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最后那个周四叫做感恩节。这个节日是美国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历史悠久,同时也是美国人全家团聚的日子,所以美国人一提到它就感觉特别亲切。
感恩节的起源与美国历史的开端紧密相连。1620年,名为“五月花”的船只载着102名因无法忍受英国国内宗教压迫而离开的清教徒抵达美洲。在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那个冬天,他们遭遇了难以想象的困境,生活困苦不堪,到了冬天结束时,幸存的移民人数仅剩五十余人。此刻,怀有善心的原住民向新来者提供了生存物资,另外还派遣人员指导他们掌握打猎、捕捞以及培育玉米和南瓜的方法。依靠原住民的支持起步网校,新来者最终收获了丰富的成果,在庆祝收获的期间,遵循信仰中的惯例,新来者设立了感恩神明的日子,同时决定邀请原住民参与节日的欢庆活动。
第一个感恩节当天,印第安族与移民们共同庆祝,他们在拂晓时分燃放信号爆竹,随后队伍整齐进入临时搭建的礼拜场所,恭敬地向神明献上感恩,接着生起大火堆举办隆重宴席。次日及第三天还开展了摔跤竞技、跑步比赛、吟唱歌曲、跳踏舞蹈等娱乐项目。首届感恩节庆典效果极佳。部分庆祝习俗延续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感恩节这一天,美国全国一片欢腾景象,人们遵循传统去教堂进行感恩礼拜,各地城镇纷纷举办化装巡游、舞台剧演出和竞技活动等,学校与商铺依照惯例暂停营业。孩子们则学着当年印第安人的样子,穿上奇装异服,脸上画着图案或戴着面罩,在街头载歌载舞,吹奏乐器。在外地定居的亲人也会赶回家中团聚,全家人手捧佳肴,围坐畅享,尽情品尝那道风味独特的烤鸟肉。
美国人同样不会忘记那一天,他们邀请朋友、单身人士或远离故土的人一起庆祝节日。自18世纪起,美国便有了给贫困家庭赠送食物篮子的习俗。当时,一些年轻女性希望选定一年中的一天专门行善,认为感恩节是最合适的日子。因此,每逢感恩节,她们就装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
美国民众每年最看重的聚餐,是感恩节的晚餐。在美国这个生活节奏飞快、竞争异常激烈的国家,日常的饮食非常简单。然而在感恩节的晚上,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丰盛的宴席感恩节是什么意思呢,食物之丰富,令人惊叹。在节日的餐桌上,无论身份高低,火鸡和南瓜饼都是不可或缺的。正因如此,感恩节也被称作“火鸡节”。
感恩节的餐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火鸡作为节日中的标志性菜肴,最初是生长在北美的野生鸟类,后来被人类广泛驯养,成为餐桌上的佳肴,单只体重常在四五十斤之间。在烹饪时,人们习惯将各种香料和调好的食材填入火鸡腹中,再整只进行烘烤,使得鸡肉呈现出诱人的深褐色。通常由家中的男士负责用刀将烤好的火鸡切成片,分发给在场的每位成员。接着大家可以自行添加酱汁和适量的盐,品尝到这道美味佳肴的独特风味。另外,节庆期间常吃的食物包括烤甘薯、玉米、南瓜点心,还有红果酱,自制面包,以及各式蔬菜水果。
游 戏
感恩节聚餐结束,部分家庭习惯开展老式娱乐项目。首届感恩节上,大家参与了不少休闲活动,部分内容一直延续到现在。有个游戏叫作蔓越桔竞技,玩法是将装满蔓越桔的大盆放在地面中央,四到十名参与者围绕盆边就座,每人配发一针一线。比赛启动后,他们首先开始穿线引线,接着将蔓越桔逐个串连起来,三分钟时间一到,串得最长者将获得奖励,而穿得最慢的人则会收到大家戏谑的最差奖。
另有一种玉米相关的活动颇具历史,据称是为了追忆往昔粮食短缺时,向每位移民发放五粒玉米的情景而传承至今,游戏过程中,参与者将五粒玉米隐藏在屋内,随后众人各自搜寻感恩节是什么意思呢,寻获玉米的五个幸运者将展开竞赛,其余人在旁见证。赛事启动,五人立刻将玉米粒从棒子上取下放进容器内,最先完成者可获得奖励,其余观众则围绕容器,估算其中玉米粒的数目,估算结果与实际数量最为接近者将赢得一份大量爆开的玉米花作为奖品。
最受欢迎的游戏当属南瓜竞速活动。参赛选手借助小铲子推动南瓜前进,规定期间禁止用手接触南瓜,抵达终点者可获得奖励。所用铲子尺寸越迷你,游戏趣味性便愈发浓厚。
除了上述活动,部分家庭选择在节日期间驾车前往乡下游览,或者搭乘飞机远行,尤其对于普利茅斯港——当年移民们定居的地点,更是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在那里,游客可以观赏到依据“五月花”号复制的船只和普利茅斯石,还可以在移民村中逗留数小时参观。移民村是参照历史原貌精心构建的。游览期间,安排有工作人员装扮成信徒,与访客们进行交流互动,让体验者仿佛置身真实场景之中。
多年来,庆祝感恩节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无论是在地形崎岖的海岸地带还是在景色优美的夏威夷,大家几乎都用相同的方法庆祝这个节日,感恩节是所有信仰和民族的美国家庭共同欢庆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