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早期半工半读教育的产生及其实现方式摘要新中国五六十年代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绝非是一种简单的教育制度。把普及工农教育作为教育目标、树立劳动观念作为政治目标、发展生产作为经济目标、文化革命和技术革命作为科技目标,以勤工俭学作为行进路线、产教融合作为主要载体,工学结合作为主要方式,政治动员作为主要策略、快速跃进作为推进力来发展的。因为社会赋于了太多的功能,加上政治推进、又多又快,且在各种教育中泛化发展必然引起大起大落,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中试行中学办鞋厂、工厂办中学、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服务生产、以产养教的做法,对指导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关键词半工半读;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勤工俭学;新中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新中国五六十年代大规模试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这是教育作祟,还是生产须要;是政治运动产物,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须要;是特殊年代的产物,还是有规律可循?须要客观还原其原本面目,剖析其形成、发展的缘由,总结其实现方式,便于正确地学习承继、批判发展。一、半工半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949年,新中国施行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1949年12月,教育部举行第一次全省教育工作大会,明晰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即“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确立了我党注重工农教育的基本方针。解放早期,因为我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列小,随着新中国培养的中中学结业生日趋增多,大量高小和中学结业生欠缺劳动技能,与国家经济建设对劳动者素养的要求不相符。而1951年施行学制时未将生产技术课或农活课纳入教育内容。针对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端,解决高小和中学结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问题,中共中央于1954年5月24日批转的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解决高小和中学结业生学习和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提出:“今后进行劳动教育,除注意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外,还应该注意进行综合技术教育,使中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懂得一些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1956年5月,教育部颁授《关于普通中学施行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指示(草案)》,明晰提出:“我们培养下来的中学生,除了须要具有文化科学的知识,同时还要具有现代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1956-1957学年度中中学施行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通知》,开始在中中学有步骤地施行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在中学增设手工劳动课。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大会第十一次(扩大)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厉行节省、勤俭建国”的要求[1]。同年3月16日,《人民晚报》发表社论《劳动教育必须常常化》,随后全省开始普及劳动教育。5月5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刘少奇《提倡勤工俭学,举办闲暇活动》一文,文章强调:“今天本报发表了一则消息,报导山西、河北、湖北、湖南、广东、北京等地一些大、中校区的中学生出席闲暇劳动,举办勤工俭学。从这个报导中可以见到,在这些地方的中学生中,有不少的人一面勤奋攻读,一面借助闲暇和周末的时间去从事各类有益的劳动。”“事实表明,举办闲暇劳动,倡导勤工俭学,有可能成为解决中学生学习费用困难和普及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2]6月6日,《人民晚报》发表社论《一面劳动,一面读书》,介绍了平阳二中几年来组织中学生闲暇劳动的经验。使劳动教育从一种教育方式进一步演化成为具有顶岗性质的劳动教育。同年刘少奇对11月8日《参考资料》刊载的《美国学院生有2/3半工半读》一文作了批示,“此件送团中央一阅。中国是否可以某些试办?请大家研究”。11月19日,民革中央印发了这个批示和文章,并通知各市、市、自治区总支:“请大家请示各市、市、自治区党委,能否和有关方面一起,选择某些单位,来重点试行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制度。
”半工半读的提出实际上给当时的勤工俭学起了个具有国际水准的教育称谓,赋于了名符显然的名称。1958年1月20日,《人民晚报》发表社论,推荐新乡市长葛县第三中级学校勤工俭学的经验。从1954年开始,南阳中学开辟耕地驯养马匹,组织全校师生出席生产劳动,中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所得除了解决了部份伙食费、学费和书费,减少了中学和家庭负担,并且从中遭到了挺好的劳动教育。1月27日,民革中央发布《关于在中学生中倡导勤工俭学的决定》指出:“一面劳动,一面读书,勤工俭学的活动对于培养中学生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1月31日,毛泽东在长沙大会上提出的《工作方式六十条(草案)》中指出:“一切中等技术中学和技工中学,但凡可能的,一律试办鞋厂或则农场,进行生产,做到自给或则半自给。中学生实行半工半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这种中学可以多招些中学生,而且不要国家降低经费。”他既强调了半工半读是勤工俭学的重要实现方式,又强调半工半读的适用范围、主要方式和举行目的。1958年2月3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关于1958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出,“有步骤地推行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中等中学和高等中学,但凡有条件单独举行或则联合举行实验鞋厂、实验农场和实验牧场的,都可以单独举行或则联合举行,一面从事教学,一面从事生产劳动;不能举行的,可以同当地的鞋厂、作坊和服务行业签订生产实习协议,进行实习,或则出席当地的定期义务劳动和农业合作社劳动,使学习和劳动相结合”[3]。
半工半读进一步扩大到高等教育领域。5月30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大会上作了《我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讲话,从制度改革的角度全面论述了半工半读教育的意义,提出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方式,促使部份青年工人可以得到学习与培训的机会,减轻了当时大部份企业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1958年,在探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时,毛泽东重点考察了半工半读、厂校结合的做法,觉得这是实现教劳结合的很有效的一种方式。他在8月13日参观北京学院和南开学院时进一步强调:“以后要中学办鞋厂,鞋厂办中学。”“学生要勤工俭学,班主任也要搞。”半工半读的领域进一步扩大。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今后半工半读中学将与全日制中学、业余中学同为我国三类主要校区。至此,半工半读确定为我国的一种基本教育制度。半工半读教育在试办二、三年后,因为“大跃进”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工农业比列严重失调,从1960年开始,国民经济不得不步入了为期3年的调整整治时期,半工半读中学被迫停办。1963年,国民经济开始恢复。1964年,在毛泽东提出变革教育制度之后,刘少奇再度提出“两种教育制度”方案。他建议,各市、市、自治区以及各大城市都着手试验、试办。
1964年下半年,上海、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开始开展各类方式的半工半读中学。11月,中央即将做出《关于发展半工(耕)半读教育制度问题的批示》,明晰提出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强调:“在教育工作中,全日制高中还要发展,全日制的小学和高等中学不再发展了;之后,国家的教育经费,不仅维持这种全日制的中学以外,新降低的主要拿来代办或则津贴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中等和高等中学。”全国各地农村半农半读的农业学校、中等农业技术中学迅速发展,一些全日制的中等专业中学和技工中学“既是中学,也是鞋厂”。为了更好地领导和推动半工(农)半读教育的试验工作,一些省市和中央教育部门组建了专门管理半工半读的机构。二、半工半读教育形成、发展的成因剖析(一)普及工农教育的重要方式1952年,我国全面仿效南斯拉夫的经验对旧教育制度进行整修,经过几年实践,发觉完全仿效不适宜我国国情,存在许多问题。如过于指出统一,专业界定过窄;过于注重课堂知识学习,忽略劳动教育和就业教育;教学内容搞一刀切,不重视中学生个性的培养;办学方式单一,地方积极性不高等。当时教育内外强烈要求反省南斯拉夫的经验,走一条适宜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之路。而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中学的中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出席劳动”成为新中国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
(二)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新政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升社会生产的一种方式”,并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式”[4]。这一观点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毛泽东也曾强调:“教育(或学习)是不能孤立地进行的,我们不是处在‘学也禄在其中’的时代,我们不能饿着腹部去‘正谊明道’,我们必须弄饭吃,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工作。”[5]而当时刚组建的新中国,既须要发展生产,也须要发展教育,而半工半读能使两者兼具。因此,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层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同时,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一切中学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即将课程。每位中学生必须按照规定出席一定时间的劳动。”同时,也对“学校办鞋厂和农场,鞋厂和农业合作社办中学”作出了详尽说明。(三)减轻教育大跃进和普及小学等教育与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1958年5月举行的中共八大二次大会上,毛泽东强调,要在一段时间内扫除文盲,普及高中教育,逐渐做到通常的乡都有中等中学,通常的专区和许多县都有高等中学和科研机关;提出了教育大跃进的目标。
而另一方面,全省各行各业开始大跃进,使刚才开始恢复的国民经济面临着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为此,教育领域的大跃进只有借助群众的力量就能实现。因为大大专高校和技工校区拥有较好的实验、实习和实训设备,既才能满足中学生实习,也能生产产品或设备,堪称一举两得的事情。“半工半读中学半工半读学校,因为学员在学习期间不脱离生产劳动,继续为国家创造财富,这能够减少国家和学员家庭的经济负担,做到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像我们拥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国家,要普及教育,光靠全日制中学是不行的。只有施行半工半读(半耕半读)这些教育制度,能够使工人、贫下中农和她们的孙辈有更多的入学机会,也才有利于更快地普及教育,实现劳动人民知识化。”[6](四)解决生产大跃进与技术人才、生产技术和设备不足之间的矛盾1958年,我国各行各业出现了大跃进的局面,生产领域的大跃进实质就是短期内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规模的扩大须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必然要求教育的大跃进;同时,生产规模的扩张须要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支撑。1958年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大会上,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说:“现在早已是向全党和全省人民提出新的革命任务的时侯了,早已是提出技术革命以及同技术革命格辅而行的文化革命的时侯了。
”并确定了“文化革命”、“技术革命”的具体任务。当时,许多生产搞得非常出众的技工中学,生产水平通常不高于同类型条件相同的鞋厂,这客观上为职业中学推行半工半读提供了用武之地。据1958年初计算,假如把技工中学所有的生产实习设备都充分借助上去,用之于生产普通车床,年产值约可达到一万多台[7]。以北京市鞋厂办学的实践表明,据当时报纸报导:春和纺纱厂举办半工半读半年后,总值和劳动生丰度提升了30%。飞龙橡胶厂推行半工半读后的1959年第三季度,劳动生丰度比上年同季度提升了60.7%[8]。北京市劳动局所属的第一、第二两所技工中学,1959年生产的各类铣床,占全市全年铣床生产总量的12%;第一民航大专一年中就生产电动机3000多台,机床200台[9]。三、半工半读的主要方式(一)厂办中学的半工半读因为当时我国工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中等职业中学结业生数目又少,不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指出采取在鞋厂举办半工半读的学徒制,对在职员工举办文化与技术教育,对新招收的中学结业生举办技术教育等举措来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须要。按照毛泽东“学校办鞋厂、工厂办中学”的指示精神,1958年5月27日上海国棉一厂工人半工半读中学即将开学,招收51名工人,每晚6小时生产2小时学习,推行“六二”制半工半读。
这是全省第一所工人半工半读中学。5月29日,《人民晚报》发表题为《举办半工半读的工人中学》的社论,强调:“半工半读的工人中学是培养工人成为知识分子的主要方式,它代表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公路中的一个新方向,是多快好省地培养工人阶层知识分子的一项重要方式。”此后,厂办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以北京为试点,逐渐向全省推广。7月10日,刘少奇在沈阳举行半工半读座谈会。他在讲话中除肯定工人半工半读中学的经验外,又提出了试办新建改建厂招收高中结业生施行半工半读的意见。他说:“老厂子困难大一些,新厂子还没有招工,打算招工施行半工半读。新开鞋厂除师父外,都招收高中结业生,推行六班制,四小时作工,四小时上课,两年结业。”“工厂就是中学,中学就是鞋厂。”8月10日,北京市制订了《工厂办中学(半工半读)规划草案》,规定:“今年有6000名中学结业生分配给属于‘高、精、尖’的鞋厂,推行半工半读。”在省委半工半读领导小组领导下,市教育局会同有关局、委,确定了感光胶卷厂、制药厂等19个单位招生,共招收高中结业生4050人,举行了青年中学生半工半读中等专业中学。开始阶段,中学生半天在课堂学习,半天在对口车间劳动,角色转换过快,后来改成一周学习,一周劳动,中学生随工人轮班,确定师徒关系,本着“工种轮换,一专多能”的原则,在几个主要工种上基本达到能独立操作水平后,固定在一个工种上[10]。
从上海的实践来看,当时厂办技工中学有三种类型,据1960年9月统计,全市厂办青年中学生半工半读中学20所,中学生5200人,通常工人半工半读中学26所,学员7800人;调训老工人半工半读中学64所(班),学员3400人。全市共有半工半读中学110所(班),学员16400多人[11]。(二)城市职业中学的半工半读1958年,杭州第一民航技工中学提出“不要国家一分线,每年照样为国家培养出300名合乎标准要求的技术工人”的呼吁。重庆第一民航工业技工中学勤工办学的先进例子在报纸上遭到公开夸奖后,毛泽东在年初的工作指示中也肯定了这一做法,全省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的风潮。1958年3月20日,在全省技工中学工作大会上,劳动部主任马文瑞发表了“勤俭办学,勤工俭学,为培养思想好、技术好、身体好的新工人而努力”的讲话,充分肯定了重庆第一民航工业技工中学的做法。大会一致觉得,今后技工中学必须坚决贯彻勤俭办学、勤工俭学的方针,走上自给自足的公路,为国家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全面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身体健康的新工人。“凡是有条件附设生产单位的中学,应该力争在一定时期之后使中学经费达到自给、半自给或则部份自给,便于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技工中学的半工半读,通常采取“三三制”(一天上课,一天劳动),少数采取“四二制”,也有随年纪的不同而作不同的课时分配的[12]。三个学年教学过程的安排是:第一学年每周七天理论一天实习,理论课与实习课可按次日间倒或十日间倒等办法进行讲课。第二学年每周二天理论,四天实习,其中下学期每周也可组织连续实习,连续实习的课可采取昼夜三班轮流讲课的方式;假如因设备条件限制,也可以与第一学年相同。第三学年除每周保留5~6节工艺课和政治课外,应全部在校连续实习或进企业生产实习[13]。从施行半工半读职业中学的外部条件来看,除了各所技工中学都有一定的生产实习设备和技术力量才能参与生产,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工农业领域生产的大跃进,生产设备匮乏,为职业中学生产的产品提供了社会需求。为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和解决产品销路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地方党委和政府,应该把中学所办的鞋厂和农场,列入地方的生产计划和商业销售计划,对它们供给原料和推销它们的产品,派技术工人去传授生产技术,并注意指导和组织她们的生产。”同时,许多中学都主动争取为生产部门加工订货或共同协作制造机器部件。如天安乡第一技工中学和十几个生产部门签订了协议。
仅广东省农业厅等部门就向该校购买了100余台C615机床、皮带机床和皮带牛头铣床;上海市第一铣床厂也要该校代为配制机床零件10000多件[14]。(三)农业学校的半工半读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基础教育的发展,等待升学的高小、初中结业生急剧降低。当时全省每年13~16岁的高小结业生共有3700千人,正规中学只能容纳700千人,缺口很大并且大多在农村。1957年春,全省高小结业生大概有4/5不能升中学,中学结业生大概有2/3不能升中学和中等专业中学,中学结业生有将近一半不能升学。为解决生产和升学的双重压力,1958年3月8日,湖南省东台县双楼乡农户用4天功夫创立了海门县双楼乡公办农业学校,3月17日,河北市委举行公办农业学校座谈会,中共中央宣传部主任陆定一在座谈会上强调:“动员群众的力量办各类职业中学非常是农业学校,使不能进普通中学的高中结业生都能升学,是一个好办法。”[15]3月24日,教育部在上海举行的第四次全省教育行政大会上提出“大力开展农业学校、工业学校和手工业学校,把高小结业生培养成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又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的要求。
此后,陕西、浙江、河南、辽宁等省都举行了大量农业学校。1958年4月21日和1960年3月16日《人民晚报》分别发表题为《大量发展公办农业学校》和《又多又好地办农业学校》两篇社论,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学校,多办一些农业学校,进一步把农业学校办妥”。农业学校创立的目的是为农业培养技术人才,推行群众办学,秋收劳动,农闲学习,半耕半读,为农业生产服务,并采取谁读书谁凑钱的原则。农业学校是公办学校,中学生交费念书,但因为推行勤工俭学、半工半读,既出席劳动获得了劳动酬劳,极大地缓解了中学生家庭负担;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初一级教育的需求,又满足了人民公社刚创立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所以在全省得到了普及。农业学校开办的课程有英语、数学、农业知识和政治五门课,学制二至五年,招生对象以25岁以下的高小、初中结业生为主,同时,招收一些不同程度的青壮年,25岁以上的通常不收,以免影响生产[16]。农业学校普遍设有农场和试验田。当时农业学校仍以提升中学生普通文化知识水平为主,同时,结合当地农业实践,举办一些与当地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科学种田知识和技术培训,教学采取课堂教学与田间教学、书本知识和老农经验相结合的办法,边教边做,边做边学,中学生除了学到了知识,把握了技能,还锻练了工作能力。
当时有人提出“教学超普中,生产赛老农”的教学目标。(四)普通高中的半工半读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在一切中学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即将课程。每位中学生必须按照规定出席一定时间的劳动”。把生产劳动列入课程体系。1958年3月8日,教育部在《关于1958-1959学年度高中教学计划的通知》中规定:初小学各年级增设生产劳动课,每周2小时;中学生出席体力劳动的时间每学年为14~28天。随着这个教学计划的贯彻执行,各地中小中学都把生产劳动列为即将课程。同时,一些普通学校落实“学校办鞋厂,鞋厂办中学”的指示精神,也开崇仁办鞋厂。如成都第一中学大办鞋厂和农场[17],但总体来看,文革曾经,大多数普通高中只是把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1966年,我国开始六年“文革”动乱。因为1964年以来,我国一大批技工中学、中等专业中学,尤其是农业学校推行了“半工半读”,而“半工半读”教育是刘少奇积极提倡的,“文革”期间刘少奇被错误地批判,1967年7月18日,《人民晚报》发表了《打倒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总后台》一文,文章错误地把半工半读定为资产阶层职业中学,把两种教育制度定为资本主义国家双轨制教育的翻版,随后,农业学校完全消失,技工中学大多改为鞋厂,中等专业中学大多停办,职业教育中学几乎失去殆尽。
随后,为满足结业生就业的须要,扩大了普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诱因。1964年,全省掀起了“农业学大寨”、“工业学牡丹江”的群众运动半工半读学校,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对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抓好军队农副业生产”报告的判词中提及:“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层……”这与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解决大量中中学结业生欠缺劳动技能问题一脉相承,在普通学校普遍举办“半天学习、半天劳动”,出席工农业生产,学习工农业知识,取代了往年的“半工半读”教育制度。至此,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在中国消失,直至本世纪初才再度提起,使半工半读回归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