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新华社5月23日的报道指出,美国国土安全部在当日发布的一项声明中明确,哈佛大学不仅不得继续招收国际学生,而且该校现有的外籍学生也必须转校,否则他们将会面临失去合法居留身份的后果。
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明确指出,这一举措是对全国所有高等教育机构和学术单位的警示。鉴于哈佛大学多次触犯联邦法规,其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已被取消。据了解,学生及交流学者项目由国土安全部下属机构负责管理,而所有有意招收外国留学生和交流学者的美国院校都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哈佛大学对此作出回应,指出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报复行为可能会对哈佛的校园环境及我国整体造成严重影响。依据该校提供的数据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已占哈佛学生整体比例的27%以上。
在当前巴以冲突的形势下,美国众多高校去年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声援巴勒斯坦的抗议事件。自今年1月特朗普总统上台后,美国政府已责令国内多所一流高校修改政策,旨在消除所谓的反犹太主义倾向。哈佛大学尤其受到美国政府的密切关注,其联邦资金目前已遭暂停。鉴于国际学生往往能够全额缴纳学费,一些哈佛大学的教职工人士担忧,这一政策变动可能会对学校的学术研究实力造成不利影响。
如何影响国际学生?
美国国土安全部于当日发布声明,自即日起,哈佛大学的学生及交流访问者项目(SEVP)的认证已被取消,该学府在2025至2026学年期间将无法接纳任何外籍学生。
美国的教育机构在录取持有F-1或M-1学生签证的申请者时,务必取得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所颁发的SEVP认证。同时,这些机构还需向SEVP提交每个学生的最新住址、学业情况等相关基础信息。
国际学生一旦失去SEVP认证,教育机构便无法为其发放I-20表格,而此表格是维持其学生身份不可或缺的文件。尽管如此,国际学生通常有权在离境前尝试转学至其他已获得认证的学校。
依据ICE的规定,SEVP认证的教育机构对学生及美国政府承担着“至关重要的法律责任”,SEVP将动用美国政府所赋予的全部权限来保障你的权益,并对那些忽视自身职责的学校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在2024至2025学年,哈佛大学迎来了6793名国际学子,这一数字占据了该校总新生人数的27%。校方指出,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新政将对该校相当一部分师生产生深远影响。截至目前,哈佛大学拥有9970名国际研究人员和学者。
来自奥地利的三年级学生莫尔顿(Karl)目前正在海外游历,他对于能否重返校园感到忧虑。同时,国际学生群体中弥漫着紧张气氛,他们纷纷通过信息进行交流。其中一部分学生迫切地想要了解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暑期实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担忧自己可能无法获得必要的经济支持。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致力于跻身哈佛等顶尖学府,如今却不得不陷入等待的境地,思考是否需要另寻他校,同时还要应对签证问题上的挑战。在国际学生身上,民主与专制主义的冲突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被无情地在这两股力量之间来回推搡。莫尔顿如是说。
学生的法律代表巴尼亚斯(Bruce)提出,部分学生或许能够通过申请旅游签证的方式继续留在美国。他期望法官能够介入此事,并针对这一“史无前例”的举措颁布相应的禁制令。
八位移民律师在接受哈佛大学校报的访问中提到,尽管该指令具有全面性,然而,下周即将参加毕业典礼的学生们已经满足了所有毕业条件,并具备了获得学位的资格。
M.律师事务所的移民律师,同时也是哈佛法学院出身的维嘉律师,指出,若国土安全部不调整其决策,那么即将在哈佛大学学习的国际学生们将面临重重困难。他解释道,取消哈佛大学的SEVP认证并不会立刻导致学生签证失效。在政府实施更为严格的措施之前,哈佛大学可能会给学生一段缓冲期,以便他们有时间思考如何应对这一变化。
美国政府并未明确指出具体是15天、60天还是2天,他们并未给出任何信息。面对此类客户,我们会向他们传达一个简短的指示,即“尽快”,并承诺最迟在15天之内协助他们完成转校手续。维嘉如是说道。
进入SEVP认证院校就读的学生可以继续持有有效的I-20文件,从而确保签证的有效性。然而,众多美国高等学府的转学申请截止时间定在三月,这导致学生在申请窗口开启前,其在美国的合法身份可能会受到威胁。
美国移民律师协会的前副主席杰夫·约瑟夫指出,那些拥有可选实践培训签证(OPT)的个人或许无法顺利转校,此类签证使得签证持有者在完成学业后有权在美国工作一至三年。然而,若他们选择转学,原本的工作许可可能会被取消。
哈佛大学在失去SEVP资格的短短数分钟后,加州的一位联邦法官便叫停了一项旨在终止全国国际学生合法身份的初步禁令。这一举措使得众多人士误以为哈佛大学的SEVP资格依然保持有效,然而,这两起案件实际上并无直接联系。
如何影响哈佛大学?
哈佛的教职工中有人忧虑,若中断对国际学生的录取,可能会损害该校乃至整个美国学术界的学术实力。
今年四月留学之路,诺姆指出,哈佛大学在资金来源上高度依赖国际学生的经济支持,以此作为构建与维护其捐赠基金的主要途径。
哈佛大学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且财力最雄厚的学府,坐拥价值532亿美元的庞大捐赠基金,足以抵消任何政府财政削减的影响。然而,对哈佛财务状况的审查却揭示出美国哈佛大学,这些捐赠基金正面临着潜在的风险。
哈佛大学透露,约有80%的资金是定向投入财政支持、奖学金发放、教职岗位设立、学术研究项目及其他各类项目。而剩余的20%资金则将用于保障学校在未来数年的正常运营。
国际教育研究机构指出,绝大多数的国际留学生,即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他们的学费主要来源于家庭或工作收入,而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学生能够从美国的高校或学院那里获得经济援助。
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曾任职于奥巴马政府的前官员福尔曼(Jason)表示,他无法设想哈佛校园中缺少这些杰出的国际学子。他们对于这里的每个人、对于创新、对于美国本身都带来了巨大的益处。高等教育被视为美国的一项重要出口产品,同时也是其软实力的重要源泉。他期望在事态进一步恶化之前,能够尽快采取行动予以制止。
另外,一位对情况了解的教授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指出,一旦美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得以实施,他忧虑“众多实验室可能会陷入无人值守的境地”。
联邦政府于4月份冻结资金的行为对哈佛医学院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该校正面临可能的裁员问题;公共卫生学院则接到了三项研究项目暂停的通知,同时也在逐步终止与校外建筑的两份租赁合同。
目前尚不能排除哈佛大学可能采取法律行动,包括申请临时限制令或初步禁令,以阻止白宫在法院判定其政策合法之前,取消该校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即便如此,哈佛大学的这一举措也只能暂时保障国际学生的身份,而这些学生仍然面临困境,难以安心规划他们的长期未来。
制裁哈佛由何而起?
诺姆下达了最终警告,明确指出,若哈佛大学意图再次招收国际学子,则必须在72小时时限内提交详尽资料,包括该校过往五年间外籍学生涉嫌参与“非法”行为的所有相关信息。
美国政府实施的针对哈佛大学的惩罚措施,源自联邦反犹太主义工作组。该工作组指出,在席卷全美的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中,哈佛大学未能有效保障犹太学生的安全,使其免受骚扰和暴力行为的侵害。此外,美国政府亦计划以哈佛大学为案例,向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发出警示,强调若它们不予以配合,也将面临相似的惩处。
国土安全部于5月22日指出,哈佛大学接纳了“反美且支持恐怖主义的煽动分子”在校园内对犹太学生进行攻击,此举导致校园安全状况堪忧。据该部门引用的哈佛大学近期内部报告,众多犹太学生反映在校园中遭受了歧视或偏见。此外,美国国税局正考虑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资格。
今年四月,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政府暂停了对哈佛大学一项涉及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8.5亿元)资金的拨款。面对此情况,哈佛大学明确表态,他们拒绝向政府妥协,即便这意味着要对国际学生项目进行改革。此举使得哈佛成为了首个公开批评特朗普政府要求美国高校实施重大政策调整的学府。
4月16日,诺姆提出要求,哈佛大学需提供外国学生在校园内参与暴力或抗议活动的相关资料,如音频或视频剪辑。此类资料若被获取,可能导致相关学生面临被遣返的后果。至5月22日,诺姆指出,对哈佛大学的制裁是由于其未能履行基本的报告义务所引发的负面后果。
哈佛大学校长亚伦·加伯在5月初曾明确指出,过去一年半以来,学校实施了一系列变革,其中包括一项旨在打击反犹太主义行为的全面策略。然而,他同时也提醒大家,鉴于对报复的担忧,学校在坚守“法律保护下的基本原则”方面将不会做出妥协。加伯校长强调,目前并无任何证据能够证实政府所提出的“国际学生相较于其他学生更容易遭受干扰、暴力或其他不当行为”的说法。
美国政府打压美国高校时间线:
2023年12月,自当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哈佛大学校长克劳迪内·盖伊在国会针对政府针对校园内亲巴抗议活动的处理进行了作证,此举激起了众怒。此后,盖伊选择辞去职务。随后,在2024年8月,加伯接替了他的职位。
2025年1月,特朗普正式就任。在竞选过程中,他承诺要遏制亲巴抗议活动,并反对多样性、公平和包容性(DEI)计划以及大学校园中的“觉醒意识形态”。此外,他还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政府机构在大学等私立机构采取措施,抵制DEI计划,并打击校园中的反犹太主义行为。
2025年2月,美国司法部组建了旨在根除校园反犹太主义的工作组。该工作组指出,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共计10所高等教育机构,“或许未能确保犹太学生和教师免遭非法歧视,亦或违反了联邦相关法律”。
2025年3月7日,特朗普政府采取了首次行动,对哥伦比亚大学实施了4亿美元的联邦资金削减,理由是该校在面对犹太学生遭受持续骚扰的问题上,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同时,教育部发出随机警告,表示将对哈佛大学以及其他数十所高校采取可能的执法行动。
2025年3月21日,哥伦比亚大学在特朗普的施压下做出了让步,具体包括:取消佩戴口罩的规定、赋予校园警察逮捕学生的权力、并增设一名新任管理员负责监管中东、南亚、非洲地区的研究工作以及巴勒斯坦研究中心的运作。
2025年3月31日,美国教育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以及美国总务管理局共同对外公布,将对哈佛大学所获得的25.56亿美元的合同款项以及870亿美元的长期捐赠进行彻底审查。此举被视为对“打击反犹太主义工作组”所开展工作的有力支持。
2025年4月11日,哈佛大学面临指控,其行为涉嫌“未达到联邦投资所要求的知识产权及民权标准”。这包括削减部分学生及员工的权利、对招聘及招生流程进行改革、拒绝录取那些被视为“对美国价值观和学校机构持敌对态度”的学生、废除DEI计划,以及审计涉及多个与中东相关的学术项目和机构。
2025年4月14日,哈佛大学校长加伯坚决地回绝了这些请求;同时,美国政府宣布了一项决定,即暂停向该校提供总额达到22亿美元的长期资金支持,以及6000万美元的长期合同款项。
2025年4月1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出,哈佛大学可能面临失去免税待遇的风险,同时可能被视作政治机构而需缴纳相关税费。他批评该校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有所作为,并指责其可能助长了“病态”的恐怖主义行为。
2025年4月16日,国土安全部责令哈佛大学提交所有涉及外国学生的“非法及暴力行为”相关资料,并威胁取消该校学生及交换访问者项目的认证资格,并设定了4月30日为最后提交期限。
2025年4月21日,哈佛大学正式向特朗普政府提起法律诉讼,指责其“随意且多变地”减少财政支持,此举涉嫌违背了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的规定。
2025年4月30日,哈佛大学声明,已向国土安全部提交了所需的外国学生资料,但并未透露这些资料的具体内容。
2025年5月2日,特朗普重申了剥夺哈佛大学免税资格的意图,但他承诺不会立即启动相关措施。
2025年5月5日,特朗普政府发布声明,宣布将减少哈佛大学所获得的所有新的联邦资助。
2025年5月19日,司法部发布声明,决定动用《虚假索赔法》来对抗哈佛大学等院校的DEI政策。此法案原本是针对那些涉嫌滥用联邦资金的机构和个人进行惩处的。同时,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也宣布,他们将停止向哈佛大学发放的6000万美元联邦补助金。
2025年5月22日,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作出声明,决定取消哈佛大学的学生及交流访问者项目。此举旨在阻止该校继续接纳新的外籍学生。同时,诺姆部长还强调,目前在校的外国学生必须转至其他学校就读,方可继续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