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对留学有何影响?

留学方案2025-10-21 16:05:10佚名

2026 THE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最新排名发布!

此前QS、U.S.NWES以及软科排名均已发布,如今2026年最新的全球高校四大评价体系结果也全都揭晓了。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THE 的名次作用已经不局限于学术层面,它直接关系到归国后的文凭受认可程度,关系到能否获得居住许可,关系到人才引进的资格,也关系到能否报名参加选调生项目等政策方面的问题。

为了不断展现全球范围内各类研究型高校的当前及未来教学科研成果,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的绩效评估标准与上一年保持一致,涵盖五个维度,具体包括:教学水平、科研氛围、研究成果、产业互动以及国际视野。

该机构的学术氛围与研究成果之比高达五成九,归类为“常规顶尖高校”类型。倘若打算在学问领域持续深耕,这个排名可作有益借鉴。

那么,今年的 THE 排名有哪些新变化?

本次排名亮点

全球规模与覆盖创新高

此次榜单囊括了115个境域内的2191所大学,较2024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范围。亚洲地区的院校表现优异,共有929所机构来自36个境域入选,在全球总数中占据了42%的比例。

Top10:顶尖高校格局稳定,牛津大学十连冠

2026年泰晤士世界排名前十的名单,跟往年相比变化不大。牛津大学连续十年稳居首位,是该榜单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如此长时间的连续领跑的高校!

麻省理工学院去年的出色成绩得以延续,稳固了全球第二的位置,同时也是美国高校中排名第一的学府。

普林斯顿大学的位次持续攀升,刷新了它在此前的最佳记录,剑桥大学也紧随其后,一同跻身前三行列。

哈佛大学排名比前一年下滑了两个位次,现在和去年位列第六的斯坦福大学一起,共同占据了第五的位置。

紧随其后的是:

️ 加州理工学院与去年保持一致,排名第7;

️ 帝国理工学院上升1名,位列第8;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下降1名,位列第9;

️ 耶鲁大学依旧是前十“守门员”。

能够看出,在前列十名之中,美国和英国的学校依然占据着核心位置,具体来说,美国高校有七所,英国高校有三所。

2026年各大排行榜单里都排在前十的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各种评估标准变换,这些学校依然凭借自身实力,获得普遍认同。

美国高校强势霸榜起步网校,但略显颓势

今年THE榜单中,美国高校依然表现出色,有35所院校跻身百强行列,继续占据超过三分之一的座次。

著名的八大藤校中,除已上榜前十的三所高校外:

本次排名中其他有进步的院校有:

退步较为明显的院校有:

另外,埃默里大学、莱斯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塔夫茨大学、圣母大学都落在了第一百名之后,乔治城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东北大学、波士顿学院更是滑到了第二百名以下!

【世界】——美国大学

英国牛剑霸榜第一,3所G5跻身前十!

本次 THE 世界大学排名公布澳门大学排名,英国有十一所大学跻身全球百强行列,数量比上一年度减少了一所。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属于顶尖学府,帝国理工学院也是知名高校,伦敦大学学院同样享有盛誉,爱丁堡大学历史悠久,伦敦国王学院实力不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以社会科学见长,曼彻斯特大学是重要研究机构,布里斯托大学排名靠前,格拉斯哥大学历史悠久,伯明翰大学同样知名。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位列前十之中,分别位列榜首、第三位和第八位。

剑桥大学持续十年稳居首位,其突出之处在于科研条件获得了满分评价,这是它领先的关键因素

️ 剑桥大学排名上升两位,时隔两年再次重回第三;

️ 爱丁堡大学位列29,可以说是G5之外最强的英国院校。

谢菲尔德大学去年重新回到前百行列,今年却遗憾落出前100名。不过,该校在2026年QS排名中依然保持在前百位置,因此毕业生的回国认可程度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各种排序方式之间的不同,是造成这种排名不一致现象的关键因素。这也解释了国内在吸引人才和办理落户手续时,通常会参考好几个世界范围内的排名,而不会仅仅依据某个单一的排名结果。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情况值得关注,它今年在THE排名中已经跌出了前50位。在QS和软科排名中,该校同样没有进入前50。尽管它在社会科学方面仍然是顶尖学府,不过对于那些需要世界前50排名的职位或政策项目而言,LSE的排名变化可能会产生实际作用。

【世界】——英国大学

亚洲高校表现抢眼,势不可挡!

香港地区

香港众多大学在本排名中取得了非凡突破,所有八所入榜高校的排名均获得改善,这一表现使该地区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达成此目标的区域,并且其中两所大学是首次进入榜单。

最新进入排名的香港教育大学和岭南大学成绩突出:前者排在全球第195位,后者进入301到350名段,补足了香港师范院校和人文社科院校在THE榜单中的空缺位置。

其他高校的排名大幅提升,含金量显著增强,例如:香港大学在香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全球排名第33位,比上一年度前进2位;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排名第41位,比上一年度上升3位;香港科技大学排名上升8位,达到第58位;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分别位列全球第75位和第83位。

中国大陆

清华高校位列亚洲首位,再次稳固全球第12的位置,北大学府则连续两年稳居全球第13的排位。

中国大陆高校进入全球前40强的机构增加到了5家,较之前增加了2家。最新加入的大学有浙江大学,它从世界并列第47位提升到了第39位,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它从第52位上升到了第40位。

复旦高校位列其中,排名三十六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紧随其后,位列第五十一,南京大学则排在第六十二位。

中国澳门:突破性进步

新加坡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这两所一流学府,持续位列世界前五十位,名次几乎没有变动,是亚洲高等教育领域的压舱石。

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保持第十七位,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变化,这种情况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相似,都处于所谓的“稳定发展阶段”,南洋理工大学位列第31位。

日本

日本共有四所大学入围,分别是东京大学澳门大学排名,它的排名是26,京都大学,它的排名是61,东北大学,它的排名是103,以及大阪大学,它的排名是151。

韩国

韩国共有六所高校入围,分别是首尔国立大学,位列第58名,韩国科学技术院,排名第70位,延世大学,排位第86,成均馆大学,排位第87,浦项科技大学,排位第141,高丽大学,排位第156。

未来趋势:西强东升” 加速,亚洲话语权提升

亚洲入选大学数量565所首次超过欧洲487所,慢慢瓦解了美英长达百年的独占局面,未来五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可能进入世界前十行列,东南亚地区的新兴大学或许会形成新的竞争力量。

近年来,港台地区、日本及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留学热度持续攀升,这恰恰说明了这一现象。

澳洲高校逆袭!墨大稳居澳洲第一!

在海外顶尖学府普遍遭遇发展瓶颈的时候,澳洲的大学们却取得了一系列超出预期的优异成果。

澳大利亚仍有6所院校位居百强之列:

️ 墨尔本大学上升2位,位居全球37,稳居澳洲榜首;

悉尼大学名次提高八个位置,由原来的第六十一名提升到第五十三名,是此次最多出人意料的结果之一。

️ 新南威尔士大学从83位上升至79位;

️ 昆士兰大学从77位下降至80位;

莫纳什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位次未变,前者位列全球第58名,后者则排在第73名。

【世界】——澳洲大学

除了传统名校外,今年多所非八大院校表现亮眼:

其他热门国家表现

加拿大院校表现:

三所高校跻身前百名之列,多伦多大学位列第21位,麦吉尔大学排第41位,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居第45位,它们共同构成了领先阵营,这组高校在医疗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就,表现十分亮眼

欧洲大陆:德国和法国领头

德国:共有8所高校跻身百强名单,其中慕尼黑工业大学排名第27位,慕尼黑大学位列第34位,海德堡大学排名第49位,均进入前50强,德国在理工科和医学领域一直保持领先优势,计划学习工程专业的留学生,往往倾向于申请德国TU9理工联盟院校。

法国:四所大学跻身百强行列,巴黎文理研究大学位列第48名,巴黎理工学院排名第68位,这两所院校借助院校整合实现了显著发展,优质学府大多集中巴黎,该城亦是欧洲学术版图中的核心区域之一。

【全球完整版排名】

择校建议

对于准备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高校的声誉是选择学校的参考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决定性标准,不能作为唯一参考。如果只盯着顶尖学府的标签,可能会与个人的实际情况和目标产生偏差,因此需要全面考量,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1、匹配专业实力

大学排名展示的是高等学府的整体水平,有些名次不突出的学校,或许在个别学科领域具备卓越的条件,例如先进的实验设施、紧密的企业联系以及杰出的学者团队。

2、结合职业规划

如果打算大学结束后继续在本地工作,应该着重考虑学校的“社会声誉”和“所在区域”;如果打算回到国内发展,可以参考国内单位对学校的了解程度。

3、参考留学成本

世界各地的生活开销差别很大,学校的“学习环境”(例如小组式教育对比大众化授课、偏重理论研究还是注重动手能力)也应当和个人学习方式相吻合。

4、交叉多份排名

四种主要排行榜各有不同角度,建议互相参照,例如申请理工科可以主要参考软科ARWU(以数据为依据),申请经济管理类可以留意QS(以就业为标准),申请学术型项目可以优先考虑THE(以学术为准则)。如果某所大学在多个排行榜上都持续处于顶尖位置,那么它的整体水平更加值得信赖。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