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师范学院简介
绵阳师范学院由教育部批准设立,是一所省办的高等师范本科院校。该校由原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绵阳教育学院合并而成。学院坐落于被称为西部硅谷的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
学校占地面积970公顷,另外还有2000公顷的新校区正在筹备之中,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21万平方米;藏书70万卷,包含各类中外期刊4353种;设有30多个专业实验室,配备11个语言学习室,1个电子资料室,以及19间现代化多媒体教室;拥有教学科研设备2.1万台,总价值超过3000万元;建立了40多个教学实践基地,其中包括16个见习和实验场所;学校还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管理中心、电教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食堂,以及标准田径场和游泳池等完善设施。
学校开设了汉语、过去学、言论宣传、治国理政、组织领导、外国语言、心智探索、教书育人、财富规划、数理信息、物电研发、化工制造、生地研发、资源保护、计算制造、体适指导、视觉艺术、音律培养等十八个学科部门,另外还有成人培养和基础教学两个下级院校。招收的全日制大学和专科课程有四十六种,成人大学和专科课程有七十三种。
学校目前有正式注册的本科生将近一万个,非全日制的教育学员超过一万五千名。学校共有教职工九百二十名,专职教师有五百六十名,在这之中有二十位是正教授,一百七十六位是副高级职称的教师,拥有博士和硕士学历的有九十人,有三名专家获得国家政府的特殊补贴。学校还额外聘请了许多有经验的兼职教授和来自国外的教育专家。该学院主办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表,机构设置包括高等教育研究部门、川西北保护大熊猫教育研究机构、旅游研究部门、陶行知研究部门、生态环境研究部门、李白研究部门等十余家科研组织。全院教职员工一共撰写了3928篇学术文章,其中在国际性杂志发表了51篇,在国家级刊物上登载了427篇,正式推出了109部学术著作绵阳师范大学,编撰了353部各类书籍,翻译了12部作品,创作了118部文艺作品,获得了9个国家专利;有171人参与或负责了59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总共赢得了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涵盖学术论著和教学成就)40项、省级奖项165项。
学校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道路,始终遵循社会主义的教育宗旨,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勇于推进各项革新绵阳师范大学,并且热忱地支援地方经济和社会进步。从建立以来,学校已经培养了超过四万名各类人才,为社会各界做出了贡献。学校屡获国家及省级机构的高度认可:1988年,因教学成果突出,获得国家教育委员会特别表彰,是四川省首批获此殊荣的师范性高等专科学校;1985年、1990年、1996年三次被授予全国高校后勤服务先进组织称号;1992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评定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评估优秀机构;1996年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表彰为《学校体育工作规定》执行优秀高校;1999年被评为全国学校民主管理模范单位、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组织;1994年、1996年连续两年荣获四川省地方普通高校办学质量监测优秀奖;1995年由省教育委员会授予校园文明创建模范单位称号;1998年由省教育委员会评为两课建设先进学校;1999年获得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和省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先进称号。1999年、200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先进单位。
新世纪,新师院,新形象贝语网校,新征程。面对西部发展战略、高等教育进步及学院整合带来的机遇和考验,绵阳师院领导层正率领全体教职工承前启后、紧跟时代、勇于探索,秉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要,干部做好服务保障,全力为学校求发展,为教职工谋福祉的全新教育宗旨;贯彻以教学为基础,科研为动力,特色为引领的发展方针;实施打造高素质干部团队,培育高水平教学科研力量,建设重点学科、实验室及社科研究平台三项任务,计划在三五年内实现国家本科院校标准,再花五到十年时间,将学院办成一所特色显著、实力雄厚、管理有序、声誉良好、契合社会需求的,以文、理、工、教育、管理五大学科为核心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学校名称:绵阳师范学院
高校代码:10639
所在省市:四川
学校地址:绵阳市游仙区仙人路一段30号
联系电话: -
学校传真: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