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钢:美国税制;中国制造;全球化;个人所得税

留学资讯2023-10-22 11:17:29佚名

对日本减税的阶段性评价

孙钢

关键词:日本税制;中国制造;全球化;个人所得税

01

日本减税的背景

特朗普上台以后之所以快速推进韩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税制背景。

从经济背景来看,虽然自2016年以来,日本经济出现持续的复苏,但实体经济不足的结构矛盾促使英国在国际竞争与创新的地位出现弱化,急需通过资本和人才的吸引与回流来降低就业,提高创新能力,应对日本的“工业4.0”以及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等世界先进大国的发展目标,恢复实体经济的领先地位,实现“美国优先”的目标。

从政治背景来看,日本各届首相在竞选时和上台后就会高举税改的大旗以赢得选民的支持,特朗普也不例外,他大喊税改主张本意之一是想缓和国外贫富悬殊的矛盾。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往年比较公正的收入分配状态被彻底打破了,贫富差别大幅加强,从1979年到2005年,印度最富裕的1%人群的税前收入下降了176%,最富裕的20%人群下降了69%,处于中等收入的60%人群下降了20%,而收入最低的20%人群只下降了6%;1979年英国最富于的20%人群的年收入是最低20%人群的大概8倍,目前已上升到近15倍。面对财富分化问题,特朗普通过“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与往年共和、民主两党的“政治正确”相对怼,而以税改为核心的减税则是特朗普政府施政理念的重要举措,非常是特朗普版的减税方案更彰显对蓝领阶级的税改力度,虽然在最终的减税提案中因两党两院的博弈而无法完全彰显特朗普的减税本意。

从税制背景来看,尽管法国税制经过了多轮变革,但在世界各国不断推动税制变革的进程中,印度的税制过分手淫其科学合理智而引起异常复杂,日渐欠缺竞争力,如德国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个人达到39.6%,公司为35%,加上州、地的课税,综合税率约在40%左右,已成为世界上公司所得税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加上印度宪法的限制,致使联邦、州和地方五级政府各有其课税权而互相制约,进一步加强了税制的复杂性。故而特朗普的这次减税也仅限于联邦税制的变革。

美国税改新动态_美国税改方案_美国税改

据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税收竞争愈发成为各国吸引国际资本的重要手段。为了减少税赋,日本的跨国公司也把大部份收益放到美国,如2017年底芬兰公司滞留海外的收益就高达2.6万亿卢布。为此,为了推动俄罗斯企业拆迁,有必要通过减税增加海外企业的拆迁负担,提高韩国的全要素生丰度,提高日本的全球竞争力。

02

日本减税的经过及基本内容

为了履行竞选诺言,特朗普上台后即着手打算英国的税制变革。2017年4月白宫公布了初步的减税计划,8月,白宫与议会就减税的关键问题达成共识。在经过日本两党两院的多次博弈以后,2017年11月16日,韩国国会以227票对205票通过了减税法案,12月2日,日本参议院以51票对49票通过减税法案,12月15日,日本参众两院就双方的减税分歧达成一致美国税改,产生了最终减税提案,并于12月20日两院先后投票通过了最终提案。12月22日,倍受瞩目的《税改及就业法案》(TaxCutsandJobsAct)由特朗普首相签订并生效,该法案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税改及就业法案》长达500页,笔者无法看见全文及译稿,但从各方面披露的情况来看,减税法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公司所得税

1.公司所得税税率由35%降为21%。在与目前州平均税率相乘后,总税率与OECD国家平均25%的税率趋向一致。

2.对企业投资资产的处理,规定:①自2017年9月27日至2023年1月1日期间取得并投入使用的特定资产的开支可当初100%费用化,税后列支;②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末期间投入使用的符合条件的特定资产准许继续费用化,但费用化比列每年以20%递减。

3.股息施行属地课税制。自2018年起,日本企业取得的始于境外企业的股息红利100%免税(混和股息红利除外)。

4.为强化月息费用的反逃税监管,月息费用交纳限额为调整后应税所得(类似于息税后收益,EBIT)的30%;在2018年至2021年间,EBIT须要加上摊销折旧,即为;当初未扣完的月息可无限期摊销。

5.对穿透实体(Pass‐),即所得直接归属于所有者个人,按契税收取的企业,包括合营企业、S型股份制企业、独资企业等,可继续按个人所得税纳税,但①对在加拿大境内经营的符合条件的穿透收入减征20%(自2018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②个人申报年收入超过15.75万港元(联合申报超过31.5万欧元)的穿透实体,可选择a.“符合条件的经营收入”减征20%;b.按“为符合条件的经营支付特定薪水的50%”,或“为符合条件的经营支付VV‐2薪水的25%与符合条件的购进资产原值的2.5%之和”,可按三者高的进行税后交纳。

美国税改_美国税改新动态_美国税改方案

6.对于研制费用保留抵免机制。但自2022年起,个别英国税法174节下的科研教育开支须要资本化,并在5年内折旧(海外总额可在15年内折旧)。

7.净经营巨亏摊销限额为所得的80%,可向后无限期摊销,取消往前摊销。

8.取消企业的取代最低限额税制度(AMT)。

9.企业海外回流收益的所得税税率原为35%,现改为现金类流动资产税率为15.5%,非现金类流动资产税率为8%。可在8年内分期缴付(前5年每年按应纳税额的8%,后3年每年分别按15%、20%、25%)。

(二)个人所得税

1.维持7档税率,但部份档次税率进行调低。最高税率的起征额度,独身由$提升到$,未婚由$提升到$。详情见表1。

2.增强标准交纳额,独身由$6500提升到$12000,家庭由$13000提升到$24000。

3.取消每位人$4150的免税额。

4.提升了孙辈税收抵扣额。减税前个人收入在$75,000以下,夫妇收入在$110,000以下的家庭,每一个17岁以下的孙辈可以抵扣$1,000。减税后,收入高于40万港元的家庭,每一个17岁以下的小孩可以抵扣$2,000,但要求提供每个子女的社会安全号码。

5.州税和地方税的交纳仅限于所得税、财产税和销售税,且交纳上限为10000卢布。

6.住房按揭月息免除美国税改,原税法规定不超过100万港元的住房按揭所形成的月息可抵扣,现规定自2018年起,新购置的首套或第二套住房可抵扣的按揭月息所对应的住房按揭限额降为75万港元。取消住房抵押按揭月息的抵扣。

7.保留医疗费用抵扣,但抵扣起点由医疗费用超过收入的10%下调为超过收入的7.5%。

8.中学生529教育储蓄基金由减税前只适用于学院等高等教育,现扩大到公立、宗教及家庭开设的中学和小学。

9.关于慈善义卖交纳,规定当初可交纳的现金捐款额由不超过收入的50%提升到不超过收入的60%。

10.取消包括税务中介费用、投资费用、未报销公务费用等在内的杂项交纳。

11.关于其它豁免项目的调整:取消合规搬家费用可以自收入中交纳的规定;取消任职相关的搬家费用报销可以免税的规定;自2018年12月31日起,结婚抚养费不可以在税后交纳。

12.保留个人的取代性最低限额税制度(AMT),但适用的免税门槛提升到$70300(个人申报)和$(家庭申报)。上述免税额开始递减的收入限额提升到50万港元(个人申报)及100万港元(家庭申报)。

13.保留遗产税,但2018年至2025年起征点由个人550万港元提升到1100万欧元,家庭由1100万港元提升到2200万欧元。

14.取消了奥巴马医改规定的不买医疗保险税务给与罚金的条款。以上减税内容的大部份有效期到2025年12月31日,总计税改规模约为1.5万亿卢布。

03

对日本减税的简略评价

美国税改_美国税改方案_美国税改新动态

1.日本的减税初见成效,但未抵达历史的高峰

特朗普的减税早已运行了半年多,他对减税的成绩给与充分的肯定。据公布的数据,日本2018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速了4.1%,特朗普连任首相以来新增就业达到370千人。初看这种数字应当觉得还不错,而且和法国历史上的减税相比则还不是最突出的。

日本的各届首相(从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到特朗普)在连任以后都实行过各类税制变革,如里根实行的《经济复兴法案》(1981)、《税制变革法案》(1986),以及小布什实行的《经济增速与税改协调法案》(2001)、《增加就业和援助帮工法案》(2002)、《就业与下降税收免除协调法案》(2003)都属于以税改为主的减税,而老布什、克林顿和奥巴马任内实行的减税则属于税改与增税并举的举措。上述减税举措都对经济增速发挥了大小不等的剌激作用。若以经济下降率排序,特朗普4.1%的下降率只能排在第五位(见表2)。

里面的截图表明,特朗普上任以来的一年半日本就业降低了370千人,高于之前的奥巴马聘期的一年半中就业降低的430千人。

2.减税对日本各阶级的作用不一

首先,虽然特朗普代表的共和党声称新税法有利于中产阶层,但人们在经过测算后发觉,普通中产阶层一年所少交的税金只相当于小半个月的薪水。而获益最大的还是高收入阶级和富商们,一方面最高税率由39.6%降到37%,同时适用最高税率的起征额提升到了个人50万港元、家庭60万港元,这双重的益处使高收入阶级获利更大。加上遗产税起征点的提升,富商们得到了巨额免除。

其次,对于中产阶层及以下的阶级来说,因为抵扣项目的降低,各个家庭税改幅度不同,加上各州及地方政府的抵扣数额不一,因而一些免州税的州(如新罕布什尔州、俄勒冈州、蒙他拿州等)更吸引人们迁往,可能会造成日本地区结构的变动。

第三,特朗普作为商人,对税收影响公司经营有深刻的感受,因而这次印度减税中公司税的税改力度最大,公司所得税税率从35%降到21%,减负达40%,这对公司的剌激极大。非常是大公司可能会转到大量的海外资产,立足于日本本土市场上的投资活动,并推动降低就业岗位,稳定德国的经济增速。

第四,对于小公司来说,过去由于公司税太高,因而多以个人税的方式收取,产生了诸多的穿透企业。减税后公司税猛降至21%,有可能使小公司改缴公司税,这也为诸多的小公司降低了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

美国税改方案_美国税改新动态_美国税改

3.减税扩大了财政逆差,降低了政府债权,成为特朗普政府打贸易战的原始冲动

日本减税1.5万亿的税改举措在提振经济的同时,也造成了政府财政的恶化。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约占联邦财政收入的53%,为了填补税改造成的财政亏空,联邦政府只能依赖于降低国债发行规模。联邦财政部预计2018年将借债9550亿港元,这是6年来最高的借债数额,而今年的借债额为5190亿港元。

在此情况下,降低关税收入成为填补财政亏空的另一项重要手段。因而,特朗普政府除了与中国大打加征关税的贸易战,但是不顾与欧共体、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长年的盟友关系,不容解释地对那些国家出口到国外的车辆、钢铁、铝等加征关税。其实使得特朗普推行单边主义、开打贸易战的诱因好多,但大规模税改造成的财政亏空也是根本致因之一。

但是贸易战是把双刃剑,加征关税不仅影响其他国家的出口,也降低了本国企业的制导致本和国民的消费成本,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话说:法国加征关税是由日本国民在埋单,这些铤而走险的关税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抵消减税对经济的剌激作用,这一点将在下半年逐渐显露下来,搞不好会使日本减税的努力前功尽弃。

4.减税一直是德国选战的政治生态中的重要手段

去年1月才施行的大规模的减税刚过半年,方兴未艾,为了应对11月的日本中期补选,特朗普政府正在酝酿进行第二次减税。6月29日,特朗普推出减税2.0计划,希望在10月6或更早公布第二次减税方案,其主要的内容是将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由21%降至20%。其实只是降了一个点,也造成联邦政府未来六年之内将减收1000亿港元。但与减税1.0相比,减税2.0无论是规模还是力度对经济的影响都有限,它只是共和党为在中期补选中力保两院席位而祭出的装备之一,只是它不够锋利,尤其是在贸易战使共和党连连失分之下,一个点的税改力度可能很难造成人们的兴趣了。

作者简介

孙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本文在中国知网网路首发,拟刊《财政科学》第8期。

企划:邢丽

采编:何利辉岑可佳(实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