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展历程与师资队伍简介

留学资讯2025-07-28 09:06:12佚名

学院概况

01发展历程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2001年,该学院由郑州大学材料系、建筑工程学院的部分专业、郑州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以及数理力学系的部分专业合并而成。至2019年9月,该学院与河南省资源与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实现了合署办公。

02师资队伍

学院目前拥有教职工总数达252名,其中国内有245名在职在编,另有7名是全职聘用;在教师队伍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专任教师有217位,教辅人员15名,管理人员则占据20个岗位。在专任教师队伍中,拥有正高级职称的有52位,副高级职称的有55位;其中包括2位院士,8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位国家教学名师,3位省级教学名师,8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3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的入选者,1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位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7位国际期刊编委。

03人才培养

该学院开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以及材料化学三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两个专业均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基地。在众多荣誉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更是荣获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高等教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称号,同时也是河南省首届认定的名牌专业,以及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此外,该专业还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致力于实施材料类卓越工程师2.0人才培养计划。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一级学科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立材料与化工、机械(原称先进制造领域)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包含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四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包装材料与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皮革化学与工程五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此外,还设有材料与化工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坐拥材料加工工程这一国家级重点学科,以及国家“211”一、二、三期重点建设的学科地位。此外,学院还被评为河南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优势特色学科(A类),材料学、皮革化学与工程亦为河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同时,学院还设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它与世界知名学府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长岗技术科学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维也纳工业大学以及布拉格捷克理工大学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院常年为师生提供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并具备培养留学生的能力,整个校园洋溢着浓厚的国际化氛围。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2019年,我国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该团队荣获国家级金奖。

国际合作基地(科技部,2015)

01专业简介

郑州大学开设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拥有将近六十年的教育传承,这一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自我国签署《华盛顿协议》以来,该专业便成为了首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项目之一。此外,该专业在2019年顺利进入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该学科所依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已被认定为河南省的优势特色学科(A类),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并纳入了世界一流学科(“双一流”)的培育序列。本专业涵盖了“金属材料与成形加工”、“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三大研究方向,专注于先进金属、特殊陶瓷及耐高温材料等领域,致力于培养具备金属、无机非金属和新能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能在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等方面发挥高级研究和工程技术作用的专业人才。

02师资队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拥有一支由95名教职工组成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宝钢优秀教师1名,河南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及文明教师共5名,河南省特聘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30名,以及教授35名。归国留学人员共有19位,博士学位教师达到64名,从而构建起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年轻、团队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该队伍拥有一支国家级教学团队,开设了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两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及一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此外,还荣获了6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曾先后担任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的主导,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和“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工业项目、教育部重点科研任务以及省级重大公益项目等,总计主持和参与了超过100项的研究课题,并在科技进步方面荣获了30多项省部级以上的奖励。

03人才培养与平台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育模式融合了理论教学、实践锻炼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该专业主要教授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研究方法、材料性能以及材料计算与模拟等。此外,还设有多个模块课程,如金属材料学、生物医用材料、陶瓷工艺原理、无机功能材料、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新能源材料、电化学以及化学电源等。该培养体系所依托的平台涵盖:绿色选冶与加工领域的国家及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低碳环保材料智能设计方面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先进镁合金实验室、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实验室等多个重点实验基地。本专业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激励本科生加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和参与国家级大学生竞赛项目。学生们在连续多年的全国金相大赛以及“互联网+”、“挑战杯”、“节能减排”等众多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殊荣。

04就业与深造

该专业培养的学子理论基础牢固、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突出,因而备受国内外知名高校及众多大型企业的喜爱。众多本科生成功保送或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同时,直接步入职场的学生在诸如国家知识产权局、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国内高新技术公司、国有企业以及与材料行业相关的企业中找到了自己的工作机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

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所研发的宇航员舱外活动用面窗受到了解放军总装备部的极大认可,该团队因此荣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

01专业简介

该专业在高等教育领域拥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并且荣幸地被列为郑州大学“211工程”首批重点扶持的学科之一,涵盖了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加工以及高分子智能材料与设计等三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领域。本专业致力于造就一批掌握坚实的高分子材料专业基础理论、核心原理及实验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能够胜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的生产、研究及开发任务,而且还能在相关领域的管理和运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02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教职工队伍49名成员,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选拔的1位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5位专家,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位,17位博士生导师,19位教授。此外,47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34位是留学归国的博士或海外访学教师。肩负起国家科技攻关以及科技支撑类项目共五项,参与国家载人航天项目两项,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七十多项。同时,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级别以上的奖励六十多项。

03课程与平台

本专业涵盖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研究方法等材料学科的基础课程,同时还包括了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反应工程等领域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面,我们依托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性能尼龙工程塑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活性聚合与功能纳米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

04培养模式

推行深入的材料学科基础教育,并强化高分子学科特性的培养体系。学制为四年,毕业时授予工学学位。自大学二年级下学期起,学生将选择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加工以及高分子智能材料与设计等三个专业方向,并采用导师指导制度。在此制度下,学生将在导师的引导下,有组织地开展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制备、加工及表征等方面的科研训练,同时重视提升学生的科学修养和创新能力。

05就业与深造

本专业的学生在材料制备与加工等多个领域,如航空航天、先进制造、高端装备以及新材料等,能够从事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等工作。这些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全面的科研训练,因此备受国内一流高校的青睐。每年大约有20%的学生能够获得免试研究生的推荐资格,而研究生的录取比例大约在60%到70%之间,此外,大约有10%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

材料化学专业介绍

01专业简介

材料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源自现代材料科学与化学的融合,自2008年起开始招生。该专业依托郑州大学资源与材料、化学两个“一流学科”的强大支撑,在工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着力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特色的理科专业人才。毕业生需熟练掌握材料科学和化学的基础理论、核心原理以及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具备传统理科与工科的双重知识背景,成为应用型理科人才。

02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由36位专任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4位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2位博士生导师,以及14位教授。此外,34位教师持有博士学位,26位教师是留学归国博士或曾在海外进行访学交流。负责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过五十项,荣获省级及以上荣誉四十多次,其中包括一项国家发明奖、一项国家科技攻关表彰奖、一项科技部杜邦科技创新奖,以及五十多篇河南省优秀论文奖。

03课程与平台

设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化学课程,同时开展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导论、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剖析与鉴定、材料化学软件等材料专业课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分子化学课程更是被评为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实践教学得以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的高性能尼龙工程塑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以及河南省活性聚合与功能纳米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的支持下开展。

04培养模式

采用材料与化学相结合的定制化教育体系,学制为四年,毕业生将获得理学学位。自大二起,学校推行导师辅导制度,学生在导师的引领下,系统性地接受材料设计、合成以及制品制备等全过程的科研训练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特别强调提升学生的科学分析和实际操作技能。

05就业与深造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与材料科学和化学相关的多个行业找到工作机会,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电器、食品饮料包装以及化妆品行业等,从事研发、质量检测和品质控制等工作。每年,本专业都会向国内一流高等学府推荐超过15%的学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研究生阶段的录取比例大约在60%至70%之间,而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大约占10%。

敬请关注“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这里将为您提供关于我国“211工程”重点扶持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的丰富信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