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预计将高达1222万,创下历史新高起步网校,由此带来的工作竞争压力正不断加剧。
高校扩招导致本科学历含金量下降,许多国家及大型企业筛选工作时,会设置对毕业院校的门槛,通常要求是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或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时,它们对优秀职位的选拔标准也持续提高。
2025年下半年的工作形势怎么样?猎聘这份研究资料整合了众多刚毕业的学生和公司的信息,描绘了当前毕业生的工作情形,同时依据相关的工作方针,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建议。
一起来看看!
#01#
报告摘要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国家高度重视:多部门联合发布政策,体现就业问题优先级。
全方位覆盖:从就业指导到创业支持,政策涉及行业广泛。
注重能力培养:突出专业学习(例如国家职业培训项目)和岗位锻炼2025年大学生就业率,提升毕业生求职优势。
2.应届生总体现状
毕业生数量持续攀升
2025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为1222万人,比2016年(765万人)多了60%,这主要是因为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同时适龄青年人口也有所增加。
发展态势:2016至2020期间保持稳定上升,2021到2025阶段出现快速提升(例如2022年较上年增加了167万)。
学科结构以工学主导
学科门类构成情况如下:工程学科类占32.78%,行政学科类占18.35%,两者合计超过一半;人文学科类占19.37%,医疗学科类占7.05。
研究生招生方案中,工程学科招收人数达三十二万,比例最大,科学、农业、医学等学科总人数占五十八点八七,显示出行业需求的影响。
3.就业市场特征:
行业格局出现显著变化,旧式工业领域的职位数量在减少,与此同时,智能科技和绿色能源产业方面的工作机会却非常充裕。
政策成效显著,第一季度城镇就业岗位增加三百零八万个,登记失业指数调整为百分之五点二,外来务工人员和应届毕业生的职业状况获得优化。
4.猎聘平台活跃应届生画像
人口性别比例显示女性数量稍高于男性,具体为51.1%对48.9%,这一数据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性别均等化走向。
学历进步:研究生参与度达到17.11%(2025年),大学毕业生占比较重,为52.9%。
专业分布情况显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最为抢手,占3.0的比重,工商管理紧随其后,占比为2.8,会计学位列第三,占比2.1。
城市集聚现象突出,广深沪京位居前列,合计占比超过百分之十八,新兴一线城市杭州占比达到百分之三点四,成都占比为百分之三,南方城市表现强势。
5.应届生流动趋势
行业人才流动情况显示,IT、互联网及游戏领域吸纳投递人数最多,比例达到19.2%;电子、通信和半导体行业位居其后,占比为12.8%;这两个领域的技术特性凸显了其对相关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职业倾向方面,从事职能领域的人选较多,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占比最高2025年大学生就业率,达到4.4个百分点,财务类岗位紧随其后,比例为4.2个百分点。而企业培养人才的项目,则因职业发展阶梯明确,吸引了3.5百分点的求职者关注。
城市挑选方面,顶尖都市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上海占比达到十七成八,深圳的比例为十四成四,新兴的一线城市例如杭州,其魅力正逐步提升,区域内的城市群体显示出明显的聚集现象。
6.企业应届生岗位需求
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期间,岗位需求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2个百分点,而在2024年下半年,这一增幅则显著提升至27.8个百分点。
行业需求分布
增长速度很快的行业包括:教育辅导与学术研究(占比13.9%),以及电子设备制造、信息传输和芯片产业(占比7.3%)。
传统行业方面,制造业目前保持稳定,但增长速度有所减缓,金融业同样需求稳固,发展势头却有所减弱。
城市需求分布情况:上海占比最高,达到百分之十点一,北京紧随其后,占比为百分之七点八,深圳位列第三,占比为百分之七,这三个城市的需求最为集中;与此同时,杭州占比百分之五,成都占比百分之三等新兴一线城市的需求正在快速上升。
岗位类型方面,技术类职位(算法工程师占比2.5%)较为抢手,销售类(销售工程师占2.1%)和职能类(人力资源占2.1%)职位需求量也相当可观。
企业特征
学历方面,以本科为主,占比较高,达到63.5%;而硕士学历的要求比例稍低一些,为17.4%。
公司体量:属于中型公司(资金数额在千万至百亿之间)的占比较大,超过半数,是人才吸纳的主要群体。
企业类型方面,民营经济体数量占到了总数的四成七以上,它们在人才招募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而外资和合资性质的公司,其人才需求呈现增长态势,比例增加了百分之十点六。
#02#
报告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