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海外求学呈现了学生年龄偏小的发展态势。众多教育中介机构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一细分领域。选择到国外接受小学、初中及高中教育的学子数量持续攀升。那么,对于这个群体而言,教育的投入产出比又该如何评估呢?
思与辨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低龄留学
我读小学四年级那年,舅舅全家搬去加拿大定居了。我们两家一直关系密切,我和表弟从小一起玩耍,亲密无间,如同亲生兄妹。因此我顺理成章地跟随舅舅他们去了加拿大继续学业。现在屠云蔚已经在加拿大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习。小凡(化名)的家庭里有很多亲戚都曾在美国留学,他在国外也结交了不少朋友和熟人。受到他们的带动,我自幼便向往到海外求学,因此升入高中后当即决定赴美就读。
许多家庭觉得,国外的亲戚朋友可以方便地关照孩子的日常,父母因此能更放心地决定送孩子出国深造。
学生年纪还轻,还没有养成优秀的学习和日常行为规范,到国外后缺少父母的看管,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亲戚朋友的关照能帮助学生更健康地发展。在海外求学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具备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我个人一直认为起步网校,具备进取精神和自制力的人,在国内学业有成,在国外同样能取得好成绩,无论在何处求学都必须依靠自身努力。”屠云蔚坦言在国外学习,最需要自控力和上进心。
个人性情与自我管理才干,是决定是否适合年纪小就去国外读书的关键考量。在异国他乡,无论是社交活动,还是日常生活,都要求孩子具备自主意识。学生的性情和沟通技巧,几乎决定了他们能否融入当地环境,这也极大地关系到他们的学业表现。
一般情况下,到国外求学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语言障碍。我的语言水平不算特别难办。年纪小,学东西快,在这里待的时间长了,常听常说,语言关就慢慢过了。屠云蔚觉得,年纪轻轻出国读书,最看重的不是语言本事。国外学校对学生期望很高,不仅看重学业表现,也注重实践技能,同时鼓励学生坚持个人特长,参与社会实践,并且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
优与劣 低龄留学“性价比”如何算
性能与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就是所谓的性价比,海外留学的开销比国内要高得多,年纪小的学生去留学通常会让学习时间变得更长,这就导致了教育成本的增加。
我的一个同窗,家境并不宽裕。双亲为了让她能高中时出国深造,耗尽了家中所有积蓄,她本人每天也仅能享用学校食堂里最经济实惠的餐食。由于她选择出国读书,父母在国内的生活水准受到了很大影响。屠云蔚向学子们提了个建议,她说要综合考量经济状况,不妨先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等到了研究生阶段再考虑出国继续学习,这种方式更有可能获得奖学金的资助。小凡表示,家长期望孩子出国深造,并非必须倾尽家财,应当以自身经济状况为基准。一旦决定让孩子远行求学,务必尽早着手准备相关事宜。
那留学期间究竟能收获什么?低龄留学的“性价比”又如何计算?
去海外读高中的好处首先是语言能力的提升。小凡表示,由于高中时期就去了美国求学,现在英语水平提升显著,这比那些研究生阶段才出国读书的同学更有利。他这样认为。
年轻人思想尚未固化时,置身异质文化环境中求学,更易辨析两种文化形态与思维模式的差异,从而汲取彼此长处。不少家长觉得,年纪轻些时远赴海外读书,更能融入当地环境,在文化归属感上实现平稳对接。学生可以尽早进入国外大学就读,这有助于增加在国外继续深造的可能性,拓宽后代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增强未来升学和求职的综合优势。
不过少年游学者心智尚不健全。中外法规存在差异,对年轻群体的规范与约束也不相同,若缺乏周全成熟的观念,便易受不良影响,对学子的发展造成不利后果。
在国内期间,学生习惯事事依靠父母,一旦置身于不熟悉的地方,便容易感到受挫,这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非常不利,因为离开了父母和家庭的庇护,空间上的距离也会削弱亲情的联结。
“我初中来到澳洲求学如何出国留学,如今即将升入大学本科阶段,这六年间,我学会了独立处理生活事务,也渐渐适应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然而,初中和高中时期都没有和父母一同度过,爷爷离世时我也未能回国奔丧如何出国留学,这些经历成了我心中难以释怀的遗憾。”即将在悉尼大学就读的王哲(化名)在回忆自己的留学生涯时,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链接
低龄留学成趋势
出国读高中生的群体将强劲增长
启德教育集团近期公布的《中国留学市场2015年回顾与2016年预测》文献指出,2016年年纪较轻的学生出国留学比例会持续增加,选择去国外读高中的学生数量将继续迅猛上升,而前往海外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人数可能会超过前往海外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人数。
这一现象在北京市留学服务行业协会2015年所披露的资料中得到体现。统计资料表明,经初步及中等教育阶段赴海外就读的学生比例约占整体总数的14.12%,其增幅与2005年相比较,几乎提升了近三倍半。
各国秉持开放政策
有关教育界人士指出,这既源于国内家庭财力增强,也得益于世界各国对中国少年留学生的欢迎态度,同时,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接受中国高考成绩的中学也日渐增多,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年少学子出国读书数量的增长。
澳大利亚的初中留学政策及教育体系,对当地学生和家长均有裨益,不仅准许直系家属同行,更在每所高中配置专职顾问,为留学生处理日常事务、学业规划及职业发展等环节给予指导,此举措对学生颇具号召力。
二三线城市也将“发力”
值得留意的是,年纪偏小者出国留学的现象会愈发显著,中学生以下的留学生人数增长速度会提升,另外,国内三四线城市的低龄留学教育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负责人孙建明指出,伴随社会经济的进步,许多家庭已经拥有支持子女到海外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部分人借助个人渠道或资源前往国外深造,这有助于拓展个人发展空间,体验不同文化环境,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属于个人自主决定的行为。
关于社会上广泛讨论的出国求学年纪提前现象,孙建明表示,在他看来,这仅是一种走向,尚不能称为转变,必须形成相当大的体量或深度才算是转变。据他所知,现阶段,完成高中学业后选择海外求学的年轻人数量最多。
年纪轻些的学子前往海外求学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个体很小就离家求学,此类情形常伴有家长陪读,毕竟年纪太轻独自在异国生活会遇到生活自理方面的难题,这种做法不可取。另一种是子女跟随父母移居国外并接受教育,然而此类情形不属于留学,应视作随迁或移民。我们所说的留学,是指前往海外接受高等教育,包括进入大学本科及以上阶段深造,或是参加语言培训课程,例如考取雅思、托福等考试,获得国外院校的入学许可,进而申请留学相关签证,年纪较小的学生出国读书时,所办理的签证类型则有所不同,他们可能会申请旅游或工作类别的签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