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北上消费研究结果发布:规模、目的地及消费特征解析

雅思2025-07-20 17:03:51佚名

近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大)的伟伦经济学教授、经济系主任宋铮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公布了关于《港人北上消费:规模、目的地及消费特征》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深入分析香港政府统计处提供的数据,得出结论:港人在内地的消费并未对他们在香港的消费造成挤压效应。此外香港中文大学官网,研究还揭示留学之路,港人在内地的消费活动主要围绕生活服务领域展开,而他们在香港的消费则主要集中在零售和餐饮行业。

研究表明,香港居民在内地的消费活动,已从过去主要集中在大湾区及一线城市,如深圳、广州等地,逐渐蔓延至其他区域,包括湾区内的二线城市中山、江门,以及北方的重庆、长沙等城市,跨境消费市场正逐渐实现一体化。与此同时,香港居民北上的热潮以及支付手段的便捷化和普及化,也引发了显著的消费外溢效应。

据调查,本研究主要依托资深用户所构建的数据模型,对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该模型所覆盖的活跃用户数超过450万,作为香港最早提供跨境服务的电子钱包,其数据揭示了超过三分之二香港居民的内地消费倾向。

研究进一步表明,依据官方统计数据,香港市民赴内地旅游的频率在去年已回升至前的水准,同时,香港人在海外消费占整体消费的比重在疫情前后基本保持稳定,这反映出香港市民在内地的消费并未对他们在香港的消费造成挤压效应。

宋铮指出,与公众普遍看法不同,官方统计数据表明香港中文大学官网,香港居民赴内地消费并未对本地消费市场造成压力。

此外,报告的数据分析揭示了港人在内地与香港的消费习惯存在显著不同。在内地进行过交易的那部分被称为“资深”的用户群体中,他们在内地的总支出中,服务业占据了将近一半的比例,而零售业的占比则仅为28%。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那些频繁前往内地的“资深”用户在香港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零售和餐饮领域,分别达到了58%和29%,而服务业的占比相对较低,仅有12%。对港人在内地所进行的消费服务进行细分,可以发现生活服务领域的消费占据了超过八成比例,这一部分涵盖了健康美容、按摩以及各类个人服务项目。

宋铮指出,观察支付平台的数据模型可以发现,港人在内地的消费中,服务业的支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几乎接近一半,这与他们在香港的消费习惯有着显著的差别。因此,港府有必要关注本港服务业所承受的压力,并针对这一情况对相关行业和从业人员提供支持。另外,随着跨境消费市场的逐步一体化,内地服务已经成为了港人消费选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费范围也从原先的大湾区和一线城市,逐渐扩展到了全国各个地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