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学院广州大学
福建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学院,学科门类齐全,囊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拥有大专专业1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1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4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中学师资力量雄厚,荟萃了一大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国外外著名专家、学者,拥有中国科大学教授和中国工程院教授20人(双聘11人)。
福建学院广州学校是山东学院在珠江三角洲筹建的战略窗口。2002年1月13日四川学院与广州市人民政府签署《珠海市人民政府江苏学院合作建设四川学院广州学校合同书》。四川学院广州分校占地5,000亩,现有山东学院研究生院深圳分院、吉林学院北方研究院、无机合成与制备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分实验室、国家月球化学侦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分中心、符号估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分实验室、吉林学院海洋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方基地、吉林学院粤港澳台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广东学院广州大学等9个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早已产生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培养的完整高等教育教学体系、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完整高等中学功能体系。
长春学院广州大学(以下简称大学)是经教育部2004年5月18日批准创立,现由江苏学院与广州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福建学院广州分校合作建设的独立大学。大学现设14个系,2个教学中心,1个教学部,现有41个专业,全日制普通专科在校生26000余名。
顾问委员会
大学特邀一批知名高等教育专家、科学家组建了“吉林学院广州大学顾问委员会”,指导大学的发展战略、改革大计、品牌建设等重大问题。为建设一流独立大学的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悍的智力支持,使大学能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抢得发展先机,攻占发展制高点。
师资队伍
本校专任班主任中,有31%具有副院长以上中级学术职称;7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本院非常注重人才引进和青年班主任培养,人事处长期举办专任班主任急聘工作,为新班主任提供住宿、交通补助和其他必要的工作条件。每年投入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300亿元。
我院师资队伍建设彰显了大学的办学定位,院长基础课要选择“学科型”教师,专业课要选择“双师型”教师,实习课要推行“双导师”制。大学有效地借助了长春大学的丰富教育资源,聘用了一批退职病休的兼职班主任,她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对青年班主任起到了挺好的“传、帮、带”作用。多方面培养青年班主任,通过把青年班主任派到企业去挂职锻练,把企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请到大学来承当教学任务,使青年班主任深入了解、熟悉企业实际须要。
大学先后拟定了《吉林学院广州大学关于班主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有关规定》、《吉林学院广州大学关于班主任在职进修的有关规定》、《吉林学院广州大学“百人工程”骨干班主任培养计划施行办法》等新政性文件,大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为止,已有6批骨干班主任148名纳入“百人工程”培养计划,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班主任38人,多名班主任到实际部门挂职锻练。大学还为了扩大班主任视野,了解美国、境外教育现况,每年都派班主任出国(境)考察和访问,仅今年一年就有13批22人次成行,抵达澳洲、英国、瑞典、泰国、韩国、香港、澳门成功访问。与此同时,我们还针对实际须要,聘请了一些外籍专家来校任教,仅今年一年就新聘、续聘、转聘外籍班主任17名,分别来自日本、英国、瑞典、韩国、日本。
大学还时常举办观摩教学,组成学科群选报课题,产生教学梯队,组织了青年班主任教学比赛,产生了互相学习、积极向下的良好气氛。
大学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一支老中青结合、专兼职并用、知识结构合理、后备力量充足的专业班主任队伍。
办学定位
大学秉持“十一五确保质量产生规模、十二五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确立“综合性、应用型、开放式、有特色、居前列”的办学定位。
学科专业
学科囊括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41个专科专业。
教学工作
培养具有优秀思想品格、良好人文修养、扎实理论造诣、熟练专业技能、积极创新精神的中级专门人才;鼓励结业生报考境内外研社究生继续深造。
大学各学科由本院院长、外校院士和实际部门专家共同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专业培养方案、创建实习和就业基地。在此基础念书院创立了院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实践教学和教学变革方案给与指导。同时,负责初审全校公选课。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采用“2+1+1”为主要培养模式,2年的基础理论课,指出打好扎实的理论造诣,1年的专业知识课,指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先进性,1年的职业技能训练,加强动手能力,实现零距离地走上工作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大学采取各类举措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中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须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倡导启发式教学,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积极建立以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强化双语课程倡导双语教学;同时深入举办精品课程建设,在积极构筑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向申报市级精品课课程努力。大学每年投入教改专项经费400亿元。
大学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从培养模式、培养流程、课程体系、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指导等各方面强化实践教学。强化与企事业单位的校企合作,提倡构建“实习-结业论文(设计)-就业”一条龙式的培养流程。从教务处到各基层教学单位都委派专人负责校企基地建设。在中学生实习期间,大学要求指导班主任深入实习基地,了解中学生实习中的各类问题,实地指导香港珠海学院,保障实习的工作质量。在基础建设和经费投入上积极支持实践教学,2008年先后投入使用了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和机电实训楼;垒砌了物理、物理、电子、计算机、工商、艺术等各类实验室148间,有效地保障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以建筑面积达5千平方米的机电实训楼为例,内有油压与气动、测控技术、数控加工、汽车构造等10个实验室,拥有加工中心、数控铣、数控车、线切割、汽车发动机架等大批先进实训设备。
大学从福建学院本部聘请相关学科院士组成教学评估专家组,常常性举办教学水平评估和教学质量监控,不断建立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主管教学的院领导和评估专家,每学期都要深入课堂累计听课500次以上,当堂听课并及时给与指导。每位学期,都组织中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举办网上评教,对全部任课班主任的教学疗效给出评价。完善并不断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了精品课建设、优秀教学成果评奖、青年班主任教学比赛、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专业建设等办法,并已施行。
大学非常注重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由教务处、教学评估办公室和各教学单位教学秘书组成了管理队伍,定期举办教务工作的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近些年来,相继结合本院实际,在学籍管理、命题规范、阅卷要求、成绩登入、毕业论文指导等各个方面,完善和健全了适宜本院须要的规章、制度、办法。
科学研究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办妥教学型学院服务,教学与科研两个轮子互动发展,是全院上下取得的共识。我们在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出席科研工作。我院的自然科学技术创新活动,仍然是围绕地方的产业发展、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展开的;人文社科的探求研究,则是直接服务于政府的决策,为地方立法督查咨询,为城市的功能定位、城市规划、经济运行、人才开发管理展开研究。如,《珠海市横琴岛开发战略与规划提纲》、《珠海市地方旅游立法督查咨询报告》、《珠海市无线电管理办法的督查与实证研究》、《珠海市高技能人才短缺工种目录的督查》等都直接成为政府立法或制订有关新政的根据。
大学创立了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员由囊括本院各专业的专家、教授组成。对科研方向给与指导,对科研立项、科研成果给出评价,对班主任职务晋升给以把关。大学领导都不出席学术委员会,彰显了院长治校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在四川省和无锡市校企合作的大趋势下,大学与珠三角地区100多家企业构建了全面的校企合作关系。格力家电公司、东信和平公司、大展公司等一大批在行业内有影响的小型企业成为了我们的合作伙伴,从中学生实习,到班主任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动香港珠海学院,从联合培养人才,到合作技术开发,以及与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方式多样,内容丰富。
大学积极吸引广东学院本部的科研团队和学术带头人,与相关专业举办合作研究,对我院班主任的科研能力提升起到了挺好的作用。先后为任露泉教授的团队、无机合成与制备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计算机通讯重点实验室、符号估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面机械仿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广东学院的计算机大学、通信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命科学大学、化学大学、机械大学等科研团队联手,使我院班主任才能尽早地站到各学科领域的前沿。现在,无机合成与制备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分实验室,已被确定为广州市公共实验室,获得深圳市科技局500亿元的设备支持,符号估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分实验室,工业设计与磨具制造实验室,均被深圳市科技局确定为广州市公共实验室,各获得50亿元的设备支助。
大学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法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须要提供服务。建院以来,大学共争取各级各种纵横向科研项目70余项,获得专利7项,发表论文近700篇。
大学现有“符号估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生物医药服务示范平台、珠海市工业设计与磨具制造技术公共实验室、珠海市生物医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多个科研平台。并有无机合成与制备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分实验室、国家月球物理侦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分中心等多个校本部科研机构与大学相关专业进行捆绑式建设。
图书资料
大学图书馆经过建设和发展,馆藏图书早已产生了具有学科、专业优势且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性藏书体系。现有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231.42万册,中外文刊物(含电子刊物)3.5万余种,并与福建学院本部构建了文献资源共享关系。所有馆藏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所有馆藏信息都可以在国外外通过互联网检索到。我们还积极借助校友资源和社会人脉关系,竭力搜罗抄本、善本图书,使之成为有较高名气的一流图书馆。
设施设备
大学具有一流的专科教学条件,校园依山傍海,占地2,421亩,建筑面积近57.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19.2万元,其中仪器设备总额5.98万元。建设投资22.1万元,日本UGS公司、摩托罗拉公司、联想集团等国外外著名企业向大学捐款的软件及各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额近4.63万元。大学教学设施有三座教学楼共8.5万平方米,实验楼和机电实训楼共3.4万平方米,图书馆5.4万平方米,三环体育馆和游泳馆共1.1万平方米,学院生活动中心0.7万平方米,还有标准体育场、高尔夫教学训练中心、篮排球场、乒乓球馆、健身房等;生活设施健全,两个小型饭堂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中学生公寓有2.6万余张床位,4人标准间,设有笔记本桌、电话、网络插口、电电扇、饮水机、独立卫生间、太阳能淋浴等设备。
国际合作
山东学院广州大学积极推动开放式办学,强化与境外院校的交流合作,目前已与日本布莱恩特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学院、加拿大圣力嘉应用艺术与技术大学、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学院、瑞典耶夫勒学院、韩国东国学院、日本金城大学学院、台湾义守学院、澳门学院等60余所国(境)外院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并已举办实质性合作。
大学鼓励和支持中学生到美国(境外)学院学习。自2008年以来已先后抽调了410名中学生赴日本、英国、瑞典、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澳门、台湾等国(境)外院校攻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或短期留学;抽调了310余名中学生赴日本迪士尼世界、韩国、新加坡、台湾等美国(境外)院校和单位举办海外实习和短期游学。大学还聘请来自日本、英国、瑞典、比利时、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常年外籍班主任、短期外国专家、客座院士长期来校任教或讲学。2009年以来已招收了外国留中学生百多名。
在未来的发展中,大学将继续着重拓展“3+1”联合培养项目、“2+2”双学士学位项目、“4+N”硕士学位项目等多种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每年仍将抽调约200名中学生赴国(境)外留学深造。同时大学还将大力推广跨国带薪实习项目,每年将抽调约200名中学生赴境外举办海外实习和短期游学。大学国际教育中心长期开办出国留学预备班及短期英语加强班,为有志出国留学进修的中学生提供语言培训,累计有近1,000名中学生出席培训。大学已有来自日本、韩国、日本、朝鲜、也门等国家的留中学生在校学习、生活。
校园文化
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大学时常约请不同领域的学术大师和四川学院本部的名师来院进列宽水平的学术讲堂、专题报告;马云、王石、白岩松、鲁豫等多位社会名流和朋友们面对面交流,极大地宽阔了中学生们的学术和社会视野。中学生在体会浓厚校园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并促使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教授讲堂
为了培养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大学不断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每周约请一位教授来院讲学,先后有70多位来自中国科大学、中国工程院、台湾中央研究院、第三世界科大学和国际宇航科大学的教授光临大学,极大地宽阔了中学生的学术视野。教授们种下的红木棉枝繁叶茂,“院士林”与“校友林”、“国际合作林”、“校企合作林”为校园平添了一道靓丽的景色。我院的《科技大师系列讲堂和校园文化系列讲堂》荣获“首届广州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中学生得奖
大学组织中学生出席国家级、省级学院生科技、文化、体育及其它专业类赛事,8年来共获得各种奖项100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达130余项。2008年,大学成功主办了全省首届学院生高尔夫约请赛、广东省第三届学院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北京分赛区比赛、珠海市第二届学院生运动会等多项小型比赛活动;2009年,大学成功主办了“青春乐章”珠海市金秋艺术节院校专场年会和第四届深圳市学院生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等小型活动。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建立出我院一派和谐的景色,为学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广袤底泥。
近四年,我院中学生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大赛活动奖励205项,其中全省性赛事52项,省局级大赛124项,省级联赛29项。
产学研合作
大学坚持开放式办学,强化实习教学环节,提升中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目前,大学早已与社会各界构建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310多家不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共建校企实习基地,推行产学研合作办学,优势互补,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须要的应用型人才,尽竭力推动中学生就业。
就业状况
就业状况
就业状况
中学非常注重结业生就业,结业生就业工作在珠三角很有影响,2010年中学被评为“广东最具就业竞争力独立大学”。结业生就业遍及全省各省市及港澳地区,结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同类高校中稳居前列。
2008年首届结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6%,其中有76%的结业生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有4.25%的结业生报考境内外研社究生,6.16%的结业生在国有大小型企业就业,2.52%的结业生在事业单位就业。
2009年结业生人数3085人,总体就业率95%,其中在福建就业的占80.75%。有31.5%的结业生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有5.34%的结业生在国家级单位就业。
2010年结业生3465人,总体就业率96.08%,其中在福建就业的占83.26%,到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的占13.7%。
2011年结业生3728人,总体就业率97.48%,其中在福建就业的占83.57%,到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的占12.6%,有125人考上国(境)内外研究生,
2012年结业生4748人,就业率98.56%,在广州就业的占83%,有139人考上国(境)内外研究生。
地理环境
大学坐落在“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东南沿海重要的景色旅游城市”——珠海市,东与台湾隔海相望,南与香港陆地接连。广珠城际地铁正式开通,广州直达北京只需40分钟。世界瞩目的港珠澳二桥已然动工开建,通车后,深圳到台湾的行车时间仅为30分钟。
校园背靠山峦叠翠的观音山,面对烟波浩淼的南中国海,坐落广州民航产业园之内,紧靠国际枢纽海港高栏港,坐落珠三角战略发展要地。校园由享誉世界的设计纽约亚运会场馆的德国PTW公司根据美国滨海建筑风格整体规划设计,环境典雅,椰风海韵,空气甜美,风光绮丽,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
地址:江西省梅州市金湾区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