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再来的歌声——纪念前苏联男高音列梅舍夫

雅思2024-03-11 14:10:28佚名

你可以看我在《爱乐》发表的文章:《再也不会来的歌——纪念前苏联男高音列梅舍夫》

《初识列梅舍夫》(First with ,1902-1977)是该公司发行的前苏联歌手合集。 其中包括列梅舍夫演唱的连斯基的咏叹调“青春,你去哪儿”。 尽管年代久远,音质粗糙,但仍难掩他歌声中的耀眼光芒。 不久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格林卡的另一张艺术歌曲集。 第一首歌是列梅舍夫演唱的《我记得那美好的时刻》。 这是我最喜欢的普希金诗,由格林卡赋予生命,也是俄罗斯声乐浪漫主义的杰作。 好在这张专辑的录音要好很多,可以呈现更多的细节。 悠扬、清亮、感性的歌声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一首歌可以萦绕三天,也让我的心胸开阔了。 列梅舍夫声乐艺术的追求。

说实话,他的歌声之所以让我如此感动,首先是因为我是一名俄罗斯音乐爱好者。 列梅舍夫无疑是俄罗斯音乐史上最杰出的歌手之一。 他代表了俄罗斯男高音的最高水平,也被学术支持者认为是俄罗斯声乐流派的代表。 事实上,像他这样的轻抒情男高音在俄罗斯还是比较少见的。 众所周知,俄罗斯盛产女低音歌手俄罗斯男高音,但优秀的男高音却十分罕见。 因此,列梅舍夫对于俄罗斯音乐史,特别是声乐史来说非常珍贵。 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位具有非凡艺术品味的歌手,他的价值超越了国界和国界。 我很幸运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他的声乐艺术,并从中获得近乎最高的精神享受。 因此,我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能够深入欣赏他的歌声,感受音乐令人窒息的美丽。

列梅舍夫的家庭出身非常贫困。 他出生于特韦尔斯卡附近农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生活艰苦,社会动荡,令人不安。 父亲原本打算让他当一名鞋匠,但他在田野、溪边、森林、花丛中学会了唱歌。 不难想象,他最初的音乐启蒙一定是乡村河边的俄罗斯民歌。 俄罗斯广阔的土地用无声的语言滋养了他极其敏感的艺术灵魂。 1921年,从未接受过正规音乐训练的列梅舍夫考入莫斯科音乐学院。 在那里,他以极快的速度成长,学习了大量的歌剧、艺术歌曲和民歌。 1924年,列梅舍夫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剧院首演,扮演了他一生中演出了500多次的最重要的角色: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尼尔金的叶夫根尼·O·连斯基》。

歌剧:细腻的唱腔

首演获得巨大成功后,年轻的列梅舍夫被当时的音乐评论家认为是俄罗斯帝国最杰出的连斯基诠释者索比诺夫的接班人。 不过,他并没有选择留在莫斯科。 相反,他开始在许多城市的歌剧院演出,足迹遍及俄罗斯、西亚、中亚和远东,甚至在中国哈尔滨歌剧院停留了两年。 流浪的音乐生活、大量剧本的拓展和表演经验、对风土人情的敏锐观察和吸收,进一步提升了演唱者的艺术和人文素养。 直到1931年,列梅舍夫回到首都,受聘于莫斯科大剧院,歌唱事业进入鼎盛时期。 在这里,他创作了许多经典角色,尤其是俄罗斯歌剧形象,并因此获得了“苏联人民艺术家”的荣誉。

除了老柴的歌剧外,列梅舍夫还擅长表演俄罗斯戏剧,包括《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五月之夜》、《雪姑娘》、《伊戈尔国王》等。 同时,他还演出了《波希米亚人》、《茶花女》等多部西欧经典歌剧。 值得一提的是,在苏联时期,大多数歌剧,无论是意大利、法国还是德国,都被翻译成俄语并演出。 因此,尽管列梅舍夫精通六种语言,但其余的歌剧录音几乎都是用俄语演唱的。 初听《冰冷的小手》、《星光》、《秘密的一滴眼泪》等俄罗斯版咏叹调,确实会感觉有些不舒服俄罗斯男高音,但仔细听后却别有一番风味。 也许是由于俄语发音的原因,列梅舍夫在唱歌时同时打开了低音和高音。 再加上极其优秀的先天条件和后天技巧,声乐区域的过渡和转换听起来天衣无缝。 这使得他的发音位置更加靠前,更接近自然真声,更容易被普通观众接受,为歌​​剧演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现场体验列梅舍夫的舞台魅力,但从俄罗斯公司发行的一系列唱片中,我们仍然可以听到他的歌剧演唱是多么的细腻和迷人。 他用歌声诠释戏剧人物的形象和气质,总是充满真挚的情感。 在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列梅舍夫都展现出他游刃有余、转换自如的能力。 他的音色明亮、优雅、高贵、柔和,吐字极其清晰,发音优美,气息平稳。 这种天生的嗓音条件,简直可以说是上天的恩赐。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生理条件,运用自然的发声方法。 这就是他一直推崇的“自然歌唱”。 正因为如此,他在舞台上总是姿态优雅,表情平静,脚步轻松。 随着角色情绪的变化,他的音色、语气也随之调整:时而甜美,时而清冷,时而冰冷……比如著名的连斯基咏叹调中,他用的是悠扬、悠扬、如抽泣般的咏叹调。 歌声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对爱情和生活的犹豫、纠结、希望和幻灭。 对细节的把控和处理让人叹为观止。 真可谓“今夜听你的琵琶,如听仙曲,耳朵顿时明亮”。 ”。

原因在于,普通音乐家、熟练音乐家和伟大音乐家的区别都在于捕捉和感受细节的能力。 如何把握歌唱中的细节而不影响大局,是一门近乎幻想的艺术。 大概就是所谓的天赋,就是音乐感。 自然呼吸在歌唱中尤为重要,歌唱中的呼吸就是要准确地把握乐句的接续、过渡、进行的要点,使旋律成为真正的音乐。 列梅舍夫是这方面的大师。 他对细节的掌控能力已经达到了巅峰。 无论是音色、音量还是气息的控制,他都能以极高的精度完成。 虽然他有着极其优美的高音,但他从不炫耀自己的技巧,而是总是用自己的歌声来服务于人物和剧情。 正是无数这样尖锐而精彩的时刻的结合,才让他在歌剧舞台上塑造出了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艺术歌曲:诗意的歌唱

与列梅舍夫长期在莫斯科大剧院舞台上合作的杰出女高音马斯连年科娃多次称赞他是“真正的歌唱诗人”。 这种诗意的演唱在列梅舍夫演唱的俄罗斯艺术歌曲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他也是第一位在一系列音乐会上演唱柴可夫斯基全部声乐浪漫曲的歌手。 列梅舍夫对艺术歌曲的深入探索和不断研究贯穿了他的整个歌唱生涯。 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离开歌剧舞台后,他更加专注于俄罗斯艺术歌曲的发现和表演。 即使到了晚年,他仍能以清晰的歌声演唱,极具个人特色。 他的剧目之庞大、影响之久、艺术造诣之深,都是后人难以企及的。

卫国战争期间,列梅舍夫和许多艺术家被疏散到苏联各地。 爱国热情的爆发让他们不畏危险,在圣彼得堡等前线地区的炮火下表演。 暂时离开大剧院舞台后,他并没有感到失落,而是以罕见的热情投入到艺术歌曲的发现和再创作中。 不幸的是,一次在一线演出时的意外受伤和两次严重的肺炎彻底摧毁了他的一个肺部,他在以后的生活中总共接受了四次大型心脏直视手术。 也就是说,四十岁以后,男高音只能用一侧肺呼吸、说话、唱歌。 如此严重的伤害,对于普通人的健康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更何况是一个生命在歌唱的人! 然而,严峻的苦难造就了这位歌手闪耀而伟大的人格,重塑了他的艺术人生。 正如泰戈尔在诗中所写:“你的负担将成为一份礼物;你的苦难将照亮你的道路。”

格林卡,俄罗斯音乐之父,俄罗斯艺术歌曲的创始人。 和许多追随他的俄罗斯音乐家一样,他有一个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那就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 普希金的诗歌植根于俄罗斯的精神土壤,谱写音乐后,成为含蓄、永恒、优雅、深情的俄罗斯浪漫歌曲。 与歌剧的戏剧性不同,艺术歌曲需要更直观、更深入的精神对话,也对民族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指挥家费达谢耶夫多次称赞列梅舍夫的歌唱语言。 他认为莱梅舍夫能够真正理解语言的内涵和节奏,并自然地将其融入到旋律中。 确实,只有列梅舍夫这样伟大的歌唱家才能读懂语言中真正的诗意,让每一句歌词都能附上热烈真挚的情感,唱出俄罗斯民族最强烈、最深沉的共鸣。

公司和公司都发行了多张列梅舍夫演唱的俄罗斯艺术歌曲专辑,其中许多是这位歌手在20世纪40年代第一次肺部手术后录制的。 虽然当时他正在大病初愈,但他的声乐技巧却比以前更加出色。 因为他坚信技术可以支撑客观条件的缺点,通过更加勤奋的练习,他实现了更优雅、更柔和的共鸣,更宽松、更自然的发音,更清晰、更明亮的吐字,同时展现了巅峰。极弱技巧。 。 这些特点在他所唱的艺术歌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正是“天上好几处都听得清声,欲绕云而不飞远”的含义。

俄罗斯民歌:大自然的歌声

列梅舍夫是苏联的人民艺术家,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来自人民,必须为人民服务的艺术使命。 中国音乐学者孙兆润在介绍列梅舍夫的文章中引用了苏联音乐家古利亚耶夫的话:“在我的记忆中,列梅舍夫的名字总是与人民联系在一起。” 著名指挥家斯维特·拉诺夫也表示:“人民艺术家不仅仅是一个荣誉称号,其背后还有更高的意义。艺术家是人民中最优秀的,他为人民工作,为人民生存,奉献一切。”为了人民。” 仔细聆听列梅舍夫录制的斯拉夫民歌录音,不难听出他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

如今,我越来越认识到,没有一个音乐家能够逃脱他所属的民族和时代。 他最真诚的艺术灵魂必定来自于最原始、最深刻、近乎本能的情感,即来自他的家乡、他成长的环境、他童年的记忆、他母亲的呼唤。 这大概就是“曲调未成之前就有爱情”的比喻吧! 然而,伟大的艺术家会通过个人敏锐的直觉和非凡的能力捕捉和提炼这些材料,直到它成为既高度个人化又被普遍接受的艺术。 比如,列梅舍夫演唱的俄罗斯民歌《云雀》、《我独自走向小路》、《远方的马车》、《像夜莺一样飞翔》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歌曲却蕴藏着丰富的含义。 情感内涵。 他唱的民歌相当如诗如画:在手风琴和巴拉莱卡琴的伴奏下,他的歌声仿佛俄罗斯广阔的田野、山脉、河流和金色的教堂来到了蓝天下,听者甚至可以闻到香味。 绿草芬芳,耳边能听到风的沙沙声。

列梅舍夫演唱的俄罗斯民歌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得益于他对俄罗斯民族语言和民族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共鸣。 俄罗斯民族音乐来自于辽阔的田野、溪流和山脉,这是列梅舍夫最熟悉、最爱的。 与意大利那不勒斯民歌面向大海高声歌唱不同,俄罗斯民歌往往是低声吟诵历史和民族苦难。 当然,他们也有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 他们深刻内省,具有俄语的独特魅力。 。 “最简单、最人民的艺术才是最值得感受和表达的,”列梅舍夫说。 他对自己的文化和人民有着高度的尊重和热爱,这使他真正能够用最朴素的声音唱出最丰富的音乐,以最自然的状态表达最真挚的情感,最终赢得人民的信任。 最真挚的爱。

结论

“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列梅舍夫是我们的当代人;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因为列梅舍夫是我们的俄罗斯音乐家。” 这是斯维特兰诺夫在其纪念文章《人民艺术家》中的评论,既感人又忧伤。 这是因为,列梅舍夫的独特价值不仅在于他无与伦比的优雅,还在于他的演唱方法、艺术风格、曲目,甚至他演唱的对象、环境和审美情趣,这些都是难以复制的。 也许在我之前有过古人,但恐怕再也没有人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列梅舍夫属于一个已经过去、不会再来的时代。 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但这也使得他的艺术成为最珍贵的收藏。 毕竟,那种无奈之中,还有一种安慰:俗话说“通拓路上相见,握手微笑三千年”。 听到这样的歌声,不枉此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