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广留学品牌,发展局与教育局推城中学舍计划增加宿位

留学资讯2025-09-13 16:12:18佚名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近些年着力宣传“求学香港”这一概念,着力将此地建设成为全球性教育中心,同时美国最近曝出哈佛大学限制招收外国学生的消息,估计到港深造的学生数量将持续增长。对于初次抵达、对香港情况还不了解的外地学子来说,解决住处问题是个重要事项。香港发展局和教育局在21日宣布了“城中学舍计划”,倡导社会将商业大厦改造成学生居住的场所,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宿舍的供应量。

非本地学生宿位短缺超4.76万

城中学舍计划申请_香港留学宿舍短缺_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

香港《经济日报》于21日披露,香港发展局联合教育局,宣布从当天起开始受理“城中学舍计划”的申请,简化审批流程,酒店和商厦无需经过复杂的手续,即可改建成学生住所,此举旨在加强香港作为全球教育中心的地位。特区政府发言人透露,政策目标在于打造一个明确、简便、符合规定且经济高效的执行体系,另外,当局将实施多项举措,以保障宿舍满足特区政府的相关标准。

香港文汇网于22日发布消息,计划参与该项目的开发商或主办方,需要填写规定表格向教育部门提交申请,申请材料必须符合要求。根据“城中学舍计划”的相关规定,学生宿舍仅提供给指定学校的学子使用,最多允许十分之一的床位提供给学校工作人员。现阶段具备申请资格的高等院校共有31所,其中包括8所公立大学、职业训练局以及多家私立学校。另外,原先在改造前被允许不计入整体建筑用地的设施,例如停车场等,可以继续享受这项豁免,方便开发商将其改变为居住功能空间,诸如健身场所、学习区域等。

香港留学宿舍短缺_城中学舍计划申请_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

去年十月,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其执政期间发布的第三份施政文件里阐述,计划推动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并致力于塑造“在香港留学”这一特色项目形象。一项举措涉及将政府资助高校招收外地学生的比例,从百分之二十提高到百分之四十,为此2025年上半年将启动“宿舍试点项目”来扩充住宿容量,同时在项目设计、土地使用、建筑许可等环节简化流程,支持商业机构通过投资和私有化途径改造酒店及相关商业建筑。

香港大公网于今年五月报道,香港教育局计划在往后几年内,逐步将本港高校宿舍数量提升至五万个,然而现阶段宿舍仍然不足。依据立法会相关资料,到二零二三年九月,香港的资助大学能够提供大约三万七千六百个宿舍名额,但同年非本地学生的数量达到六万四千人。有研究机构先前指出,二零二三至二零二四学年,香港非本地学生面临的宿舍不足问题,超过四万七千六百个名额。非本地学生名额的限定从二十个百分点提高到四十个百分点,将来预计会多出大约一万五千七百个住宿需求。即便到二零二七年间可能有将近七千九百个新的大学宿舍房间可以提供,整体上还是至少缺少五万五千四个。

吸引外地学生来港的关键因素

城中学舍计划申请_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_香港留学宿舍短缺

学校宿舍对外地学子选择香港至关重要。学友社学生辅导顾问吴宝城向港媒谈及相关情况,指出若高校不提供住宿,留学生需自行承担高额的校外租房费用,同时也有可能因为居住在校园外而失去融入本地社区的机会。宿舍的功能不止是提供住宿,它还是推动文化交融的关键场所,同学们在一起生活,能够帮助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互相交流,增进理解。关于住处不足的原因,吴宝城指出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首先,香港土地资源匮乏,市中心地价昂贵,香港城市大学、浸会大学、理工大学等位于市中心的高校,难以获得土地用于扩建宿舍,部分学校只能将宿舍建在偏远地区,比如城大马鞍山宿舍;其次,部分大学的规划不够长远,香港学制由三年改为四年,加上国际学生和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加,但相应的宿舍建设却未能及时完成,造成供应与需求不匹配。吴宝城指出,住宿资源紧缺造成两方面不良后果,首先,留学生因为要承担高昂的居住费用,还要忍受交通不便,同时缺少与本地学生交流互动的环境,所以对香港高校的向往程度降低;其次,本地学生也受到影响,部分宿舍被优先安排给留学生,导致本地学生获得住宿的机会变少,居住时间也相应缩短,由此引发了对校园公共资源被稀释的忧虑。

把酒店改造成学生住所,大家普遍认为可行。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及顾问咨询部董事汤卓轩最近说,香港特区政府传出政策上取消限制、放宽的消息后,该公司立刻收到很多询问,想了解他们的商厦能不能改造,主要是整栋或半栋的业主,将来也许会有投资者参与市场;改造的对象以靠近大学的乙级或丙级办公楼为主。他讲明,商场改建宿舍的花费大概每平方英尺是一千五至两千港币,最短也要花六到十二个月。根据香港头条日报网消息,学生宿舍的租赁费用通常受地段、房龄等因素制约,一般而言,两个人合住的床位每月花费大概在六千到七千港元之间,也有部分费用高达八千到九千港元;而单间的平均月租大约是一万二千到一万三千港元,最昂贵的能达到一万五千到一万六千港元,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宿舍具备一定的增值空间。

办好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

城中学舍计划申请_香港留学宿舍短缺_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

港台媒体指出,由于学生宿舍数量严重短缺,众多学子转而租住私人住宅。七月份正值租赁高峰,香港大学周边的坚尼地城地区,成为众多求租者青睐的居住地。中原地产资深高级区域营业经理沈兴和表示,当前坚尼地城区大概有100个出租房源,通常7月和8月是学生租房的高峰期,不过内地学生早在4月和5月就着手了解行情,香港大学周边的房源特别紧俏,有些学生甚至提前两三个月就准备租住。美联区域营业董事马鸿德也透露,6月份内地学生查询租房的数量,比5月份增加了超过一倍,坚尼地城靠近大学校区的区域,从7月到8月期间房源会非常紧缺,预计每三个租客会争夺一个出租单位。然而,居间人偶尔也会运用一些宣传策略,目前在香港大学就读的内地学生刘可怡讲述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她去年从考虑找住处到最终选定仅花费了大约两天,主要原因是居间人制造了一种紧迫感,表示已有好几位同学正在询问同一个出租房。

汤卓轩表示,香港学生宿舍的私人市场现在大约有4500个位置,主要分布在红磡和新蒲岗等区域,另外,大学能够提供的床位有大约4.4万个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正在批准建设中的床位数量约为8000个。也就是说,私人市场加上大学等机构,总共有5.65万个床位。而在2024/2025学年,全日制本地和非本地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总人数达到19.2万人,因此可以看出香港学生住宿资源明显不足。他透露,往后高校会逐步扩大招生规模,估计五年后香港外地学生人数将增至十三万到十四万,即便当前政策放宽限制,将来名额依然不够用。

港台媒体分析指出,要想扩大香港教育声誉的全球知名度,不仅要提高课程水准和学术能力,还必须在学生住处服务上下功夫,打造优质的学习环境与生活条件,从而增加外地学子毕业后在香港安家的意愿,助力香港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专才的中心区域。

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_城中学舍计划申请_香港留学宿舍短缺

香港专上学院校长陈卓禧16日发表文章指出,欧美一流学府广泛采用的书院模式,并非仅是提供食宿服务,而是营造一个完整的人本教育环境,把生活区域转变为学习活动与个人发展的微型社区。他强调,学生在这个紧密的集体里更容易培养学术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借助导师指导与同窗互助,以及各类学术活动,能够增强成员的归属意识和文化归属感。另外,让来自各个院系的学生住在一起,有助于消除专业隔阂,缩小学问断层。所以,学生宿舍不应仅仅提供基本居住条件,还应当借此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助教育场所。

香港《星岛日报》指出,接下来一段时间是香港着力建设国际教育中心的极好时机。得益于“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以及中英双语并列为官方语言的特殊地位,再加上全国领先的国际化水平,这些有利条件为香港吸引更多学生提供了条件。此外,香港的高等教育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近期港校在QS大学排行榜上取得新成就,表明香港在高等教育方面的能力将会持续增强。赴港求学的学子数量将持续攀升,其中不仅包含内地学子,更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学生以及来自西方国家的学子,香港此刻积极扩充宿舍容量,此举十分恰当,这对优化香港的高等教育环境大有裨益。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