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廉价航空的可靠程度,妈网上有不少美国妈妈表示不再乘坐飞机,这种想法未免过于担忧。实际上,在前往机场的途中遭遇交通事故的可能性贝语网校,要远远超过飞机发生故障的几率。全球每天有大量航班起降,参与飞行的人数众多,但事故造成的伤亡比例非常小。
拿数据说话——
首先,飞机是世界上安全性最高的交通工具。
每十亿运行小时死亡人数,2013年的统计数据
公交车: 11.1
轨道: 30
空运: 30.8
水运: 50
货车: 60
小汽车: 130
步行: 220
自行车: 550
摩托车: 4840
摩托车是最不安全的出行工具,每天都有人因此丧生。飞机的运行安全程度远胜于汽车和徒步。公交车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尽管近两年国内发生过公交车起火事件,但考虑到公交车的使用频率,它依然是风险最低的选择。
今年国内地铁发生数起事故,候车者被人群推落铁轨致死。再说高速铁路,看似安稳,也会有脱轨现象。全球所有交通方式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无虞。
我以前在泰国骑摩托车时遭遇过交通事故,所幸只是受了些皮外伤。我的一个朋友开车时撞死了一名骑摩托车的工人,场面十分悲惨。摩托车行驶速度快,很容易发生失控,因此要尽量远离它们。
其次,再说说航空公司的安全性。
这家航空公司的安全程度,同所谓低成本或高成本运营模式完全无关。事实上,以客观数据为依据,例如亚航,在该印尼航班失踪事件发生前,亚航未曾出现过任何人员伤亡案例。
欧洲的瑞安航空公司,新加坡的虎航,澳洲的捷星航空公司,菲律宾的宿雾航空公司等,在运营过程中,很少发生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
这样说来,安全性最高的还是廉价航空公司了,呵呵。
亚航有人猜测是为了节省开支,购置了二手飞机,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十大危险航空公司,若去民航信息平台查询,会发现亚航的机队均为三年到五年内的飞机,至于购买旧飞机这种做法,我想不止一家航空公司会采用。
看看我们熟悉的航空公司的空难情况:
国航:2002年于釜山遭遇空难,导致126人遇难、2人下落不明、38人得以生还。
南航:1997年于深圳遭遇空难,造成65人遇难,其中33人丧生;机组人员9人十大危险航空公司,2人不幸遇难。
法航飞机在巴西圣佩德罗和圣保罗岛屿附近失事,导致216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全部丧生。
2000年7月,一架从巴黎起飞的飞机很快便发生坠毁事故,机上100名乘客与9名机组人员无一生还,这起空难还导致地面另外4人丧生。
东航:2004年在云南一架飞机坠毁,机上53人全部遇难。
马航方面通报,3月8日失联的MH370航班,总计搭载239名乘客,包括227名乘客(其中两名为婴儿)以及12名空勤人员。
MH17,飞机上280名乘客15名机组共295人全部遇难
需要指出的是:马航在全球航空业中排名第六,属于顶尖级的航空公司,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个人觉得马航这两次空难都承受了不该有的责任,MH370的最终结局尚不明朗,而MH17的遭遇则纯粹是意外。
台湾复兴航空公司客机:7月23日于澎湖西溪村发生坠毁事故,导致飞机上48人遇难,另外有10人受伤。
遭遇飞行事故,实属无奈,正如先前帖子中有人提及,即便宅在家中,也可能遭遇不测。倘若你对这忧心忡忡,对那胆战心惊,那就干脆不要外出。
就宅在家中,切勿外出,外出或许会遭遇车祸。步行死亡风险,要高于飞机事故风险。
一直呆在家里也不行,呆在家还可能会地震!
……
无论如何,需要出游的就安排出游,必须外出的就外出,该搭乘航班的就搭乘航班,生命短暂,应当珍惜当下时光。
最后,衷心祝愿亚航平安,每个个体都无比宝贵,不论他们来自印尼还是中国。盼望一切顺利,带来吉祥。
十四年的飞行事故确实让我产生了乘坐飞机的畏惧心理,但阁下剖析的很有道理,只能说是命中注定吧,这样自我开导能够缓解焦虑。关于航空公司的数据统计,我持有不同看法,因为规模较大的航空公司,其航班数量和运行频率远超低成本运营的企业,并且其航线网络覆盖更广,涉及的地形种类也更多,所以发生意外的可能性相对更高一些。其它航空公司不清楚,根据我的掌握,国内一家知名航空每年在飞行员培养上投入的资金,是低成本航空无法企及的,因此如果乘坐飞机,还是会倾向于选择这家大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