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普遍认为《红楼梦》是顶尖杰作,这一点极少有人质疑。这部位列六大古典长篇之首的作品,开篇就明确其宗旨,即“让闺阁事迹流传后世”,因此书中描绘的女性数量众多,并且在作者雄浑的笔触下展现出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红楼梦》以四大家族盛极而衰为历史依托,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为核心线索,展现了贾府的豪门生活场景。这府邸内,上上下下聚居着数百位女性,黛玉这类脱俗的女子自是其中翘楚,不仅才思敏捷,容貌更是绝世罕见;而被誉为花中魁首的薛宝钗,向来是众人拿来与黛玉相提并论的人选;更有才华横溢、令人一见倾心的贾探春,兼具宝钗黛玉之长的秦可卿,让宝玉赞不绝口的薛宝琴,以及灵动俏皮的晴雯等等,贾府中貌美如花的女子数不胜数。
然而,虽然这些女性多数是太虚幻境中轮回转世的“多情业障”,拥有非凡的过往,一旦投生凡间,就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她们同样要经历一般女性都会碰到的身体变化,更不用说那些罕见的怪病,比如一些极轻微的皮肤毛病,前世身为绛珠仙子的林黛玉,就时常被春季皮肤瘙痒折磨,史湘云也同样难逃这种烦恼。皮肤油腻、痘痘滋生、闭口不断等问题更是家常便饭,那么这些女性该如何应对,才能维持良好的容貌呢?
当代女性轻易就能使用资生堂、莱伯妮、雅诗兰黛等品牌产品,相较之下留学之路,旧时女性在美容化妆方面,资源确有不足。不过,美化自身的理念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就提及“善毛啬、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可见那时女子已懂得用脂粉修饰容颜。到了唐代,杨贵妃开始自己制作面霜来保持年轻,正如宋代陈元舰在《事林广记·后集》中所记的那样:
太真红玉膏制作方法如下:杏仁、夫皮、滑石、轻粉这四种材料分量相同,研成粉末,然后蒸煮,加入少量脑爵,用鸡蛋清调和均匀,早上洗脸后涂抹,从那天起面色会像红玉一样红润。
这种深入探究的态度和个人的商业魅力,如果放在现在,杨玉环肯定是一位顶尖的彩妆意见领袖。
中国自古便有爱美传统,历经春秋战国发展,至《红楼梦》时期,这种风尚已深入寻常百姓家,技艺也更为精湛。那些世家大族中的女性,具体采用何种方法来修饰容貌呢?
清洁
干净,是修饰容貌时的起始环节,很多皮肤状况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因为清洁不充分造成毛孔被堵住的原因。现在市面上有各种洁面产品能够实现全面清洁皮肤的作用,并且还具备增白、锁水等作用,种类繁多。那么在没有洁面乳的时代,贾府中的女性们是怎样进行面部清洁的呢?
第二十一回里,史湘云到贾府暂住,夜里通常在潇湘馆歇息,第二天一大早,贾宝玉刚睡醒,还没来得及洗漱就往潇湘馆去了。两位姑娘醒来之后,紫鹃、雪雁等丫鬟才进来帮忙梳洗打扮。湘云洗完脸,翠缕正要倒掉剩下的水,宝玉却叫住她,说趁现在在这里洗完,省得回去还得麻烦。宝玉洗脸的时候,书里描写道:
紫鹃递过来香皂,宝玉道:“这盆里的就不少,不用搓了”。
由此可以明白,年轻女性们在清洁面部时都使用香皂,而且通过这次具体的描述,我们了解到在那个年代,尽管没有牙膏,但人们会用到一种特制的青盐来擦拭牙齿,以此达到清洁牙齿和让口腔保持清新的效果。
贾府这种富贵人家,日常的清洁用品除了香皂,还会用到“绿豆面子”这类特别的物品,在螃蟹宴上,考虑到螃蟹气味较重,因此提前准备了“用菊花叶和桂花心熏制的绿豆面子”,仔细研究一番,就能明白这些材料都是香气宜人的花卉,菊花和桂花都是当前常见的花种,容易获取,通过蒸汽熏蒸绿豆面子,既能清洁又可去除腥味并增添芬芳。
护肤
先前提及,贾府女子亦会受皮肤毛病之扰,第五十九回正值春季,史湘云在清晨梳洗完毕,自觉双颊发痒,立刻联想到是杏癍癣复发,急忙向宝钗索取蔷薇硝,宝钗却表示:
先前留下的都分给了妹妹,因为她说过颦儿挑选了很多,我正打算向她讨要一些,结果今年她身上竟然没出痱子,所以这件事就给忘了,现在就吩咐莺儿去拿来一些
由此可见,不仅史湘云,宝钗、宝琴以及林黛玉也都有类似的皮肤问题,这种病症在春天发作,属于一种过敏现象,只要用药得当就能缓解。能够应对这种病症的护肤品是蔷薇硝,它通常是用蔷薇露和银硝调配而成。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蔷薇根可以用来医治某些类型的皮肤病。这种蔷薇硝比寻常的化妆品更为难得,所以芳官在用茉莉粉冒充蔷薇硝哄骗贾环时,事情败露后,赵姨娘得知了内情,由此引发了一场“众女仆与姨娘冲突”的风波。
此外,除了这种药物类的美容产品,也存在一些不含药成分的护理品,第五十四回中描写元宵宴时,宝玉中途离开座位,在假山石附近解决个人需求后,就用热水清洗双手,文中描述有两个小丫鬟,一个负责端水盆,另一个准备手帕,还有一人手里提着药罐在等候。
这种香蜜是用蜂蜜、油脂、香料等混合制成的半流质物质,能够使皮肤变得洁白光滑,类似于现今人们广泛使用的润肤露产品。北方地区的冬季气候非常干燥,在完成清洁过程之后,特别需要借助此类润肤产品来减轻皮肤的不适。在古代社会,这种护肤品仅限于富裕阶层的人家使用。
化妆
《红楼梦》在描绘化妆方面美容与化妆,一向是言简意赅的,但书中却用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细致地刻画了一位女性梳妆的模样,这一幕出现在第四十二回,名为“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王熙凤过寿那日,恰巧撞见贾琏在家中与鲍二家的厮混,两人不仅大打出手,连平儿也卷了进去,成了他们争斗的牺牲品。李纨领着落泪的平儿来到园中,她妆容狼狈,泪痕满面。宝玉又将其接回怡红院,让平儿换上袭人那件袄裙。他还叮嘱她搽些胭脂,以免被人误以为是在与凤姐闹别扭。书中详细描绘了平儿重新梳妆的模样:
宝玉赶紧来到梳妆台边,取下一个宣窑瓷罐打开,里面摆着一列十支玉簪花柄,随手拿了一支交给平儿,又笑着对她说:“这不是普通粉,是紫茉莉的种子磨细了掺入香料调制的。”平儿在手里掂量一番,果然看到它色浅白、质轻红、味香浓,四种特性都很好,涂抹在脸上也容易涂抹均匀,还能滋养皮肤,不像其他粉质厚重滞涩。接着发现脂粉并非整片售卖,而是一个微小的白玉匣子,里面装着,类似凝脂的质地。宝玉笑着说:“市面上售卖的脂粉都不纯净,色泽也浅淡。这种是精选的脂粉榨取汁液,经过反复过滤去除杂质,再搭配花露水蒸制而成。只需用细长的发簪取少许,点在手心,加少量清水调匀后涂抹在嘴唇上;手心这点分量就足够涂抹在面颊了。”平儿按照他的说法打扮,果然显得格外娇艳,而且脸上弥漫着甜美的香气。宝玉又将盆内的一枝并蒂秋蕙用竹剪刀撷了下来,与他簪在鬓上。
这段文字出自《红楼梦》,对化妆过程进行了极为详尽的叙述,涉及化妆技巧、化妆品种类,以及这些物品的选材、质地、香气和作用等多个方面。通过这段描述,可以体会到“无事忙”贾宝玉对女性所展现的关心、爱护和同情。而他为众多女性调制胭脂时的用心,则表明他心思细腻且富有博爱精神,堪称真正的“作脂养粉”之人。
宝玉制作的胭脂,既能当面霜抹在脸颊,也能作唇膏涂在嘴上,还能给皮肤增加水分,真是用途广泛。这胭脂的原料都是天然的花朵,制作方法是用花汁蒸制堆叠,整个流程非常自然干净,就连装胭脂的盒子也是精心挑选的白玉和瓷器,十分雅观。这种化妆品,恐怕现代的香奈儿也难以企及。
除了面部修饰打扮,《红楼梦》书中还描绘了头发保养的方法,第五十八回里,芳官由于嫌隙她的养母偏袒亲生的孩子,执意不肯用她亲生女儿洗过的水来洗头,因此引发了一场争执,袭人出面和那个老妇人大声理论,书里接着写道
他于是站起身,前往那个房间,拿了一瓶香水,还有几个鸡蛋、香皂以及一些发绳之类的物品,找来一个仆妇,吩咐她把这些东西送给芳官,同时让她通知芳官自己用水清洗,不要制造声响。
香皂是用来洗头发的,鸡蛋能够保护头发,花露油可以增加香味并使头发滋润美容与化妆,这些护理方法跟现在没有什么不同。
当然,与现在相似,《红楼梦》时期的美容产品同样存在好坏之别,例如探春管理家务时,提及众位小姐的“发油胭脂”费用,都说能够节省官府的该项开销,由于采购人员都是“拿些不合格的货品来应付”,以劣充优,而这些惯于使用高档产品的姑娘们,又怎会欣赏那些市面上的物品呢?尤氏来到李纨住所,丫鬟素云取来自家的口红给尤氏,随即遭到李纨责备,她说道“我虽无此物,你应当向姑娘们借来用,为何公然拿出自己的。幸好是他,若是旁人,必定动怒。”由此可以看出,李纨虽因寡居而不敢化妆,却依然懂得化妆品的优劣。
《红楼梦》书中涉及美容化妆的细节,揭示了作者所处时期贵族女性生活的某个重要侧面,从中能够看出,作者不仅对建筑园林、医药植物、诗词文玩等学问掌握得非常透彻,就连闺阁中流传的美容秘诀也相当了解,由此可以想见其学识之渊博,见闻之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