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的博士项目录取结果公布,其中一位来自同济大学的学子引起了广泛关注,他成功跻身该项目为数不多的中国大陆本科生之列。这位学子正是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22届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上海市的杰出毕业生李博文。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将带着对学术的渴望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踏上前往美国的留学之旅。
迈出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2018年,李博文从湖北省华师一附中毕业,随后他踏入同济大学,选择了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他对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总是力求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到透彻理解。
大学初期,他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智能机器人的兴趣逐渐加深,并在底层机器人技术、设备操控等领域获得了一定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大二期间,他与班主任符长虹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课题组专注于机器视觉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决定加入课题组,踏上了科学研究的征程,迈出了自己科研生涯的第一步。
在头三个月里,他遵照老师的指导,对机器人目标跟踪领域内近十年来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阅读,同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评估工作。基于这些研究,他撰写了一篇详尽的综述论文,全文共计36页。该论文最终在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地球科学与遥感杂志》上发表,成为该领域首篇关于无人机跟踪的综述文章。该文也曾被极市平台报道为2020年度最佳目标跟踪综述之一。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夜间无人机跟踪方法
在研读相关关键文献的过程中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李博文获得了灵感,从而开始聚焦于无人机在夜间对目标进行追踪的技术难题。在黑暗环境中,无人机所捕捉的图像往往模糊不清,难以进行有效分析。目前,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显不足。
他反复进行实验,旨在探寻解决无人机夜间追踪难题的科学途径。尽管屡遭挫折,但他不懈地探索,经过多次试验,一种适应黑夜环境的新型无人机追踪技术应运而生。为了给这一新兴领域提供可靠的评估标准,他还制作了全球首个无人机夜间追踪数据集。
2021年3月,该成果的相关研究论文成功入选并在2021年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的顶级盛会——IEEE大会上予以发表。同年6月,李博文出席了此次大会,并进行了精彩的口头报告,此举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此研究基础上,他成功将反暗跟踪技术扩展成适用于全天候(包括白天和夜晚)的跟踪手段,相关研究成果已获得国际移动计算领域的顶尖期刊(IEEE on )的认可并予以发表。
谈及李博文的学术成就,他的导师符长虹副教授不禁感到自豪,表示:“李博文同学在科技领域不断攀登高峰,他的关键性创新成果已赢得国内外众多知名机构的关注和认可,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未来必将在科技创新领域展现出巨大的领导力。”
与美国高校课题组合作开展研究
去年四月,李博文向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提交了申请,参与了该学院官方举办的夏季暑研学者项目。凭借其卓越的科研成果和流利的英语口语能力,他成功通过了选拔,跻身全球仅有的61位入选者之列。这一成就使他得以与该校机器人学院的无人机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
在项目领域,李博文独自承担了一项关于机器人自主探索的小样本目标检测研究任务,同时,他主动与世界各地的学者展开深入合作与交流,其研究成果近期成功入选了2022年欧洲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级盛会。
他对研究的执着与热情无比坚定,学术成就显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深信他将来必将在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的重大成就。与他共事的教授这样赞誉道。
由于双方合作顺畅且成果显著起步网校,他顺利被选入今年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的博士项目。他怀揣着更高的学术追求,在科研征途上持续努力,勇往直前。
李博文表达了他的愿景,他渴望在将来成为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学成之后,他希望能够回到祖国,为国家的高水平科技自主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