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战役:拿破仑覆灭,欧洲命运改写,它经历了哪些阶段?

留学资讯2025-07-24 11:06:46佚名

1815年6月18日,英国与普鲁士联军在比利时滑铁卢战场大败拿破仑指挥的法军,拿破仑的军事霸权与政治生涯至此终结,法兰西第一帝国随之覆灭,欧洲的命运亦因此发生改变。如今,人们常用“遭遇滑铁卢”这一成语来形容彻底的失败。

那么,这场战役经历了哪些阶段呢?法国军队闪击,功败垂成。

1815年,曾遭流放的拿破仑,借法国局势不稳之际,毅然回国,受到了沿途军民的热烈拥护,得以复辟。在维也纳会议中,各国因利益纷争而争执不休,但听闻此事后,立即放下旧怨,迅速组建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并再次召集了超过七十万的军队,共同围剿拿破仑。

至同年六月,英普联军二十万已踏入比利时境内,而俄奥两国军队近四十万尚停留在东欧,拿破仑意图在反法联军完成集结前逐一击败他们,因此他在6月15日率领十二万大军迅速挺进比利时。

林尼、四臂村、滑铁卢位置图

滑铁卢大学专业_拿破仑滑铁卢之战失败原因_滑铁卢战役详细过程

6月16日,林尼战役爆发,普鲁士军队遭遇拿破仑的突袭而措手不及,遭受重创。然而,拿破仑对此次战役的胜利果实过于乐观,误以为普军已完全溃败。因此,他既未立即派遣部队进行追击,也未对普军可能的撤退路线进行详细侦查。直至次日黎明,拿破仑派遣将领格鲁希率领3.3万士兵追击普军,但此时普军已趁夜色迅速撤离。法军只能凭借推测来决定追击的路线。

在同一天,拿破仑针对四臂村的英军实施了突袭。当英军主将威灵顿听闻普鲁士军队战败的消息后,于上午10点带领部队开始撤退。此时,拿破仑手下的杰出将领内伊本有截住英军撤退的机会,英军本将面临内伊和拿破仑的夹击而覆灭,然而,由于侦察兵未能发现英军撤退的迹象,内伊错失了这一绝佳时机,导致英军得以安全撤退。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在下午2点降临,这阻碍了拿破仑指挥下的骑兵部队的追击行动,导致法军错失了包围英军的良机。当天,英军成功逃至滑铁卢周边地区,而法军原本消灭英军的绝佳时机也随之化为泡影。

英国名将威灵顿拿破仑与联军鏖战滑铁卢。

17日晚,威灵顿获知消息,普鲁士军队已摆脱了格鲁希的追击,预计次日下午可抵达增援。于是,威灵顿果断决定在滑铁卢与法军展开一场激战,并静候普鲁士援军的到来。然而,法军对此一无所知。

威灵顿将军,英军的主帅,堪称防御战术的行家里手,他擅长巧妙运用地形之利,抵御敌军的攻势,并在时机成熟时发起反击。滑铁卢战场,他早已视为理想的战场选择,在此地留学之路,他巧妙地将自己的主力部队部署在山坡的背面,即所谓的“反斜面”位置,以此降低法军炮火对英军的伤害。此外,17日的暴雨使得战场地面泥泞不堪,进一步限制了拿破仑军队中炮兵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滑铁卢之战示意图

滑铁卢战役详细过程_拿破仑滑铁卢之战失败原因_滑铁卢大学专业

18日早晨,拿破仑原本计划在九点钟发动攻势,然而由于地面湿滑泥泞,法军的全面进攻不得不推迟至午后一点。尽管如此,拿破仑仍旧在上午十一点十五分派遣部队对英军右翼的乌古蒙村进行佯攻,意图将英军中路的力量引向右翼。随后滑铁卢大学专业,他打算集中优势兵力对英军中路发起猛攻,从而将敌军拦腰截断。

然而,进攻乌古蒙村的法军指挥官热罗姆(拿破仑之弟)却对局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他计划带领部队强行攻占所谓“防御薄弱”的乌古蒙村。实际上,这个村庄对于英军的右翼防线至关重要,威灵顿将军特地派遣了他麾下最精锐的1000多名步兵来守卫这个要地。热罗姆的攻势屡遭挫败,愤怒与羞愧交织的他频繁地要求增派援军,然而,原本旨在分散英军注意力的法军假动作,却演变成了一场持续整整一天的激烈战斗,大量法军反而被英军牢牢牵制。

午后一点,拿破仑正准备对英军的中路发动反击,却意外地发现至少一个军的普鲁士部队正从东北方向迅速逼近。按照拿破仑原先的部署,他曾派遣三万士兵由格鲁希指挥,去追击普鲁士军队,意图阻止他们与英军会合。而拿破仑自己则打算独立对抗英军。然而,此刻普鲁士军队出现在滑铁卢的东北部,这表明格鲁希的追击行动出现了重大失误。实际上,由于格鲁希的追击路线出现偏差,既无法阻止普鲁士军队与英军会合,也无法对滑铁卢战场提供支援,成为了一项无法完成的使命。普鲁士军队的主力正急速赶往滑铁卢,而格鲁希距离那里尚需大约10个小时的路程。

尽管如此,拿破仑依旧坚信自己能够在普鲁士主力军抵达之前彻底击败英军,因此仅派遣了不足一万的兵力进行阻截,并于一点三十分在中路发动了全面进攻。凭借四个师的雄厚兵力,法军迅速突破了英军中路的最前沿阵地。然而,由于在同一区域投入了过多的兵力,再加上法军军官普遍缺乏实战经验,步兵队伍陷入了拥挤和混乱,未能迅速调整阵型,最终在英军的反击下迅速败北。英军重骑兵因队列核心未配备能够管束士兵的军官,故而历来在冲锋伊始便难以掌控,此次亦然。英军两支骑兵旅在追击法军败兵时,如同狂暴的蛮牛一般冲入法国的炮兵阵地,尽管他们摧毁了法军众多火炮,但旋即遭到前来支援的法军骑兵的重创。这场双方的第一回合交锋最终以双方均受重创而结束。法军的两支部队已丧失作战能力,同时,英军也遭遇了步兵旅的损失,以及约三分之一的骑兵伤亡。

拿破仑滑铁卢之战失败原因_滑铁卢战役详细过程_滑铁卢大学专业

《永远的苏格兰》这幅油画生动展现了英军苏格兰灰骑兵勇敢地冲向法军的激烈战斗场景。

午后三点三十分,法军展开了第二波攻势,在这过程中,为了抵御来自东北方向的普鲁士军队,青年近卫军与老近卫军不得不陆续撤出主战场。而在此期间,法国骑兵的主将内伊错误地将英军的阵型变动解读为英军的撤退,于是冒然派遣了五千骑兵发起对英军步兵阵线的冲击。面对这一攻势,英军步兵迅速转变为营方阵进行防御,并在己方骑兵的支援下成功击退了法军的骑兵冲锋。骑兵未能迅速扭转战局,然而法国骑兵预备队的军官们却纷纷冒然发起突袭,这些缺乏实战经验的军官们普遍过于热情,缺乏必要的谨慎。因此,近万名法军骑兵瞬间涌入仅宽500米的战场,场面拥挤如同遭遇严重的交通堵塞,行动艰难,进攻效能显著下降。

法军的骑兵大冲锋

尽管如此,到了当天的5点钟,法军依然成功夺取了英军中路的关键阵地拉艾圣。此时,英军在拉艾圣村后方的防御力量极为薄弱,法军趁机有可能将英军拦腰截断。

滑铁卢大学专业_滑铁卢战役详细过程_拿破仑滑铁卢之战失败原因

然而,此刻投入第二轮攻势的法军普遍感到精疲力竭,已无法继续向前推进;同时,拿破仑暂时也缺乏可调动的预备兵力。

英军以营级步兵组成空心方阵防御

到了晚上7点钟,拿破仑才将先前派遣至东北方向拦截普鲁士军队的精锐近卫军召回,随即对英军发起了最后的攻势。然而,此时威灵顿已经迅速填补了英军防线上的漏洞。法军因延误了一个小时而发动的进攻,最终以近卫军的惨痛失败告终。

老近卫军战斗力最强时遭遇溃败,紧接着,在英军与普军的合力夹击下,法军全线崩溃。拿破仑那传奇般的一生中的最后一场战役,就此画上了句点。仅仅4天之后,拿破仑再次被迫退位,波澜壮阔的拿破仑战争,也最终落下了帷幕。

滑铁卢战役详细过程_拿破仑滑铁卢之战失败原因_滑铁卢大学专业

法国军中最负盛名的老近卫军法军一败再败,拿破仑无力回天。

在关于滑铁卢战役的诸多讨论中,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当时指挥着三万法军的主将格鲁希,盲目遵从了拿破仑追击普鲁士军队的指令,未能对滑铁卢的战斗提供支援,这一决策被认为是导致法军战败的重要原因。然而,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种看法存在不少问题。实际上,即便格鲁希立即动身赶往滑铁卢,按照常规速度,他至少也要到晚上9点之后才能到达,而那时战斗早已落下帷幕。

他之所以被委以追击普鲁士军队的重任,但普军却能在18日之前与英军会合,这主要是因为拿破仑对林尼战役的胜利果实评估过高,因此他下令在17日才开始追击,这给了普军充足的时间在夜间重新组织撤退。

事实上纵观整个战役的过程,法军各个环节始终问题不断。在17日的四臂村战役中,由于恶劣的天气状况以及内伊的指挥失误,原本旨在包围英军的计划未能如愿,使得英军得以安全撤离至滑铁卢;而在滑铁卢,法军对英军右翼的佯攻转变为了强攻,却无谓地消耗了自身兵力;两次中路进攻均因在狭小区域内投入了过多兵力,导致部队拥挤混乱,最终功亏一篑。

拿破仑个人的失误固然是法军一系列挫败的成因之一,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历经了征俄的惨痛失败和莱比锡战役的失利,法军已不复当年那支在欧洲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强大军队。精英士兵几乎损失殆尽,中低层军官普遍缺乏实战经验,对部队队形和纪律的掌控能力大幅削弱。此外,众多高级指挥官的离职,以及拿破仑在人事任命上的失误,使得法军此时已无法实施拿破仑心中所规划的战术。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滑铁卢大学专业,拿破仑的败局在三年前他征战俄罗斯失利的那一刻便已确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