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罗玉凤说自己是第二,那么没有人敢说你第一

雅思2024-03-12 14:22:32佚名

说到网红,罗玉凤如果说她是第二,那么就没有人敢说她是第一了。

与现在几十万、几千万的浏览量相比,十三年前,罗玉凤仅仅凭借天涯论坛上一条只有四万浏览量的“征婚贴”就成名了。

从此,她成为了大家所熟知的“小丑”、“精神病患者”、“自恋者”的代言人。 人们还给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凤姐。

长期以来,“罗玉凤”、“凤姐”这些词,一直与“丑”、“痴心妄想”、“吸引眼球无下限”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

尤其是她去美国后,被曝给黑人做过足疗、在美甲店工作、在哈佛、耶鲁等名校后面贴征婚广告,更让人反感。她。

然而,罗玉凤在接受美国之音中文网采访时,却发表了一些离奇言论,“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这样骂我”、“我想证明我是对的,他们是错的”。 等等,让“凤姐”的名声再次席卷整个网络。

出生于重庆贫困农村,立志读书改变命运

罗玉凤1985年9月23日出生于重庆市綦江区羊都村的一个贫困家庭,是这个家庭的长女。

从她出生的那一刻起,罗玉凤的母亲就不喜欢她的孩子。

首先,因为她是女儿,所以无法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 其次,这孩子在她眼里太丑了。

她一点也不像其他宝宝那么可爱:嘴巴又大又厚,下巴也很宽。 不管怎么看她,你都觉得她长大后不会是一个漂亮的女孩。 如果她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她就无法“卖个好价钱”来补贴家用。

于是第二年,她的弟弟出生了。

从此,罗玉凤就成了哥哥的“仆人”。 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从来没有感受到过任何温暖的亲情。

罗玉凤7岁时,父母离婚。

罗玉凤和弟弟与母亲再婚,是一名水泥工人。

不久,罗玉凤的二哥也出生了,一家五口住在一个棚屋里。

杨都村家家户户都是大同小异。 这里孩子们的命运是相似的:女孩长大了结婚生子,男孩长大了工作赚钱娶老婆。

至于什么是生活,他们不太明白,因为他们只知道什么是生活。

每当罗玉凤羡慕地看着电视上的现代化大城市时,母亲总是告诫女儿:这是你的命运,你必须接受它。

但罗玉凤并不想认命。

2001年,罗玉凤初中毕业。 当时,她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考入大同中学和綦江师范学校。

罗玉凤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读中学。

然而仅仅一周后,她的高中生活就被母亲终止了。 罗玉凤说服母亲重新入读綦江师范学校。

罗玉凤先在綦江师范学院读了三年中专,然后又到重庆教育学院读了两年专科。

2006年,罗玉凤从重庆教育学院毕业,很快就成为奉节县黄寺小学的一名小学教师。

每个月的工资很低,但她还需要给未成年的兄弟寄一些钱来养家。 加之奉节县地处偏远、贫困,这让她对生活渐渐绝望。

在这里,罗玉凤爱上了一位高大帅气的男老师,但罗玉凤身高只有147厘米,皮肤黝黑,嘴巴大,龅牙,家里还很穷。

由于罗玉凤追了他一段时间后,男老师坚决不同意,所以事情没能成功。

至此,罗玉凤已经不再去想奉节县的任何事情了。

2008年6月,她在没有咨询任何人的情况下,辞去了工作,只身登上了开往上海的绿色列车。

抵达上海。

“当时大概上交了一万份。” 罗玉凤没想到,在奉节县算得上高学历人才的她,在上海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教书赚来的积蓄很快就花光了,罗玉凤只得去超市当收银员才能维持生计。

然而这份工作的月薪只有1000元。 生活并没有像罗玉凤预想的那样好起来,反而变得越来越困难。

不过,罗玉凤已经练出了“不灭之体”。 她怎能轻易向命运屈服?

2.求婚帖火爆网络,我去美国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21世纪的前十年,没有什么比互联网发展得更快。

那时候,大家最喜欢看到的不是偶像明星,而是来自社会底层的“草根明星”。

他们在获得人们巨大关注的同时,也获得了巨额财富。

作为“网虫”的罗玉凤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有一天,她从超市下班后,突然想到:那些人都能成为网红,我为什么不能呢?

于是,命运的天平开始向罗玉凤倾斜。

众所周知,一条“我想找个北大清华的男人结婚”的惊人征婚帖子从天涯论坛开始传遍中国互联网。

稍有名气的罗玉凤立刻辞去了收银员的工作,开始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希望让生意更火爆。

她开始频繁上街,专门选择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拿着和网上一样的结婚证和传单为自己求婚。

江苏卫视《人间世界》栏目组闻到气味后立即邀请她。

节目中,罗玉凤​​说了她最著名的一句话:

“我九岁就博览群书,二十岁时达到顶峰。

现在我主要看社会人文书籍,比如《老友记》《故事俱乐部》……

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能超过我。 ”

节目播出后,她彻底走红了。

那时候,只要你打开任何一个社交网站,你一定会在其主页上看到罗玉凤的名字和照片。

就连当时仍占据重要地位的平面媒体,也用了整整一个版面来报道她,甚至用了“第十八分钟凤姐怎么去的美国,宇宙因凤姐而沉默”的标题。

罗玉凤气得她措手不及。 只是人们对她的评价99.9%都是负面的。 有人骂她长得丑恶作剧,也有人骂她高估自己的能力。 连北大教授也被“拖下水”,加入骂她的行列。

但罗玉凤很快就适应了这种生活。

为了更红,她几乎是想尽办法上节目,为自己制造话题。

她在《爆米花》和《中国达人秀》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在《与世界对话》中大谈爱情概念,在《快乐前进》中展现了红色泳衣的“性感”身材。 姿势...

罗玉凤真的很努力。

然而,仅这些还不够。

制造强烈反差、大声说出惊人话、成为明星,是她保持人气的关键。

每当她感觉“冷”时,她总是想出新的方法来保暖。

2011年2月,罗玉凤在微博上高调向陈冠希表白,引来明星加入骂战,将人气推向另一个高潮。

谩骂和讽刺都是罗玉凤那些年生活的一部分。

但这位147岁的老太太并不在意。 还有什么比回到原来的生活更令人绝望的呢?

此时的她殊不知,外人的评价是不能和亲人的评价相比的!

自认为“成功、出名”的罗玉凤回到了重庆。 她以为自己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家,会受到家人的欢迎,会受到亲戚和乡亲的羡慕。

没想到,自从她回来后,所有人都像瘟神一样躲着她。 连她妈妈都觉得女儿有精神病或者脑子有问题。

她咒骂罗玉凤让自己难堪,让她在亲戚邻居面前抬不起头。

在家没几天,罗玉凤就灰心丧气地回到了上海。

但此时,网络暴力变成了线下暴力。

有一次罗玉凤像往常一样参加综艺节目,为自己积累人气。 她刚唱完,一个男人就往她头上砸了一个鸡蛋。

虽然女主很快就将她抱在了怀里。 但此刻,罗玉凤却有些不知所措。 她对男人低声说道:

“这件衣服我从来没洗过,要几百块钱!” 这是罗玉凤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现出她的无奈。

然而,公众对此并不表示同情。 相反,他们都笑了。

没有人注意到罗玉凤突然消失了。

当他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时,已经是一年后的事情了。

2010年,罗玉凤突然宣布,到了美国,她不会嫁给北大清华的男人,而是嫁给奥巴马凤姐怎么去的美国,追求自己的美国梦。

3、美国梦难以实现,自毁则意味着人生不如猪狗。

“凤姐去美国了!”

时隔一年,罗玉凤的新闻再次引爆中国网络。

大家惊讶的同时,也很好奇:凤姐在美国能做什么? 嫁给白人外国人? 继续炒作,成为网红? 还是她真的如她所说嫁给了奥巴马?

对此,凤姐只表示:“我宁愿死,也不留在美国。”

虽然相隔一整个太平洋,罗玉凤所受到的嘲笑和讽刺却丝毫不比在家时少。

虽然上了大学,并当过小学老师,但由于教育资源的问题,罗玉凤的英语不是很好。

起初,她想复制自己在中国的操作,继续利用婚姻这个热门话题,努力成为美国的网红。

于是,她来到哈佛、耶鲁等美国名校门口,给来来往往的尖子生们分发结婚传单。

结果,出于价值观的问题,美国人并没有太重视她的结婚请求。 没有人嘲笑她,也没有人注意她。 “凤姐”的名声在美国就消失了。

与罗玉凤想象的相反,来到美国半年多,她在国内做网红攒下的钱几乎用完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一组照片在中国网络上流传:凤姐给黑人修脚、凤姐在美甲店画指甲、肥胖臃肿的凤姐挤在破旧的纽约地铁上。 ..

通过这些照片,不难想象罗玉凤在美国过着怎样的生活。

于是,嘲笑声再次涌来。

但此时,罗玉凤已经不再关心这些传闻了。

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学好英语,存钱,在美国过上好日子。 她开始认真学习英语。 工作之余,她还捡起自己废弃多年的诗词。

2015年起,罗玉凤担任凤凰新闻主笔。 一篇题为《我的情人追我坐末班车回纽约》的文章收到了超过2万条举报。

随后,美国之音中文网采访了罗玉凤。

也许是因为生活的坎坷让她有了更多的经历,也许是因为更广阔的世界、文化、三观的冲击给她带来了不同的感悟。 在这次采访中,罗玉凤​​向人们展示了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她。

罗玉凤在采访中强调,人们之所以认为她的婚姻要求离谱,是因为她“低贱”、丑陋,不值得美好的向往和生活。

但她觉得,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如果不愿意接受命运,就得靠自己的努力。

这篇采访一出,网友对她的评价大变,直呼“(佩服)”。

如果罗玉凤抓住这个机会,或许她真的能翻身,成为一名正能量的网红。

然而,没过多久,凤姐的投机本性就暴露了。

2019年,当中美在华为问题上互相虎视眈眈时,罗玉峰写道,“华为应该崩溃”。

从此,她就被中国网络彻底封锁了,这个人再也没有被追踪到。

2020年,罗玉凤首次推出这种直播。 分享她,或者说分享中国人在美国的美国移民生活。

直播中,粉丝纷纷夸赞罗玉凤比以前漂亮多了。 她笑着回应:那是因为她今天化妆了20分钟,比平时多了几层粉。

她说,很多人以为她在美国会过得很好,但并不一定比在中国好。

例如,她的一位朋友想在来美国之前先去华尔街发展自己的事业。 然而,来到美国后,他又去按摩院做了按摩。

紧接着,罗玉凤赶紧向粉丝解释,自己从来没有从事过按摩行业。

罗玉凤还谈到了她给黑人修脚的原因:只有头脑聪明、英语好的人才能在曼哈顿这样的白人地区找到体面的工作。 像她这样只懂几个字,闭嘴干活的人,只能在黑人聚居区干一辈子。

这一刻,罗玉凤似乎真的认清了现实。

她说,她过去被骗了:在中国的时候,她只看到了人们拿绿卡、花美元的光鲜一面。 但当她真正来到这里的时候,她才发现,其实这里的大多数人都过着狗屎般的生活。 不如”。

在网友的质疑下,罗玉凤提起了结婚的话题。 曾经宣称要通过结婚改变生活和“阶级”的她,突然觉得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好事。

罗玉凤清楚地认识到,像她这样“没有身份”的女人很难在美国结婚。 她只能找到一个老人、一个餐馆工人和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男人——更不用说常春藤盟校的尖子生或奥巴马总统了。 即使是普通人也不能结婚。

罗玉凤在长达半个小时的直播中,反复强调,美国梦确实没有她曾经想象的那么容易实现。

因为多年以后,罗玉凤终于意识到,命运给她的机会,她并没有好好利用。 现在,无论她在哪里,生活质量其实都是一样的,甚至还不如在国内生活时那么有尊严。

话音刚落,罗玉凤的声音就哽咽了。

只是不知道这种悲伤是为那些为了留在美国而不得不在餐馆里不间断工作12个小时的人,还是为在黑色区域做足疗和涂指甲的自己​​​​美国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曾经以为只要移民到“平等”、“自由”、“民主”的美国就可以改变自己的“阶级”的罗玉凤,最后说,“移民不能改变阶级”。

可见,经过十几年的奋斗,一直向往“高地位”的罗玉凤终于开始认清现实。

最后,希望凤姐能够明白,脚踏实地,才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出发点。

参考

1.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 罗玉凤:“我是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 周玉武; 广州日报; 2010年第02期;

2.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 谁比“凤姐”病得重; 于婷; 幸福(婚姻); 2010年第05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