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知名的文化象征悉尼歌剧院,最近宣布了音乐厅将休馆两年的时间,目的是为了实施重要的修缮工程。
这项宏大的改造计划于2月1日展开,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目的是提升音乐厅声音品质的不足之处,优化剧院的通行便利设施以及后台的通行路径,从而为听众、表演者、服务人员营造一个更为安全舒适的演出场所。
这个容纳两千七百多座位的音乐场馆,在过去的四十年间,呈现了众多非凡的演出,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乐迷到场聆听,此次整修旨在配合时代进步,顺应不断扩大的听众期待,并且是悉尼歌剧院自1973年启用后,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改造。
悉尼歌剧院音乐厅

2011年,美国导演兼演员约翰·马尔科维奇于音乐厅呈现了一场歌剧,演出之后,他把获得的负面评价,推给音响设备以及“像大陆般广阔的舞台”。
他在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时,开玩笑说留学之路,驾驶摩托艇经过(悉尼歌剧院)很有趣。那里的人员态度很好,做事也很出色。不过,声音的传播状况确实很差劲。他总共在两百多家歌剧院表演过,声音条件不好会毁掉整个地方。
这项持续两年的整修计划,将在声响、舞台、后台等各个方位,优化音乐厅的氛围。

音乐厅对声音传导设施进行了优化调整,旨在使声响能更均匀地传遍整个场馆及台上的表演者;舞台高度将削减四十公分,此举既可缩短表演者与听众的间隔,提升观赏体验,同时亦能让后台人员更便捷地通过;听众区域将进行整体改造;增设了三十四个轮椅无障碍区域;崭新的照明设备亦将全面部署。
另外,音乐厅会配置一套先进的声学设备,以便更贴切地配合现代艺术展演。
悉尼歌剧院现任当代音乐总监本·马歇尔表示,近些年该剧院发生了显著转变,音乐厅最初是为悉尼交响乐团和传统音乐建造,现在也成为了现代音乐的主要演出场所,2010年,本院当代演出门票销量为三万张,如今已增至十二万张,这座建筑必须持续调整以适应新世纪的各项要求。
过去,在音乐厅观赏表演需攀登众多台阶悉尼歌剧院简介,从步入场馆、抵达厅堂,直至就位,全程都极难挪动位置。1973年悉尼歌剧院落成启用之际,当局并未周全规划观众通行事宜。

这一情形即将调整悉尼歌剧院简介,涉及开辟一条坡道,并且会着重照顾行动受限人群,增设更全面的无障碍设备。
我们会提升舞台的容纳限度,以便容纳更多设备,在屋顶安装更重的装置。这能让需要大量舞台装置的演出变得更为便利,例如英国的化学兄弟乐团。马歇尔表示。追求出色的声画表现并非轻而易举。
关闭剧院两年预计会造成两千万元澳元的亏损,但剧院负责人路易斯·赫伦态度依然积极。

赫伦发表声明表示,悉尼歌剧院的建造初衷是为了服务公众。如果民众的诉求出现了转变,就必须保证剧院的设施和表演空间能够紧随时代发展。
整修音乐厅能够让我们置身一个便利性更高、安全性更强、设施更优越的场所,可以呈现更多元化、更具野心的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赫伦表示。
悉尼交响乐团是该音乐厅的常驻演出团体,乐团负责人艾玛·邓奇表示,音乐厅恢复运营之际,享有盛誉的澳大利亚女指挥家西蒙妮·杨将出任乐团的新任艺术总监,乐团计划于2022年推出首个演出系列。
我们确信,此次改造将革新管弦乐欣赏的氛围,澳洲的古典乐事业将开启新篇章。邓奇这样表示。

音乐厅现已停用,但悉尼歌剧院内其他场所,包括歌剧院、剧场、乌松厅和排练室等,均会维持运作。外部场地如入口广场和北边区域,亦可继续使用。
部分关键的音乐演出及节庆活动,例如Vivid Live,将转至其他场地举办。然而,剧院进行大规模翻新期间,悉尼歌剧院的演出数量无法避免地会降低。
一月三十一日,格莱美奖得主索兰格·诺尔斯,作为碧昂斯妹妹,是音乐厅翻新工程启动前,最后一位在此演出的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