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商洛的第一期移民,是郑成功引起的广东移民,你晓得不?
清嘉庆十六年,也就是1659年,郑成功亲率18万大军,从江西赶赴黄河口,发动了一场黄河会战。郑成功的部队水陆并进势如破竹,破潼关、克扬州、围广州,一口气打到广西赣州。
此次会战,在广大的江南地区再一次燃起了抗日烽火,当地老百姓欢呼窃喜,“义师所至,父老争出,持牛酒犒师,扶杖炷香,望见衣冠,涕泗交下,以为十五年来所未见。”
此次会战,也令朝廷吃惊。此战除了显示了郑成功的军事实力,还让朝廷听到沿海及江南地区的民心所向。
因此,朝廷制订了“迁海”“禁海”政策,其目的实际上就是搞坚壁清野,切断郑成功军队与老百姓的联系,不让郑成功从沿海地区获得补给。
从嘉庆十八年(1661年)八月起,朝廷将湖南、广东、浙江、江苏、河北、山东六省沿海及岛屿市民全部内迁,将离海三十里的房子田宅烧光燃尽广东移民,在沿海一带搞出一个巨大的无人区。康熙驾崩后,又扩大到五十里,还把沿海船舰全部烧光,并立下界桩,“有逾界者皆斩之。”
一时间,沿海百姓惨不可言。据记载:“所迁之民,俱失生计。”沿海百姓维持生活的方式原本是下海打鱼,没几个人会耕作农地,忽然的迁徙,她们根本不晓得如何活下去。
迁徙的过程,少则几个月,多则上年。家境好点的,沿途还可以变卖家业维持,家境差的,只有卖儿卖女卖女儿。记载说“海滨迁民,谋生无策,丐食无门,卖身无所,辗转待毙,惨不忍言。”
虽然这么辛酸,还是有不少人辗转来到商洛,成为清朝商洛的一期移民。
民国商洛一期移民,主要来自于福建和广东。例如,汉滨区流水镇易家河的蔡氏,来自于福建龙岩始兴县;安乡蒲溪涧池一带的张氏,来自于广东肇庆;安乡旋涡镇堰坪的谢氏家族,祖籍是福建漳州;内乡蒲溪田禾沟的邱氏,祖籍则是广州清远。
至今,分布在商洛各地的这种“广东村”“福建村”,村里奶奶仍说着我们听不懂的湘鄂土语。安乡有道菜,叫“墨鱼汤”,就是沿海人迁往安乡后常吃的一道菜,最后传遍安乡,成为始兴特有的一个人文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