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承载变革梦成美国首位黑人总统,离任时却留下更分裂的美国?

留学资讯2025-10-12 11:12:09佚名

全文3264字,图片8张,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这位身形高挑、面容和善的政坛人物,过去曾寄托着无数美国民众的革新期望。

他以“期望”为引领,以“革新”为号召,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裔黑人领袖奥巴马最经典的7篇演讲,并且于就任仅九个月就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很多人盼望他能修复美国社会的分歧贝语网校,带领美国实现新的联合。可是,在2017年他卸任总统职位后,留下的美国却比2008年更加四分五裂、矛盾重重。

两派斗争激化到数十年来的最高点,族群矛盾在街头冲突中不断激化,一些社会活动与"非裔生命同样重要"等抗议风潮传遍各地,立法机构陷入停滞状态,网络平台变成政治攻击的场所。

他声称要成为能够跨越党派界限的“桥梁”,但历史最终揭示,他是导致美国社会更加分裂的重要根源。

疑问出现了:那位以高尚品格和文雅表达闻名的领导人——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究竟怎样在众多赞誉之中,种下了社会分化的因由?

天选政治明星

1960年美国夏威夷,一个18岁的白人女孩安·邓纳姆,遇见了来自肯尼亚的黑人留学生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两人互相吸引并迅速坠入爱河,于次年生下一名男婴。

这个年轻的家庭不曾料到,他们两人的结合无意中为那个孩子带来了独特的政治资本,使他从普通工薪阶层的孩子,逐渐成长为美国最高权位的掌握者。

奥巴马种族问题_奥巴马政治遗产_奥巴马最经典的7篇演讲

有色人种结合的益处,在美国政界注重“身份正确”的情况下显而易见。还有个细节值得关注,奥巴马父亲名字中的“侯赛因”三个字,这在伊斯兰世界是一个极为普遍的家族称谓。

他两岁那年,父母便决定分开生活,此后他便随母亲和外婆一起长大,一直信奉基督教,这种天生的身份背景,无形中成了他的政治资本,也算作父亲留给他的宝贵遗产。

奥巴马的母亲则更为典型,她是一位融合了英格兰、德意志、爱尔兰血统的美国白人女性,这一点颇为出人意料,因为德裔和爱尔兰裔在美国总人口中占比最大,实际上超过了英格兰裔的分布比例。

坐拥这三大血统背景,无疑是奥巴马从政道路上的重要加分项。

奥巴马之所以能在美国政坛取得瞩目成就,与其个人的不懈奋斗密不可分,同时,也得益于上天的眷顾。

他自小就展现出卓越的学业能力,凭借“顶尖水平”的优异表现成功获得了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之后又于芝加哥大学执教了整整12个年头。这种从平凡走向卓越的奋斗经历,难道不正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美国梦”的生动写照吗?

奥巴马家族血统根基深厚,个人奋斗历程极富感染力,而且律师职业出身的美国总统已有二十五位,他若不投身政治,实在是可惜至极,足以让希拉里羡慕得直跺脚。

早在完成大学学业之后,奥巴马便投身于民主党在社区层面的服务活动,这标志着他政治生涯的开端,而一个关键的转折,则发生在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之后,他成为了《哈佛法律评论》的首位黑人主席。

在此处,奥巴马初次显露其卓越的沟通技巧和治国方略,这段往事铸就了他对体制变革的执着理念,即精英阶层的理性协商与程序正当性有助于促进社会前行。

2004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奥巴马做了题为《无畏的希望》的讲话。

他充满激情的宣示:

没有所谓的自由派美国和保守派美国,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这里没有黑人的美国、白人的美国、拉美裔的美国或亚裔的美国,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

奥巴马最经典的7篇演讲_奥巴马种族问题_奥巴马政治遗产

这场讲话使默默无闻的奥巴马声名大噪,这句体现包容理念的声明,既为他后来的政治道路确立了方向,也预示了理想与实际之间会存在巨大差距。

背叛理想

2008年11月4日。

芝加哥格兰特公园的迷人夜晚,各色人种的人们感动落泪,"我们一定能行"的呼声响彻云霄。奥巴马以绝对优势赢得大选,成为美国首位黑人领导人。

当前美国,正遭遇伊拉克战事困境与经济危机冲击,前任小布什总统政府须承担相应责任,所以共和党在选举中失利是情理之中的事。全国及全球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了即将接替的奥巴马身上。

那么,奥巴马将如何带领美国走出困境呢?

新任期内,奥巴马马上开始实施他在竞选期间承诺的关键举措——《患者权益保障与合理医疗费用法案》,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奥巴马医改”。然而,鲜有人预见到,这项法案揭开了两党对立的序幕。

最初,奥巴马当局为博取共和党方面好感,曾数次大幅度调整政策,比如撤回“公共选择”方案等。但共和党方面最终拒绝合作,完全不给任何余地。

民主党见此情形很是恼火,于是干脆利用预算和解程序强行通过。

简单总结就是——你共和党不想体面,我民主党就帮你体面。

看到奥巴马言行不一,竞选时承诺要“超越党派”,但在实际执政中却连最基本的程序公正都不顾了,右翼保守派迅速被激怒。茶党运动乘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把矛头对准奥巴马政府,指责其权力过度集中,把反对医改当作强化群体认同的象征。

奥巴马最经典的7篇演讲_奥巴马政治遗产_奥巴马种族问题

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揭示,在医疗改革实施之后,民主党和共和党成员对于该法案的评价分歧高达六十三个百分点,这一现象在当时被视为美国政治领域中最为显著的两极分化现象之一。

医疗改革引发的冲突尚未平息,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反而加剧了社会阶层间的矛盾。

应对金融动荡的影响,奥巴马推出了总额达七千八百七十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该法案的近期目的在于增加工作机会,推动经济重新振兴。

因此,这些好处并没有惠及传统工业的衰退区域,也没有给予低收入群体,反而使金融街的资本巨头和民主党的科技核心迅速恢复元气,导致美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需要了解的是,奥巴马赢得选举时,像宾夕法尼亚州、威斯康星州、俄亥俄州这些过去由共和党把持的州,后来却变成了民主党的拥趸。

那些锈迹斑斑地带的居民,注意到了奥巴马普通工薪家庭的背景,接受了其反复提及的“变革”。

在那个时期,美国正处在产业资本主义阶段,那些“红脖子”实际上是中产阶级家庭的人。他们渴望重拾那个,只要家里有一个成员在工厂上班,就能开汽车、住进别墅的优越岁月。

这些人当中,有许多如今拥有了家喻户晓的称号——MAGA,但那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对于这一点,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帕特南在其著作《我们的孩子:危机中的美国梦》中明确表示,奥巴马执政时期是美国社会阶层壁垒日益加深的转折点,各阶层之间的“理想距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黑白混血的双刃剑

如果要说在美国的两党政治环境中,几乎没有任何一位总统的执政政策能获得所有人的赞同,这尚可理解,那么身为有色人种血统的奥巴马,在民族事务的处理上,是否真的赢得了广泛的认同呢?

答案依旧是否定的。

奥巴马最经典的7篇演讲_奥巴马种族问题_奥巴马政治遗产

奥巴马是第一位黑人总统,本应被视为消除种族分歧的典范,但在他执政期间,种族问题却以更为错综和激烈的状况显现,而他个人的立场明显偏袒黑人群体。

2009年,哈佛大学黑人学者亨利·路易斯·盖茨,于自家门口遭到白人警官拘捕。奥巴马得知该事件后,在尚未掌握事件具体情况时,便公开评论称“警方处置方式欠妥”。

这一番言论,马上使他卷入了“种族争议事件”,奥巴马只好举办所谓的“啤酒聚会”来减轻后果。

巧合的是。2012年,迈阿密的一位黑人青少年——特雷沃恩·马丁,遭白人协警齐默尔曼射杀,缘由仅仅是——齐默尔曼觉得马丁的某些举动值得怀疑,双方因此发生了口角!

最后法院判处齐默尔曼无罪释放。

奥巴马针对此案表明立场时,用自己非裔的背景作类比,声称“马丁或许就是三十五年前的自己”。这种说法致使众多白人觉得,总统意在扶持黑人,刻意激化族群矛盾。

盖洛普调查表明,奥巴马担任总统的后期阶段,认为美国民族关联状况“极差”的受访者占比急剧增长到42%,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他刚上任时的22%。

这表明,美国的种族矛盾,并非只要一个有色人种出身的领导人当选总统就能轻易化解,就连奥巴马本人也坦言——他当选本身并不能使美国迈入种族平等的新纪元。

结语

这位累积了众多优势的美国总统,在政治层面,在经济领域,以及涉及种族的问题上,都没有达到先前公众对他的期待,未能促成美国社会的统一,反而使得矛盾和分歧更加严重。

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支持一方的人员对于反对一方的看法,在他掌权之初不足百分之二十,到其卸任时已接近百分之六十,社交平台上涉及政治议题的极度消极情绪,数量增加了百分之七十八。

部分人指责奥巴马过于偏重上层社会言论,没有切实体察普通白人的经济困扰,认为其身份政治手段在拉拢少数群体时,却让传统劳动者阶层感到了被忽视。

奥巴马最经典的7篇演讲_奥巴马种族问题_奥巴马政治遗产

二零一六年,即将离任的奥巴马,在白宫举办了他执政生涯的最终记者招待会。聚会之中,这位备受赞誉的领导人,依然展现其诙谐特质,借机戏谑一位虽被邀请却未到场的共和党人士

他没来,或许是与俄罗斯领导人普京一同用餐,又或许在着手筹备把白宫改造成他的私人高级住所。

全场哄堂大笑。

未曾想到奥巴马,他拿某位候选人开玩笑,数月后此人击败呼声更胜的民主党对手希拉里,最终当选为他的继任者。

没错奥巴马最经典的7篇演讲,那位共和党人正是——唐纳德·特朗普。

参考资料:

美国发起的“占据华尔街”运动,揭示了国内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张红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撰写了相关文献,文件名为《美国“占领华尔街”活动揭示国内深层次的社会矛盾_张红.pdf》

美国“救市计划”成效几何__肖炼.pdf

美国党派斗争视角下的《平价医疗法案》_徐贝.pdf

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政治分歧的深化趋势及其对华关系的作用_刘子薇.pdf

奥巴马的演讲艺术——周光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