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个存在吃粽子这一行为,还有赛龙舟活动的节日,它也是用于纪念屈原的节日,在此给众人分享一些关乎端午节的手抄报,以供大家去参考。
端午节手抄报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便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个节日,这个节日充满诗意。屈原因为为国投江自尽,所以得到人民缅怀,进而有了这个充满诗意的节。它有颇具诗意的别称,比如当五汛、比如浴兰节、比如菖蒲节、比如龙日节等都算。它处于夏日,夏日是一个干燥而且炎热的时节,而它对于我而言却显得安静,而且清凉。

在我的记忆里头,端午向来是青色的,这种记忆颇为抽象,然而每当一回想起它,一个青色的世界便会于我的脑海之中浮现,孩子们脖前挂着的鸭蛋,青得淡雅又清新,河边杨柳的青色也是那般嫩嫩的,怀揣着朝气蓬勃的气息,河水青得更为深沉稳重,显得浓墨重彩一些了,龙舟同样存在着青色的情况,于阳光下闪耀着熠熠光辉,粽子在进锅之前同样绿得活泼,蒸熟之后所带的青有了些许暖色调,让人很有食欲 。
说起了粽子,恰好便可讲讲,端午节吃食之中,粽子是传统节日专属食物有着节日时令特征仅于端午其间方能听闻其名,我家粽子年年岁岁皆出自祖父之手亲为制作,他每每都会备好硕大瓷碗用以盛装莹白圆润米颗剔透的糯米,盆中亦会盛了凉水浸透青幽似玉粽叶,填好糯米而后往内装填夹裹诸般馅料过程我尤为爱看端午节手抄报一年级,洁白无瑕糯米中央藏着一小方惊喜,也许是枣儿一枚色泽幽光红若凝血亦甜似蜜,又或许是猪肉一块浓郁香气滋滋流油,裹好包妥放入锅中蒸煮,水汽蒸腾开锅之时弥漫开来尽皆是幸福味道 。

每一年,我都会前往去看,秦淮河举办的龙舟赛事,划龙舟这件事是充满趣味的,现场氛围十分热闹。岸边的人虽说没有达到人山人海的程度,然而也能够算得上人数众多的状况了。那些参与划龙舟的人们大声呼喊着号子,再搭配上擂鼓所发出的声响,整体给人的感觉气势极其宏大,很有一种富有力量的感觉。
这就是端午节,我热爱的那个端午节。
端午节手抄报2

历法中农历的五月初五那天,便是一年一回的端午节,端午节所拥有的习俗实在是繁多呀,存在着悬挂艾香这一行为,还有食用五黄这种举动,以及进行包粽子的动作,又有吃粽子的情况,另外还有挂香包的做法等 。
这天,有件事让我印象极为深刻,那就是包粽子。奶奶先是把买来的糯米进行淘洗,之后将其浸在水里,接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粽叶,把粽叶放置在电饭煲里,往电饭煲里加水煮开,奶奶跟我说,经过煮制的粽叶在弯折那一刻不容易破裂。粽叶煮完之后,看到水呈现出红色,所以棕叶还得清洗好多遍方可使用。噢,差点忘了粽子里所需的蜜枣,我跟奶奶把蜜枣给买了回来 。
当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便着手开始包粽子啦,奶奶将棕叶朝着下方弯曲从而形成锥形,先是于其中放置些许糯米,接着放入一两颗蜜枣,随后再度放上一层糯米,把多余出来的粽叶折叠成形,奶奶扎粽子的动作十分熟练 。她只见一手捏着粽子,一手抽出一段线,线的一端让嘴咬着,在粽身上三下两下地缠绕几圈后,两手打个结将其扎好,一个大粽子遂包好了!我也想包,奶奶同意教我,奶奶手把手教了我许久后,我才做出一个粽子,包粽子看似简易,做起来实则很难啊!不多时,奶奶便包出不少好看的粽子。奶奶叫我把包好的粽子五个五个地绑在一起,如此煮时便于翻动烹煮。煮好的粽子香气扑鼻,美味之极 。

几个粽子吃完端午节手抄报一年级,爸爸提出让我们去看赛龙舟留学之路,到达现场时已是人潮涌动,比赛开启,人们高呼:“加油!加油!”,条条龙舟紧咬不放,时而这条领先,时而那条领先,龙舟驶远,然而人们的加油声仍未停歇。
这个端午时节,我们悬挂了散发着香气的艾草,食用了被称为五黄的食物以及粽子,观看了龙舟竞渡的比赛,度过的这段时光格外富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