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公众号的第143篇分享文章,由我们专栏作家、在美国大学执教的教师小舞撰写而成。至2014年2月4日,已有众多朋友与您一同关注并订阅了我们的公众号。
在美国的一所大学任教期间,我时常接到众多咨询,他们询问关于美国留学的具体开销、一年的总费用、勤工俭学的收入以及相关信息渠道。我本计划针对这些问题撰写几篇专门的文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迟迟未能付诸实践。不久前,我偶然发现了一份中国教育机构发布的调研报告。报告指出,在计划或打算出国留学的学生群体中,家庭年收入不足30万元的占比高达52.28%。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许多家长不惜花费大量资金将子女送出国门,却不知更大的挑战即将来临。每年六七月,美国大学的账单便会如潮水般涌来。如今,美国学费年年攀升,涨幅更是惊人。这迫使一些家长不得不变卖房产、车辆,甚至全家三代人共同筹集资金以支付账单,看到这一幕,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尽管盛行将子女送往海外深造的风气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不论动机如何,踏上这条道路的第一步便是筹集资金——当然,对于家境富裕的家庭而言除外——因为这笔费用绝非微不足道;前往美国的留学开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学校收取的费用涵盖了学费、住宿费、餐费、教材费用以及日常用品等开销。
个人所需承担的费用包括:交通出行费用(涵盖国际航班机票)、通讯设备费用(如手机等)、非移民身份相关文件及签证费用、医疗及人身保险等开销。
在美国深造期间,学生可能获得的收入来源涵盖诸如中国奖学金、助学金、贷款以及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关于这些内容,本文将仅作简要介绍;具体细节,我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深入探讨。
基于我在美国求学及任教十余年的亲身经历,我将逐一详细阐述这些相关费用。
一、美国大学的收费
美国公立大学的学费在本地学生与外州(包括国际)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私立大学则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这主要是因为公立大学的部分资金来源于州政府的税收,而外州或外国学生的家庭并未在该州缴纳税款,因此无法享有这种优惠。各州对本州生的规定基本一致,通常要求申请者在入读学校前已在所在州居住超过一年,并拥有相应的纳税记录。相较之下,国际学生需由学校提供签证文件以证明其在美国的学习身份,故而他们通常按照外州生的收费标准缴纳费用。部分学校甚至对国际学生实行单独收费,其费用有时甚至超过外州生。
我将对公立大学中本州及外州(国际)学生的学费进行一番简要比较,这样一来,你很快便能洞察出在经济状况不佳的当下,为何美国高校如此热衷于吸纳国际学生。
以弗吉尼亚大学2012-13年度为例:
本州生
学费(): $12,224
住宿(Room ): $5,170
伙食(Board rate): $4,270
书本(Books and ): $1,220
各种杂费( ): $2,470
总额:$25,354
此数字代表本地区学生选择寄宿生活的费用,而若选择在校外居住(大多数学校规定一年级学生不得在校外住宿,但自二年级起则可),若自行烹饪,则能节省部分开支。
外州生(含国际学生)
学费(): $38,236
住宿(Room ): $5,170
伙食(Board rate): $4,270
书本(Books and ): $1,220
各种杂费( ): $3,710
总额:$52,606
上述学费差异在美国众多高校中普遍存在,显而易见,当前经济形势不佳使得各高校所获得的财政拨款缩减,而外州及国际学生则迅速成为美国公立院校的重要经济来源。
接下来,我们再考察一下这所知名私立学府——杜克大学在2012至2013年度的学费情况。
学费(): $44,101
住宿(Room ): $6,140
伙食(Board rate): $5,630
书本日用杂项( ):$3,472
总额: $59,343
通过对比这些数据,我们发现私立与公立大学在费用上的差异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并不明显,因此那种认为就读公立大学就能节省费用的观点对于留学生而言并不适用。此外,我还列出了其他几所知名私立大学在2012-2013年度的全部费用,以供有兴趣者参考。
哈佛( ) $54,496
耶鲁大学(Yale )$58,600
斯坦福大学( )$54,506
哥伦比亚大学( ) $61,642
布朗大学(Brown )$55,016
卡内基·麦隆( ) $59,710
观察这些数据可以发现,若选择赴美深造,必须在每年开学前向学校支付5至6万美元的学费,方可获得进入美国校园的机会。
二、个人消费
1、车旅费:
国内及国际往返机票费用,以北京至华盛顿的往返机票为基准,根据季节差异,经济舱票价在1000至3000美元(含税)范围内波动。学生放假期间正值旅游旺季,若非提前购买,机票价格往往异常高昂。
2、非移民身份文件含签证费用:
大多数学生持有F-1学生签证,这类签证属于非移民类型。签证到期后,若要离境并重新返回美国,必须依赖有效的I-20表格申请续签,因此,在规划国际旅行费用时,还需考虑签证相关费用的支出。
3、手机和上网等费用:
美国各大学普遍提供无线网络服务,若学生选择校内住宿,相关费用中已包含上网费用;而校外住宿的学生则需额外考虑这一开销。通常,电视缆线接入的宽带费用大约每月为四十美元。至于手机费用,则根据不同套餐,每月费用从三十美元至一百多美元不等。
4、汽油和行车保险:
美国人民以驾车为生活方式,位于郊区的学府若无车则出行极为不便。购车成为一项固定的开销,而维修费用则难以预估。目前油价每加仑约三美元,具体支出因每年行驶里程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未婚的年轻人来说,购买车险的费用相对较高。在汽车消费方面,每月仅需四五百美元即可轻松应对。
5、医疗和人生保险:
这一点至关重要,众多中国家长和留学生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尤其是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得美国高校对此类要求愈发严格。今年四月,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的一名中国留学生王柯不幸遭遇车祸导致瘫痪。尽管肇事者已被法律制裁,但此案所涉及的医疗及保险问题也随之凸显。玛合日娜,这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因腰疾困扰而被迫中断学业,丧失了学生的资格。她的父母因探亲需求无法获得签证,而且他们还同时承受着经济和医疗的双重压力。面对这些复杂难题,众多美国高校推出了严格的新政策留学之路,例如哈佛明确要求外籍学子提供美国保险公司的医疗保单,若未能满足此条件,学生需支付高达2,168美元的年度健康保险费用方可注册入学,同时所购保险还需包括紧急医疗运送费用。在美国,一年花费两千余元的医疗保险并不算高昂,然而,一旦患病,即便是治疗一场普通的感冒或发热,费用也需四五百美元,更不用说其他更复杂的病症了。
三、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和勤工俭学
如前所述,这一部分在本篇我只简单叙述,以后会专门撰文。
1、基于成就的奖学金 (Merit Based )
这情形与中国奖学金颇为相似。在美国,一些知名大学如约翰霍普金斯、杜克、南加州、西北、芝加哥以及华盛顿等,均设有此类奖学金。学生若想获得这一资助,需额外单独提交申请,包括撰写申请文章、提供推荐信等材料。然而美国大学费用,近年来经济状况不佳,此类奖学金大幅减少,竞争亦愈发激烈;要想在校期间维持这类奖学金,必须在四年内维持一定的学业成绩(GPA)以及满足其他相关要求。
2、基于需求的奖学金 (Need Based )
这情形与我国助学金颇为相似,美国多数院校均设有此类奖学金。只要达到录取门槛,能否获得此类奖学金主要取决于家庭经济状况,而与学术成绩、才艺、体育成绩等并无直接关联。然而,国内媒体往往将其一概而论,也称之为奖学金。在美国,几乎所有常春藤盟校、斯坦福、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学院等仅设立基于需求的奖学金,并未设立基于成就的奖学金。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这种奖学金的规模大幅缩减,美国学生获得的机会也随之减少;同时,该奖学金的发放给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引发了美国学生的不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在美国,纳税人的权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对于中国留学生的未来,前景显得相当黯淡。
3、贷款:
这是需要偿还的资助,所以对国际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
4、勤工俭学:
学生签证持有者不得在校外从事工作,若违反此规定并遭查处,其学生签证将被立即取消,此举系因违反了相关移民法律法规。校园内从事兼职是被允许的,然而与美籍学生争夺校园内的工作岗位,我们无论是在语言能力还是工作经验上都处于不利地位;再者,全日制学生的每周工作时间上限设定为20小时,此类工作通常只提供联邦规定的最低工资,即每小时7.5美元,据此推算,每月税前收入最多可达五六百美元;而大学学年通常持续约八个月,从理论上讲,全年税前收入不会超过5,000美元,与昂贵的学费相比,这点收入简直是微不足道。而且,根据我多年以来每学期指导约20名学生助理的经验,美国学生每周工作10小时都显得有些吃力,若增加到20小时,对于那些语言能力尚待提高的外国学生而言,维持良好的学业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四、学费连年调涨的趋势
Mae,作为最大的私人学生贷款机构,其统计数据表明,美国高校的最新动向是奖学金和助学金的逐年减少,同时学费也在持续上升。据美国教育部国家统计中心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上一年度,美国公立大学的学费平均涨幅达到了9%,而在加州这一数字更是高达21%。公立大学学费的持续上涨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非营利性质的私立学府涨幅同样达到4%,鉴于私立院校学费的基数相对较高,这4%的增幅所代表的绝对数额不容小觑。
五、结束语
综合考量诸多要素,我觉得在美国完成四年大学教育,所需的30万美元只能算是一个较为保守的估算,这还是在一切顺利、孩子生活相对节俭的情况下。因此,打算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庭,每年至少需要有7.5万美元的收入来支撑这一决策。如果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家长将面临极大的经济压力,甚至可能难以筹集到这笔费用。此外,一旦遇到任何意外情况,这便等同于将孩子的未来置于一场赌博之中。
近年来,尽管学费昂贵且逐年攀升,资助也相对匮乏,承受着这三重压力,中国的家长和留学生群体并未退缩。根据国际教育协会的数据,2011年,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数量较2010年增长了23%,达到了157,558人,这一数字占到了留美学生总数的21.8%,超过了排名第二的印度学生人数的50%。在南加州大学,该校吸引了全美最多的外国留学生,其中中国留学生的人数高达2,515人,在外国留学生群体中占据了显著的优势。
与此同时,国内媒体纷纷报道海归面临就业困境,其中超过四成的海归月薪仅在三千至五千元之间。在美国,我也观察到许多留学生就读于一般或条件不佳的学校,尽管投入不菲,但本科毕业后既无法进入研究生院深造,又难以找到工作,最终因无法维持身份而无奈选择黯然归国。当前经济形势不佳,不仅本科生,即便是硕士和博士,在移民和就业方面都遭遇了双重压力,这一点我将在后续内容中详细阐述。
最后还需强调一点,美国高校普遍实行“宽进严出”的教学理念,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存在一定的淘汰比例,尤其在完成第一学年之后。我所教授的院校,这一比例在20%到30%之间,而某些顶尖学府的淘汰率甚至高达50%以上。因此,家长们需谨记美国大学费用,孩子踏入校园只是征程的起点,未来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对家长和学生来说都将是一次重大的考验。
本说明中涉及的数字仅适用于那些获得美国Board官方认证的正规美国高等学府,不包括社区学院或所谓的“野鸡”院校,亦不含语言学习机构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