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生物学领域深造,许多学子及家人在初始阶段便容易遭遇困境。并非该学科存在缺陷,而是对择校时需关注的核心要素缺乏清晰认知。部分人依据学科排名进行筛选,执着于顶尖评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排名,最终却发现所学方向多为自身不热衷的基础理论;另一些人则认为分数达标即可,随意填报综合性院校的生物学科,待毕业时才意识到学校实验条件匮乏起步网校,无法满足实践需求。
这类情况每年都会出现,症结何在?并非教育机构本身存在不足,而是未能将机构的特色与个人的发展方向相匹配,也未能将机构的培养方向与个人的职业规划相结合。
网络中对于生物学领域的讨论非常广泛,有观点认为“该学科如同绝境,毕业生大多只能改行”;紧接着就有声音提出“我的一位清华生物系毕业生,目前正于投资银行从事研究工作,年收入达百万”;也有人认为“非名牌大学的生物学科仅是获取学历的途径,工作机会仅限于小型企业”;但同时也有学生展示了非重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就业情况,指出班级中半数人进入制药公司担任技术职位。这些看法似乎都很有道理,但为何结果差异如此显著?关键因素并非专业领域本身,而在于如何选择学校以及如何规划个人发展方向。
我接触过很多学生,了解到选择学校时,重要的从来不是它的名气,而是专业方向是否契合。例如清华、北大这些顶尖学府,生物学确实实力雄厚,不过它们的资源主要分布在边缘学科,比如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这些新兴领域,实验设施和合作机会都是世界一流的,比较适合立志做科研或者进入一流药企研发部门的学生。
若打算毕业之后从事中学教育工作,选择师范类院校或许更为恰当,因为这类学校的课程设置包含了教育学科内容,并且其实习安排能够直接进入优质中学,这种实践导向的培养模式,比起综合性大学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显得更为实际有效。
再谈谈学校层次,不要被所谓的“四类区分”束缚住。网上流传的这些A+、A-的排序,表面看起来很明确,实际上没什么实际作用。第五次学科评估改成按比例计算后,A级和A-级可能只相差零点几的分数,研究重点或许完全不一样。例如上海交大的生物学评估为A+,但它的强项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这与复旦的神经生物学、中科大的细胞生物学根本不在一个发展方向上。
挑选学校时,不应只关注它的声望,而要仔细研究它的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培养计划,了解它的主干课程设置,考察它是否设有与企业联合的实践机会,确认它的实验室是否允许本科生使用。这些具体信息远比学校排名更有参考价值。
关于工作选择,所谓“极其糟糕的行业”的说法需要修正了。根据2024年教育部门披露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生物学学科门类整体就业比例达到85.3%,这个数值并不算差。不过工作境遇确实有好有坏,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学历水平、科研领域以及职业发展方向。有人声称生物学专业必须攻读博士学位才能找到工作,这种观点过于绝对化了。
进入生物医药公司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只需具备硕士学位即可,许多单位更注重应聘者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项目背景;若打算在大学里任职任教,则必须拥有博士学位,并且最好有海外学习经历;有人认为基础研究前景黯淡,但实际上像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华大基因这样的单位,每年都会招聘大量从事基础研究的职位,其薪资水平与顶尖互联网公司相比毫不逊色。
学科融合近年热度很高,不过并非每个人都能适应。诸如生物信息、生物医学工程之类的领域,既需要掌握生物学知识,又必须擅长编程与数据统计,同时数学功底也相当重要。
有一位本科学习生物科学的学生,同时辅修了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进入某知名互联网企业从事医疗领域的数据分析工作,其初始薪资比仅学习生物学的毕业生高出百分之三十。然而,如果数学基础薄弱,盲目选择跨学科方向,可能会面临难以适应专业课程的情况。在确定发展方向之前,需要审视自身:是否热衷于实验操作?是否具备沉静阅读文献的耐心?对编程及数据处理是否有所感悟?这些个人特质比盲目追随所谓的“热门”更为关键。
读研是否值得,取决于个人的追求。若本科院校普通,渴望进入优秀公司,继续深造是必须的。根据2024年某求职平台信息,生物医药公司研发职位中,拥有硕士学历者占72%,而本科生多数只能从事生产或销售工作。假如本科就读于名校,且无意从事科研工作,直接步入职场也能获得不错的发展机会。北大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本科生中,有百分之二十的人选择直接参加工作,他们大多进入选调生或央企投资部门这类职位,其职业起点甚至超过了许多普通大学的研究生毕业生,关键在于不能仅仅因为想读研而读研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排名,需要明确攻读学位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转换专业领域,还是为了提高学历层次,抑或是单纯地想避开就业压力。
最后提几点具体意见:择校前,先明确三个主要目标——学术研究、教学培养、行业实践,再据此筛选合适的高校。若追求科研,重点考察设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机构;若侧重教育,关注师范院校的学科排名和教学实践机会;若面向企业,调研高校与制药公司的合作计划。大学阶段要积极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尽早明确自己感兴趣的专门方向。不要被网络上的“非顶尖学府不学”“必须继续深造”的说法误导,只有找到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方向,前进的道路才会更加稳健。
你们周围有学习生物专业的朋友吗?他们通常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路径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