关系同样具有特殊价值,能够显著拓展中国在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区域的经济合作领域。周志伟指出:近些年,中美洲国家与中国逐步恢复或建立外交关系,并在关系正常化后与中国启动自由贸易协定磋商,这一现象已经产生全球性的示范效应。

实际上,为了争取危地马拉的支持,美国和台湾方面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既提供经济援助,又施加政治压力。台湾当局在危地马拉推行的是利益驱动的外交政策。危地马拉民众埃尔南德斯在公开场合一针见血地指出,该国和台湾当局之间的联系根本不重要。危地马拉与台湾方面的交往完全是秘密进行的,这种关系完全建立在金钱基础上,而非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

·阿雷瓦洛。

周志伟评论说:中国是举世瞩目的政治与经济强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分量日益加重。危地马拉国内要求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呼声,体现了该国在外交政策上的独立自主选择,契合了国际准则、顺应了发展大势,标志着务实外交的回归。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凌 云

作品禁止擅自传播,如需转载,请通过微信“”咨询具体规定。欢迎各位提供信息,可以通过邮箱发送。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