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的整体水平距离世界顶尖大学还有多长的差距?最近,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2008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榜单。这份排名结果指出,国内一些著名学府,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以及浙江大学等,都位于201至302名这个区间,未能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哈佛大学稳坐头把交椅
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院制作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旨在考察中国高校与顶尖全球学府的差距情况。该排名于2003年首次在官方网站发布,此后每年进行更新,如今已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权威杂志《经济学家》在一份详细报道中指出,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应用最广泛的世界大学评估体系。
今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中,哈佛大学依然位列第一。该排名公布六年来,哈佛大学一直保持着首位的位置。在前十名中,除了哈佛大学,其他大学分别是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和牛津大学。 排名显示,美洲的传统名校具有明显优势,占前20名的85%。
亚太区域高校单独评出座次,位居前三名的是东京大学,其次是京都大学,再次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中科大、浙江大学等则位列第23位到第41位之间。
依据研究者的界定,位列前二十的高校被称作“全球顶尖学府”,而排位在二十一至一百之间的则被称作“全球一流学府”。依照这一标准,我国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够跻身全球一流学府的行列。
中国名校原创指数不高
中国大学与世界顶尖学府相比,仍存在明显不足,不过通过这份榜单,依然能够感受到国内高校整体水平在逐步增强。根据“500强”大学名单统计,2003年中国仅有12所高校入选;2007年时,这一数字增至23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天津大学等高校首次进入该榜单;今年该名单进一步扩大,已有30所中国大学上榜,其中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赫然在列。
交大高教院自2007年起,同步发布理学、工学、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等五个学科领域的“全球百佳高校”榜单。调查表明,我国高校在工程学科领域表现突出,共有九所大学跻身世界顶尖行列。
科研人员注意到,国内部分顶尖学府在理工科领域的成果数量可观,不过优质论文占比不高,同时缺少国际顶尖学者和重大创新性成果。个别国内名校的SCI论文数量与世界排名21至100位的一流大学相当,然而其“创新水平”表现平平,因此对其整体评价造成影响。
大学排名应在争议中“成长”
高等教育正变得愈发普及和跨国化,因此学生、家长、政府单位、职场机构及学术团体等,对于高校的声望、水准以及资源效益等世界大学500强,都表现出日益增强的关注。近些年,国内众多组织相继发布“高校评估榜”,引发了公众的注意,也招致了人们对评估数据的质疑。比如,在这个“全球大学综合评价”里,复旦大学位列第300多位。
上海交大相关学者指出,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单靠统计数字来准确评估大学水平,因此任何排行榜都存在争议,没有哪个排名能够完全客观公正。“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主要考察的是大学的科研成就和学术实力。由于各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类型存在显著不同,并且难以获取国际可比的资料世界大学500强,现阶段很难对全球大学进行综合质量评价。
专家们承认该排名体系存在若干不足之处,例如高校在培育专才和贡献社会方面的表现未能得到充分展现,对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某些评估标准对英语国家更具优势。
教育界专家强调,应该客观看待大学排行榜,让这个工具促进高等教育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