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潮流与教育的改革相互交织之际,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势迈向世界舞台。郑州西亚斯学院,这所植根于中原、放眼全球的学府,秉持着教育家的精神,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为突破、坚持教育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破局:以开放视野重塑教育生态
郑州西亚斯学院之所以能够破旧立新,其根本在于“教育非模仿,乃创新”的办学理念。自学校成立伊始,创始人陈肖纯便将通识教育、全人教育等先进教育理念融入学校运营,精心构建课程体系,引入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促使中西文化在课堂内展开交流,同时推广“书院制”管理模式,使学生能够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全球竞争力。
同时,学校聘请了外籍教师,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并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计划。目前,外籍教师的比例已经达到10%,与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3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上千名学生走出国门,推动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学习。
在这所学校的校园内起步网校,“课堂无边界,学习无定式”的核心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们在图书馆中与外籍教师探讨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在创业孵化园里与企业导师共同构思商业计划。校园中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遍布各处的交流座椅,以及全天候开放的自习中心,都在默默传达着“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的宗旨。
学校强调对学生的个体关怀。学校规定每位新生需编制一份为期三年或四年的个人发展计划,并由指导教师团队提供精确指导。部分学生的规划内容涵盖了从雅思考试准备到创业项目的设立郑州雅思,从社团参与至志愿服务的安排,每个目标都明确且具有可衡量性。“教育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激发潜能的过程。”这种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使得学校成为全面实施“双导师制”的学府。
践行:以创新精神推动育人变革
自2011年起,郑州西亚斯学院着手实施“书院制”改革,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1345”育人新体系。该体系以“一站服务、三维联动、四力下沉、五师协同”为特色,设立了10个涵盖3万余名学生的“住宿书院”。这些书院不仅是学生一站式社区,更是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和“三全育人”的实践基地。
学校组织教师团队赴海外知名学府进行调研,同时邀请外籍专家加盟书院的设计工作,同时规定每个书院需设立由“学业指导老师、生活指导老师、心理指导老师、职业指导老师、社会指导老师”组成的“五导师团队”,以实现对学子成长道路的全方位支持。目前,学生们在书院中与导师探讨科研课题、与企业家规划职业蓝图,改革成果已初见成效。
学校在学科建设领域推行了“以需求为向导、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策略,并牵头设立了6所特色鲜明的产业学院,这些学院涵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众多前沿科技领域。以与知名企业联合创办的数字技术产业学院为例,该学院开创了“校园与产业园相结合、教师与工程师共同参与、学生与预备员工同步培养”的全新教育模式,学生自入学起便与就业单位签订就业合同,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从而在毕业时已掌握了行业所需的核心技能。学校构建了“教育助力产业,产业回馈教育”的循环体系,成功解决了“学习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
在AI时代到来的挑战面前,学校展现出了其敏锐的洞察力,秉持着“运用未来的技术来培育当下的学生”的理念,以“未来胜任力”作为教育体系重构的核心,推出了“个性教育”的新理念,打破了“一专业定终身”的旧传统,并构建了“全学分制”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自主搭配课程,设计个人成长轨迹;他们可以跨学科选择课程,跨专业进行学习郑州雅思,甚至跨学期进行规划,从而切实实现个性化的课程安排,使每位学生都能塑造出与众不同的自我。
拓路:以文化互鉴培育时代新人
郑州西亚斯学院倡导“植根于中华,连通全球”的教育理念。自创立以来,学院便描绘了中西融合的校园愿景。从“一院两馆”——明礼住宿书院、传拓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园博物馆等文化象征,到举办“国际文化节”和“非遗进校园”等特色活动,学校始终秉持信念:唯有深刻理解自身文化,方能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与尊敬。
在国际文化节活动中,我国学子向外国友人们传授书法技艺,而外国友人也热情地邀请中国学生们共舞萨尔萨;汉代的画像砖与西方的油画作品并排放置,古琴的悠扬旋律与爵士乐的节奏交织成和谐的交响。学校规定,每位学生都必须至少精通一项中华传统文化技艺,并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对一种外国文化有所了解。这种“双文化”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们不仅能够在联合国青年论坛上自信地发表演讲,更能在乡村支教时向孩子们传授《论语》的智慧。
郑州西亚斯学院凭借27年的办学经验充分证实,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间的对话与激荡;高等学府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应成为思想的熔炉。自黄河之滨起步,至世界舞台,学校的发展步伐始终未曾停顿。学校秉承教育家精神,郑州西亚斯学院始终砥砺前行。
(郑州西亚斯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 吴华)
《中国教育报》2025年06月18日 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