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武书连2025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此次评估首次将学科专业领域的排名纳入体系,全面展示了中国高校在各个专门学科上的整体科研水平。
这次评审以学术学位的学科门类为基准,将科研成果随意划分成不同类别,依据2022年最新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清单,明确了学科门类与专业学位类别之间存在对应、包含、交织以及单独设置这四种联系,最终学科专业领域成为评估的核心,把专业目录错综复杂地划分为学科门类、对应专业类别和独立领域这三大板块。
具体措施方面,评估机制和分级准则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参评单位的名目与标识严格依照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设定,等级区分极为细致:包含A++、A+、A、B+、B、C+、C、D+、D、E+、E、E-十二个级别,并且划分成五大类别,倘若某个专业领域参与评估的单位不足二十五家,则取消A++评定资格;若低于五家,则不设A+、A等级,这种做法声称旨在维护公平性起步网校,又声称能帮助用户明确了解高校学科的实际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评估涵盖了111门学科专业范畴,其中103门属于一级学科的延伸,另外8门则源自专业学位类别,近期又新增了公安学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这两个领域,目的是使评估范围更加宽广,同时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高校整体表现方面,数据十分突出全国独立院校排名,以卓越学科专业领域为例,北京大学拥有23个,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清华大学有22个,紧随其后;复旦大学有13个,位列第三,所谓“卓越”是指参评学科数量达到10个以上全国独立院校排名,在参评学科不足25个的情况下获得A+或A++评级,再深入分析,各高校若拥有5个以上卓越学科专业领域,则能体现其在特定领域具备多维度发展潜力。
浙江大学在顶尖学科专业领域拥有48个,领先于清华大学47个和北京大学40个,这些学科都属于A++、A+或A等级;全国范围内,还有其他高校的学科专业数量也达到了20个以上,这些信息都被公布出来,以便考研学生能够根据这些数据选择合适的学校进行比较。
自然科学范畴内同样设有明确排序,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具体分支,该榜单仅收录被评为A级的大学,表明这些高校的科研实力始终位居全国顶尖10%之列,对于准备报考研究生以及从事学科发展的人员而言,进行此类横向对比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你看看《武书连2025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这次的变动,评估的维度增加了,衡量尺度也更精细了,数据披露和学科划分也调整了,对于关注中国高校学科发展的人来说,这个评估不仅能了解各高校学科如何分布、科研实力怎样,还能为学科专业进步提供关键依据,你们认为这次高校研究生院学科领域的排序有何看法?你念的大学表现得好不好?欢迎来留言一块儿聊聊。
对这次大学研究生学科排名有何看法?你所在学校的成绩怎样?欢迎发表意见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