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正经历极端高温,并伴随数月严重干旱,引发了该国最严重的森林火灾。许多令人震惊的图片和影像在网络上传播,让这场火灾获得了全球瞩目。
火势怎样开始蔓延?灾难为何如此猛烈?造成的破坏有多惊人?面对这般如同炼狱般的惨状澳大利亚气候图,众人心中满是困惑。
1月5日,根据风云卫星的观测,澳大利亚东部山火产生的浓烟已经扩散到新西兰北部,导致当地空气品质受到干扰。图片信息来自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一问:大火在哪里燃烧?
那场火灾沿着东面和南面海岸带起火势。需要留意的是,那里是澳大利亚多数居民聚居的地方。由于火势蔓延,很多城镇的居民不得不背井离乡。这个地带涵盖了悉尼与阿德莱德周边的区域。
自2019年9月起,该区域持续发生火灾。这场火灾导致多人丧生,烧毁了数百万公顷的灌木丛、林地和公园。
一公顷的面积差不多和一个运动场差不多大。打个比方,2019年亚马孙森林大火烧毁的面积将近90万公顷,2018年加利福尼亚州山火损毁的面积也高达80万公顷。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日,一架飞行器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冬吉普斯地区参与扑灭山火行动。照片由美联社提供。
二问:为什么大火这么严重?
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并非偶然现象,每年,那个地方都会进入一个火季,然而,这次的状况远比往常更为严重。
引发重大火灾的根本因素在于气候状况,尤其是被称为印度洋偶极子的气象模式,它导致了长时间的干旱和高温天气。
印度洋偶极子是一种类似于厄尔尼诺的气候模式,表现为印度洋不同区域海表温度的反差现象。海洋东部的温度会时高时低,在所谓的“正向”“中性”和“负向”三种状态中转换。2019年,印度洋偶极子呈现正向状态,这是六十年来最为剧烈的一次,导致西部海域水温显著上升,而东部海域则出现降温情况。
这种异常强大的偶极子现象造成,东部非洲的降雨量和洪水都超出了正常水平,同时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则遭遇了更为严重的干旱。
三问:大火如何扑灭?
消防人员借助空中飞行器地面设备实施水与阻火剂的投射,然而根除山林火灾异常不易,当局往往优先采取控制火势蔓延措施,而非直接进行灭火作业。
消防人员利用开辟的隔离区来阻挡火势的扩展。隔离区可以是道路、水道、铁路或是经过人工清理的地段,确保这些地带没有草木生长,从而让山火无法继续蔓延。
火灾蔓延得到控制之后,消防人员才能开始灭火作业。他们必须确认火场周边的所有区域完全熄灭。在气候干燥的情况下,火灾过后几天或者几周,燃烧过的地点存在再次起火的可能,这种风险必须首先排除,所以彻底清理火灾现场十分关键。
四问:大火与气候变化有关吗?
温室气体浓度持续攀升,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这一观点已成为学术界的普遍看法。澳大利亚近些年气温持续升高,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状况仍会持续。
火灾虽属澳大利亚气候的自然现象,但科研人员早已指出起步网校,这种酷热少雨的环境会使火灾发生的次数增多,火势更加强猛。
更为剧烈的气候状况和更为炎热的气温会加大丛林火灾的发生概率,并且让火势蔓延得更为迅速、更为广泛。
澳大利亚林火与自然灾害合作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理查德·桑顿表示,确定气候变化对具体灾害事件的因果关系十分复杂,尤其是在火灾进行期间。然而,可以明确的是,澳大利亚当前的普遍气温较历史常态偏高大约1度。他还指出,不少区域的火灾风险正在逐步累积。
格伦达·沃德尔教授,悉尼大学生态学专家,对此表示认同,并非所有气象现象都直接源于气候变化,不过它们确实与全球变暖存在关联。
五问:野生动物受影响有多大?
人类能够从火灾中撤离,必要时还可以被转移出去。然而,野生动物很难幸免于难,熊熊烈焰正在毁坏灾区的生灵。
行动敏捷的动物多数能从火灾中脱身澳大利亚气候图,只要它们没被堵住并且火焰没将它们包围住。但行动迟缓的考拉则不同,它们通常选择爬到树上躲避,这种做法在大火里根本不管用,所以它们很容易在火灾中丧生。青蛙和蜥蜴这类动物,也是火灾时特别脆弱的群体。
一项学术分析指出,在新南威尔士州,大约有五亿只动物不幸离世,导致许多牛羊遭遇重大损失。
与直接的人员伤亡相比,火灾对动物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毁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即便火灾被控制住,残存的野生动物生态系统也相当不稳固。
然而外来物种,尤其是野猫和狐狸,却在大火中获得好处。它们迁徙数十公里到达火场边缘,捕猎那些在火灾中受伤的动物。这个信息来自BBC,由刘钊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